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reference_book_ids\":[6992247964555021320]}],\"44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4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9,\"start_container_index\":44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0},\"quote_content\":\"《如何閱讀一本書》reference_book_ids\":[6857761818610240526]}],\"39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9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39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quote_content\":\"《欲望城市》reference_book_ids\":[713263457394648985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能量場就是你的氣場,是吸引力,是魔力。使得人們的目光總是被你吸引,不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受人關注。
氣場是一個人的存在感和吸引力之所在,是他身上無與倫比的光環。
——皮克·菲爾
第16章 打造你的迷人個性
閱讀要點:
★做個會說話的人
★別吝惜你的同情
★微笑的魅力
★認錯的藝術
★做個會說話的人
世界上充滿了善談者,但卻沒有那麼多會說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言談得體是非常必要的。言談得體的關鍵之一是使他人高興的能力,關鍵之二是不要壟斷談話,關鍵之三是幫助他人有目的地談話。
為此,應該做到求同存異;學會傾聽;讚美他人。
求同存異
跟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以討論異議作為開始,要以強調而且不斷強調雙方所同意的事情作為開始。不斷強調你們都是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唯一的差異隻在於方法而非目的。
要盡可能使對方在開始的時候說“是的,是的”,盡可能不使他說出“不”字。
奧佛斯屈教授在他的《影響人類的行為》一書中說:“‘是’是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礙,當一個人說‘不’時,他所有的人格尊嚴,都要求他堅持到底。也許事後覺得自己的‘不’說錯了;然而,他必須考慮到寶貴的自尊!
既然說出了口,他就得堅持下去。因此一開始就使對方采取肯定的態度,是最最重要的。
“懂得說話的人都在一開始就得到一些‘是的’反應,接著就把聽眾心理導入肯定方向。就好像打撞球的運動,從一個方向打擊,它就偏向一方;要使它能夠反彈回來的話,必須花更大的力量。
“一名學生,或顧客,或丈夫,或太太,在一開始就說‘不’的話,你需要天使的智慧和耐心,才能使這一否定的態度轉變為肯定的態度。”
“雅典的牛蠅”蘇格拉底是伶俐的老頑童,雖然常打著赤腳,卻在40歲禿頭的時候娶了一個19歲的女孩子。他做了一件曆史上隻有少數幾個人做到的事:他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思潮。而現在,在他死後23個世紀,他還被尊為在這個爭論不休的世界中最卓越的口才家之一。
他的方法是什麼?他是否對別人說他們錯了?沒有,他太老練了,不會做那種事。他的整套方法,現在稱之為“蘇格拉底妙法”,以得到“是,是”,為根據。他所問的問題,都是對方所同意的,他不斷地得到一個同意又一個同意,直到他擁有很多的“是,是”。他不斷地發問,直到最後幾乎不知不覺之下,他的對手發現自己所得到的結論,正是他在幾分鍾之前堅決反對的。
下次我們要自作聰明地對別人說他錯了的時候,不要忘了赤足的蘇格拉底,提出一個溫和的問題,一個能得到“是,是”反應的問題。
學會傾聽
大多數的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將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也許會很想打斷他。千萬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胸;要做得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讓另一個人講話,不但有助於處理商場上的業務,也有助於處理家庭裏發生的事情。
芭貝拉·魏爾生和她女兒洛瑞的關係快速地惡化下去。洛瑞過去是一個很乖、很快樂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幾歲卻變得很不合作,有的時候,甚至與她爭辯不已。魏爾生太太曾經教訓過她,恐嚇過她,還處罰過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爾生太太說:“我放棄了一切努力。洛瑞不聽我的話,家事還沒有做完就離家去看她的朋友。在她回來的時候,我當然要對她大吼一番,但是我已經沒有發脾氣的力氣了。我隻是看著她並且傷心地說‘洛瑞,為什麼會這樣’。
“洛瑞看出我的心情,用平靜的語氣問我‘你真的要知道’。我點點頭,於是洛瑞就告訴了我,開始還有點吞吞吐吐,後來就毫無保留地說出了一切情形。
“我從來沒有聽她要說的話,我總是告訴她該做這該做那。當她要把她的想法、感覺、看法告訴我的時候,我總是打斷她的話,而給她更多的命令。我開始認識到,她需要我不是一個忙碌的母親,而是一個密友,讓她把成長所帶給她的苦悶和混亂發泄出來。過去我應該聽的時候,卻隻是講,我從來都沒有聽她說話。
“從那次以後,我讓她盡量地說。她把她心裏的事都告訴了我。我們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她再度成為一個很合作的人。”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我們要謙虛,這樣的話,永遠會受到他人的歡迎。
讚美他人
人類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因此我們一定要多誇獎別人。即使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語言誇獎別人,對於你來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但對於別人來說,意義卻非同凡響。它可以使別人愉悅,使別人振奮甚至可以因為這句話而改變自己的一生。
誇獎別人有兩種方式,從小方麵著手或從大方麵著手。卡耐基對這兩方麵都很擅長。
在卡耐基教學課程中,有位來自匹茲堡的學生,他叫比西奇。比西奇在上課過程中似乎顯得特別的笨,在每個方麵都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喪。他終於帶著失望的心情來到卡耐基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我想退學。”
“為什麼?”卡耐基奇怪地問。
“我……我感覺比別人笨多了,根本學不會你的教程。”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比西奇!”卡耐基說,“在我的感覺中,這半個月來,你比以前進步明顯。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個勤奮而又成功的學生。”
“真的是嗎?”比西奇略帶驚喜地問。
“真的是這樣的!照著這樣發展,到畢業時,你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的。”卡耐基繼續說,“在我小時候,人們都認為我是個笨孩子,那時的我是多麼的憂鬱!後來,我擺脫了憂鬱,同時也擺脫了‘笨’,你比我當年強多了!”
聽了這番話後,比西奇內心深處升起了希望。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先生的讚話終於學完了全部教程,畢業時成績雖不很優異,但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畢業後,回到家鄉,開了一家小小的肉聯廠。開廠之初,進展並不順利,卡耐基繼續寫信鼓勵和誇獎他:“我覺得你辦肉聯廠的念頭相當不錯,這是個很有前途的機會,你一定會因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收到這些信後,非常的感動,他同時也將這誇獎的藝術用於自己的雇員,沒想到收效很大。在經濟大蕭條時代,整個美國都麵臨著挨餓的危機,人們四處求職謀生,爭取僅有的麵包和土豆。
比西奇開的肉聯廠雖然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生意遭挫,但在那個年代裏既能保持住肉聯廠的生意,又可讓雇員們拿到足夠的工資,這不能不算是件奇跡。
比西奇後來回憶說,肉聯廠之所以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存在,一是和自己及雇員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有關,二是他運用了卡耐基的誇獎技巧,使自己和工人們連成一條心,廠子因而得以生存。
★別吝惜你的同情
你想不想擁有一個神奇的短句,它可以免去爭執,除去不良的感覺,創造良好意誌,並能使他人注意傾聽?
這句話就是:“我一點不怪你有這種感覺。如果我是你,我的想法也會跟你的一樣。”像這樣的一段話,會使脾氣最壞的老頑固軟化下來,而且你說這話時,應該有百分之百的誠意,因為如果你真的是那個人,這樣,你的感覺就會完全和他一樣。
以亞爾·卡朋為例。假設你擁有亞爾·卡朋的軀體、性情和思想,假設你擁有他的那些環境和經驗,你就會同他完全一樣,也會得到他那種下場。因為,就是這些事情——也隻有這些事情——使他變成了那種麵目。
你目前的一切,原因並不全在你。記住,那個令你覺得厭煩、心地狹窄、不可理喻的人,他那副樣子,原因並不在於你。為那個可憐的家夥難過吧。可憐他,同情他。
你自己不妨默讀約翰·戈福看見一個喝醉的乞丐蹣跚地走在街道上時所說的這句說:“若非上帝的恩典,我自己也會是那樣。”
一個入主白宮的人,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棘手的做人處世問題。塔夫脫總統自然也不例外,而他從經驗中學到,“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巨大的化學價值。塔夫脫在他的《服務的道德》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詳細說明他如何平息一位既失望又具有野心的母親的怒氣。
“一位住在華盛頓的夫人,”塔夫脫寫著,“她的丈夫具有一些政治影響力,她跑來見我,纏了我6個多禮拜,要求我任命他兒子出任某項職位。
“她得到許多參議員及眾議員的協助,並請他們一起來見我,重申對她的保證。
“這項職位需要具備某些技術條件,於是我根據該局局長的推薦,任命了另外的一個人。然後,我接到那位母親所寫來的一封信,批評我是世界上最差勁的人,因為我的拒絕使她成為一個很不愉快的婦人。她更進一步抱怨說,她已跟她的州代表商討過了,將投票反對一項我特別感興趣的行政法案,她說這正是我該得到的報應。
“當你接到這樣的一封信時,你馬上會想,怎能跟一個行為不當或甚至有點無禮的人認真起來,然後,你也許會寫封回信。而如果你夠聰明的話,就會把這封回信放回抽屜,然後把抽屜鎖上,先等上兩天—— 像這類的書信,通常要遲兩天才回信——經過這段時間,你再把它拿出來,就不會想把它寄出去了。
“我采取的正是這種方式。於是,我坐下來,寫一封信給她,語氣盡可能有禮貌。我告訴她,在這種情況下,我很明白作為母親的一定十分失望,但是,事實上,任命一個人並不是憑我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我必須選擇一個有技術資格的人,因此,我必須接受局長的推薦。我並表示,希望她的兒子在目前的職位上能完成她對他的期望。這終於使她的怒氣化解。她寫了一條便條給我,對於她前次所寫的那封信表示抱歉。
“但是,我送出去的那項任命案,並未立刻獲得通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接到一封聲稱是她丈夫的來信,但是,據我看起來,筆跡和上次那位夫人的來信完全一樣。信上說,由於她在這件事情上過度失望,導致神經衰弱,病倒在床上,已演變成最嚴重的胃癌。難道我就不能把以前那個名字撤銷,改由她兒子代替,而使她開朗?我不得不再寫一封信,這次是寫給她的丈夫。
“我說,我希望那項診斷是不正確的,我很同情。他的妻子如此病重他一定十分難過,但要把送出去的名字撤銷是不可能的。我所任命的那個人最後終於獲得通過,在我接到那封信的兩天之後,我在白宮舉行一次音樂會。
“最先向我的夫人和我致意的,就是這對夫婦,雖然這位做妻子的最近差點‘死去’。”
與人相處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別人的觀點。每天你所遇見的人中,有四分之三都渴望得到同情。如果你希望人們接受你的思想方式,就應該“對他人的想法和願望表示同情”。給他們同情吧,他們將會愛你。
★微笑的魅力
真誠的微笑不但可以使人們和睦相處,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成功。旅館大王康拉德·希爾頓就是善於利用微笑而獲得成功的典型。希爾頓獨霸“皇後”“皇帝”兩座大飯店,當之無愧地享用了美國“旅館大王”的稱號。
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於1919年把父親留給他的12000美元連同自己掙來的幾千美元投資出去,開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經營旅館生涯。當他的資產從1500美元奇跡般地增值到幾千萬美元的時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這一成就告訴母親。想不到,母親卻淡然地說:“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沒有什麼兩樣,事實上你必須把握比5100萬美元更值錢的東西,除了對顧客誠實之外,還要想辦法使來希爾頓旅館的人住過了還想再來住,你要想出這樣一種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的辦法去吸引顧客。這樣你的旅館才有前途。”
母親的忠告使希爾頓陷入迷惘:究竟什麼辦法才具備母親指出的“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這四大條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於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為一個顧客的親身感受,得出了準確的答案:“微笑服務”。隻有它才實實在在地同時具備母親提出的四大條件。
從此,希爾頓實行了微笑服務這一獨創的經營策略。每天他對服務員的第一句話是:“你對顧客微笑了沒有?”他要求每個員工不論如何辛苦,都要對顧客投以微笑,即使在旅店業務受到經濟蕭條的嚴重影響的時候,他也經常提醒職工記住:“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旅館本身遭受的困難如何,希爾頓旅館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屬於旅客的陽光。”
因此,經濟危機中紛紛倒閉後幸存的20%旅館中,隻有希爾頓旅館服務員的臉上帶著微笑。結果,經濟蕭條剛過,希爾頓旅館就率先進入新的繁榮時期,跨入了黃金時代。
美國《商業周刊》主編盧·揚大談到企業管理中顧客問題時說:“大概最重要、最基本的經營管理原則乃是接近顧客,同顧客保持接觸,從而滿足他們今天的需要並預見他們明天的願望。可是現在普遍忽視了這個基本前提。”美國的許多學者也通過對美國許多優秀公司的研究,總結出:優秀公司確實非常接近他們的顧客。企業如果接近顧客,微笑服務是法寶。
有人問卡耐基為什麼在他的演講中魅力無窮?卡耐基朝那人微笑了一會兒,說:“因為我會恰當地使用我的微笑,而微笑又是人類情感共同的溝通,一笑便充滿了意義。”微笑是人人都會的,在應付許多事時,當然需要一定靈活度和口才藝術。
有位從法國來的年輕貌美的女學生,有一天用挑逗的話問這位年輕的教師卡耐基:“親愛的老師,在法國女子和美國女子中,你更喜歡哪一個?”
這種話突然冒出,的確有點使人難以回答。因為卡耐基如果回答喜歡法國女子多一點,覺得有點兒不近情理;若說喜歡美國女子多一些,又會傷了這位法國女學生的心。這樣,對他的工作開展就有弊處。
卡耐基此刻對這位女學生微微一笑,迎著她挑逗的目光說:“凡是喜歡我的女子,我都喜歡她!”
如此一句簡單而又輕鬆的話,將這位法國女學生的濃情融於微笑中。他的這一句話既合乎情理,又讓對方心情愉快,這便是微笑的藝術魅力。
★認錯的藝術
你如果先承認自己也許有錯,別人才可能和你一樣寬容大度,認為他有錯。就像拳頭打擊一樣,伸著的拳頭要想再打出去,必須先縮回來。你如果先承認自己也許有錯,別人才可能和你一樣寬容大度,認為他有錯。
當西奧多·羅斯福入主白宮的時候,他承認說,如果他的決策能有75%的正確率,就達到他預期的最高標準了。像羅斯福這麼一位20世紀的傑出人物,最高希望也隻有如此,你我呢?
如果你肯定別人弄錯了,而直率地告訴他,可知結果會如何?舉一個特殊的例子來說明。施先生是一位年輕的紐約律師,最近在最高法庭內參加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案子牽涉了一大筆錢和一項重要的法律問題。
在辯論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對施先生說:“海事法追訴期限是6年,對嗎?”
“庭內頓時靜默下來,”施先生講述他的經驗說,“似乎氣溫一下就降到冰點。我是對的。法官是錯的。我也據實地告訴了他。但那樣就使他變得友善了嗎?沒有。我仍然相信法律站在我這一邊,我也知道我講得比過去都精彩,但我並沒有使用外交辭令。我鑄成大錯,當眾指出一位聲望卓著、學識豐富的人錯了。”
沒有幾個人具有邏輯性的思考。我們多數人都犯有武斷、偏見的毛病。我們多數人都具有固執、忌妒、猜忌、恐懼和傲慢的缺點。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別人犯的錯誤時,請在每天早餐前坐下來讀一讀下麵的這段文字。
這是摘自詹姆士·哈維羅賓森教授那本很有啟示性的《下決心的過程》中的一段話:
“我們有時會在毫無抗拒或熱情淹沒的情形下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我們錯了,反而會全心全意維護我們的想法。顯然不是那些想法對我們珍貴,而是我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我的’這個簡單的詞,是做人處世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妥善運用這兩個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論說‘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親、‘我的’國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備相同的力量。我們不但不喜歡說我的表不準,或我的車太破舊,也討厭別人糾正我們對火車的知識、水楊素的藥效或亞棕王沙岡一世生卒年月的錯誤。我們願意繼續相信以往慣於相信的事遭到了懷疑,我們就會找盡借口為自己的信念辯護。結果呢,多數我們所謂的推理,變成找借口來繼續相信我們早已相信的事物。”
哈爾德·倫克是道奇汽車在蒙他拿州比林斯的代理商,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他說銷售汽車這個行業壓力很大,因此他在處理顧客的抱怨時,常常冷酷無情,於是造成了衝突,使生意減少,以及產生種種的不愉快。
“了解這種情形並沒有好處後,我就嚐試另一種辦法。我會這樣說‘我們確實犯了不少錯誤,真是不好意思。關於你的車子,我們可能也有錯,請你告訴我’。
“這個辦法很能夠使顧客解除武裝,而等到他氣消之後,他通常就會更講道理,事情就容易解決了。很多顧客還因為我這種諒解的態度而向我致謝。其中兩位還介紹他們的朋友來買新車子。在這種競爭劇烈的商場上,我們需要更多這一類的好顧客。我相信對顧客所有的意見表示尊重,並且以靈活和禮貌的方式加以處理,就會有助於勝利。”
他承認自己也許會弄錯,就絕不會惹上困擾。這樣做不但會避免所有的爭執,而且可以使對方跟你一樣寬宏大度,承認他也可能弄錯。
當然,這在事實上是沒有錯的,承認自己有錯讓你有些難過,但事情往往會成功,以此來衝淡你對認了錯的沮喪是值得的。況且在絕大多數時候,你最終還是要把對方的錯誤糾正過來,隻是不是在你們的一開始,而是要在氣氛和諧下來時,你的方式不是那麼強硬而是委婉地說出來。
用爭鬥的方法,你絕不會得到好的結果,但用讓步的方法,收獲會比預期的高出許多。
第17章 熱情滿滿,讓正能量爆棚
閱讀要點:
★熱忱是一種重要的力量
★熱忱——內心的神
★永葆熱忱的方法
★熱忱是一種重要的力量
熱忱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及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動。而且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感染性,不隻對其他熱心人士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和它有過接觸的人也將受到影響。
一個濃霧之夜,我和母親從新澤西乘船渡江到紐約的時候,母親歡叫道:“這是多麼令人驚心動魄的情景啊!”
“有什麼出奇的事情呢?”我很奇怪。
母親依舊充滿熱情:“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那麼令人不可思議。”
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情所感染,我竟然也感受到厚厚的白色霧中那種隱藏著的神秘、虛無及點點的迷惑。那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時,母親注視著我:“我從沒有放棄過給你忠告。無論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聽,而且要永遠牢記。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須要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永遠不要讓自己失去那份應有的熱情。”
至今,我沒有忘記母親的話,而且也試著去做,讓自己抱持有那顆熱忱的心,有那份熱情。
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路標。
若你能保有一顆熱忱之心,那是會給你帶來奇跡的。
卡耐基的辦公桌上掛了一塊牌子,他家的鏡子上也吊了同樣一塊牌子,巧的是麥克阿瑟將軍在南太平洋指揮盟軍的時候,辦公室牆上也掛著一塊牌子,上麵都寫著同樣的座右銘:
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
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
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
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這是對熱忱最好的讚詞。培養並發揮熱忱的特性,我們就可以對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加上火花和趣味。
把熱忱和你的工作混合在一起,那麼,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很辛苦或單調。熱忱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隻需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一半的情況下,工作量達到平時的2倍或3倍,而且不會覺得疲倦。
多年來,我的寫作大都在晚上進行。有一天晚上,當我正專注地敲打打字機時,偶爾從書房窗戶望出去,看到了似乎是最怪異的月亮倒影反射在大都會高塔上。那是一種銀灰色的影子,那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再仔細觀察一遍,我才發現,那是清晨太陽的倒影,而不是月亮的影子。原來已經天亮了。
我工作了一整夜,但太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使得一夜仿佛隻是1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之後,我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以外,未曾停下來休息。如果不是對手中工作充滿熱忱,而使身體獲得了充分的精力,我是絕不可能連續工作一天兩夜,而絲毫不覺得疲倦。
熱忱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重要的力量,你可以予以利用,使自己獲得好處。沒有了它,你就像一個已經沒有電的電池。熱忱是股偉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來補充你身體的精力,並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
缺乏資金以及其他許多種你無法當即予以克服的環境因素,可能迫使你從事你所不喜歡的工作,但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在自己的腦海中決定你一生中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將這個目標變成事實,更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把熱忱注入你的計劃之中。
要是你沒有能力,卻有熱情,你還是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你身邊來。假如你沒有資金或是設備,若你有熱情說服別人,還是有人會回應你的夢想的。
熱情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泉源,你的意誌力、追求成功的熱忱和熱情愈強,成功的幾率就愈大。“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滋也說過:“隻有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才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當然,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譬如一個對音樂毫無才氣的人,不論如何熱忱和努力,都不可能變成一位音樂界的名家。
但凡具有必需的才氣,有著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具有極大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所收獲,不論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一樣。
★熱忱——內心的神
熱忱是出自內心的興奮,散布充滿到整個的為人。英文中的“熱忱”這個字是由兩個希臘字根組成的,一個是“內”,一個是“神”。事實上一個熱忱的人,等於是有神在他的內心裏。熱忱也就是內心裏的光輝——一種炙熱的、精神的特質深存一個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