一、加拿大的CBE人才培養模式
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職業教育模式是一種注重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為基礎,從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由企業專家組成大課程委員會,根據能力目標製定課程開發表,根據課程開發表組織教學,最後考核是否達到能力培養要求。CBE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突破了傳統以學科體係組織教學方法,在對職業進行職業分析基礎上,按職業實際需求設置課程教學計劃,開發應用性教材,使教學實施在職業基礎上,實現職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二、美國的“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美國的“合作教育”職業教育模式最早出現於1906年的美國社區學院,是一種在培訓合格勞動者目標下,開展學校與工商企業、服務部門等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把學生的理論學習、實際操作訓練有機結合起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其辦學以學校為主,學校依據所開設專業需要與企業取得聯係,雙方簽訂合作合同,企業提供勞動崗位和一定的勞動報酬,並派管理人員輔導學生適應勞動崗位,學校派教師到企業指導、監督學生勞動,溝通學校與企業合作雙方的要求。學生一半時間在校學習,一半時間在企業勞動,實行“半工半讀”。
三、德國的“雙元製”人才培養模式
德國的“雙元製”職業教育模式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承擔人才培養任務的的模式,“雙元製”的“一元”在企業實施,另“一元”在學校進行。其主要內容是通過企業和學校兩大係統的密切合作,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學員先向有資格招收學員的企業報考,錄取後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擔當企業“學徒”,同時又在職業教育機構進行學習,受教育者兼有“學徒”和“學生”兩重身份。“雙元製”人才培養模式在實際運作時,主要有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相繼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平行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交叉進行等三種方式。
四、英國的BTEC人才培養模式
英國的BTEC(Business&;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是成立於1983年的英國商業和技術教育委員會的簡稱,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5700所學校在操作運行該人才培養模式。BTEC是首家在英國獲準開設專業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機構,是國際性教育組織,主要進行各種專業培訓,職業培訓,頒發各種資格證書,是國際公認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頒發者。BTEC課程主要分初級、中級和高級等三個層次。BTEC課程主要培訓學生通用能力,其教學以任務的形式由學生自主完成,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有所用,直接與社會需求相銜接,能夠直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五、澳大利亞的TAFE人才培養模式
澳大利亞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職業教育模式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行業培訓谘詢機構根據產業需求,依據經政府培訓局批準的能力標準要求設立課程,課程經認證和注冊後,學校和培訓機構按照課程對學生進行培訓和教育,培訓結束後按能力標準考核,對考核合格學生頒發國家資格證書,學生完成學業,取得資格證書後方可畢業和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