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成人高等教育概述(2)(2 / 3)

(5)發展趨勢。一是法製化。成人高等教育發展需要加強法製保障和製度環境支持。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加快教育法製建設,建立和完善執法監督係統,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軌道,製定教育法律、法規,要注重綜合配套,逐步完善的要求,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立法。二是開放化。在終身教育、開放教育和創新教育思想指導下,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觀念、教育對象、教育資源、教育過程和教育手段等方麵實行全方位開放,做到發展規模適應大眾需求,教育資源實行共享、辦學形式實施全天候開放、發展空間做到全地域開放。三是多元化。教育層次、辦學形式和人才培養規格的多元化趨向,也一定程度影響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另外,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和各種思想、心理、輿論等或多或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對象的思想行為,成為影響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之一。

二、影響成人高等教育內部環境

1.內部管理

當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內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學管理上,由於社會環境不斷變化使社會需求的內容和方向發生變化,但是現有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不能較好適應這一社會要求,同時,教師的教學改革意識缺乏,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二是教學資源管理上,盡管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來主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活動,但從成人高等教育現狀看,未能充分利用普通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另外整個成人高等教育係統內部資源也未實現通融和共享。三是師資管理上,教師績效考核、課堂教學監督、教學水平獎懲激勵製度等也與成人高等教育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2.對象需求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社會仍擁有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必要,使成人高等教育具有獨特的辦學優勢,有存在的必要與發展空間,同時,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在基本完成作為“學曆補償教育”的使命情況下,21世紀必然麵臨滿足人們接受終身教育的發展趨勢,將更多地擔負繼續教育職能,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層次以及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等方麵將做出必要調整,在教學資源、教學規模和教學結構等方麵進行必要重組和整合,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成人高等教育主體對象需求變化,促進辦學思路調整,形成新的發展規模。

3.層次提升

要實現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與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目標,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曆史使命必將是致力於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一方麵成人高等教育向高層次發展。隨著新科技的開發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為適應高新科技迅猛發展要求,在職從業人員迫切需要更新知識,要向更高層次發展,積極主動接受高於專科層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麵成人高等教育向多層次發展。隨著終身教育體係的建立,社會全體成員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各級各類人員均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學曆和非學曆教育,成年人人均接受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會持續增加。多層次的成人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教育層次與之適應,要求學曆教育(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非學曆教育,以及不同層次之間的學科相互銜接和溝通。

4.發展規模

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直接影響著成人高等教育發展速度。一是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數量與社會可承受、可持續發展程度以及經濟發展規模相適應;二是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空間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與經濟開發的地域需求相統一;三是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我國社會全麵發展和人們終身學習對成人高等教育需求的廣度相匹配,實現均衡化發展。除此以外,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模式與質量、各類成人高等教育之間相互協調與平衡、成人高等教育課程體係和結構等都將成為影響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應充分考慮的因素。

第四節國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模式”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參照運作的標準樣式。就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而言,從古代師徒相授到現代規範化、製度化的學校教育,各種教育形式均有一定的培養程序和運行範式。在成人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各級各類院校按照既定的教育思想、圍繞既定的教育目標,以一定的方式和程序開展其教育活動,久而久之固化為某種結構框架或活動程序,成為後續教育活動可以參照執行的標準範型,即形成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其涉及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和課程體係設置、教育實施機構、教學組織程序等方麵內容,解決“如何培養人才”和“培養什麼樣人才”的問題。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規定所培養人才的素質結構和能力特征、教育教學運行方式和運行程序,反映學校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辦學手段和辦學風格。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養麵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掌握一定專業技能、具備一定文化素養,能直接從事生產、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一定意義上,成人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一樣,定位於各種職業或職業崗位群,以培養受教育者的職業能力和操作技能為核心,重在應用性,將人引向工作,使人掌握適應現實崗位和實行轉崗要求的職業技能教育,為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