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克裏夫蘭市的史坦·諾瓦克下班回到家裏,發現他最小的兒子提姆正又哭又叫地猛踢客廳的牆壁。小提姆第二天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他不願意去,就這樣子以示抗議。
按照史坦平時的作風,他會把孩子趕回自己的臥室去,讓孩子一個人在裏麵,並且告訴孩子他最好還是聽話去上幼兒園。由於已了解了這種做法並不能使孩子歡歡喜喜地去幼兒園,史坦決定運用剛學到的知識——熱忱是一種重要的力量。
他坐下來想:“如果我是提姆的話,我怎麼樣才會樂意去上幼兒園?”
他和太太列出所有提姆在幼兒園裏可能會做的趣事,例如畫畫、唱歌、交新朋友,等等。然後他們就開始行動,史坦對這次行動作了生動的描繪:“我們都在飯廳桌子上畫起畫來,我太太、另一個兒子鮑布和我自己,都覺得很有趣。沒有多久,提姆就來偷看我們究竟在做什麼事,接著表示他也要畫。
“‘不行,你得先上幼兒園去學怎樣畫’。我以我所能鼓起的全部熱忱,以他能夠聽懂的話,說出他在幼兒園中可能會得到的樂趣。
“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下樓,卻發現提姆坐在客廳的椅子上睡著。
“‘你怎麼睡在這裏呢?’我問。
“‘我等著去上幼兒園,我不要遲到。’“我們全家的熱忱已經鼓起了提姆內心裏對上幼兒園的渴望,而這一點是討論或威脅、責罵都不可能做到的。”
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佛瑞德瑞克·魏廉生說過這樣的話:“我愈老愈更加確定熱忱是成功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很大,但是如果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具有熱忱的人將更能得償所願。一個人能力不足,但是具有熱忱,通常必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欠缺熱忱的人。”
熱忱切不可以隻是表麵工夫,它必須發自一個人的內心,要假裝也不可能持續得多久的。產生持久的熱忱的方法之一是定出一個目標,努力工作去達到這個目標,而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再定出另一個目標,再努力去完成。
這樣做可以提供興奮和挑戰,如此就可以幫助一個人維持熱忱於不墜。不但如此,熱忱還可以鞭策一個人從渾噩中奮起做事。
“旅館大王”希爾頓說道,人非堅持夢想不可,“人一定要有熱情。”
他是這種人的佼佼者。然後為了實現這種“夢想”他簡直不顧一切地拚命努力。另外,他具有超越這個時代的更具先見之明的直觀力。同樣,卡通大王沃特·迪士尼也憑借那股瘋狂的工作熱情而因為一隻米老鼠而成為舉世的巨富。
《米老鼠》及《三隻小豬》的創始人沃特·迪士尼,在1918年以前仍然是個無名小卒,現在卻是全美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最新版的《名人錄》中,沃特·迪士尼的名字與世界第一流的人物並列出現,並且占用了比出名政治家更大的版麵與篇幅。一個早年一文不名,現在卻是舉世聞名的大資產家、大事業家,所賺的錢全都投注於事業中。迪士尼曾說:“與其儲蓄幾百萬美元,倒不如作些好電影來得有趣。”
迪士尼原本是住在密蘇裏州的堪薩士城,並且希望成為一名畫家。一天,他到堪薩士城明星報社找工作,讓總編輯看他的自畫像。總編輯一看他的作品就說不行,說他毫無畫畫的天才。他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後來,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那是在教會中繪圖,薪資很低微。因為一直借不到辦公室,他便使用父親汽車廠的工作室。當然,那時的辛勤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在充滿汽油及潤滑油氣味的車廠工作,才引發了日後價值百萬美元的構想。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一隻小白鼠在汽車廠的土地上竄來竄去。迪士尼停下正在作畫的手,抓起麵包屑喂小白鼠。日複一日,小白鼠變得很親人,甚至會爬到畫板上去。
不久,他遷往好萊塢開始製作《奧士沃特與兔子》的卡通影片,但卻全部失敗了。他再一次失去了他的工作,又成為一文不名的人了。某日,他在公寓裏正思索有什麼好點子時,忽然想起了在堪薩士城的汽車廠中,畫板上爬來爬去的小白鼠。因此,沃特·迪士尼立刻著手描繪小白鼠。這就是米老鼠誕生的經過。
堪薩士城的那隻小白鼠恐怕早已死去了,它就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電影巨星“米老鼠”的祖先。今天,電影界收到影迷信件最多的明星就是米老鼠。
播放米老鼠跳舞電影的國家,較之其他任何電影明星都多。
此後,沃特·迪士尼每周必往動物園研究動物們的動作及叫聲。米老鼠影片中,米奇的聲音,以及許多動物的叫聲,多是由他自己擔任配音。卡通影片的製作必須有許多原畫,並由自己一張一張地畫,台詞如果不寫,畫麵的完成也得由自己擔任,因此,這些工作全部要靠大批的助手幫忙。
迪士尼本人則全心投入電影的構思之中,隻要有一點構想,就與劇本部的助手們共同商議。有一天,他提出了一個構想,欲將兒童時期母親所念過的童話故事,改編成彩色電影,那就是三隻小豬與野狼的故事。助手們都搖頭不讚成,後來隻好取消。但是在迪士尼心中卻一直無法忘懷,屢次提出這一構想,都一再地被否決掉。
終於,因為他有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工作熱情,並且不斷地提出,大家才答應姑且一試,但是對它卻不抱任何的希望。米老鼠製片時費時90天,如果《三隻小豬》花90天是太浪費了,因此,迪士尼決定用60天就完成它。劇場的工作人員皆沒有料到,該片竟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喜愛。
這實在是空前的大成功。從喬治亞州的棉花田到俄勒岡州的蘋果園,它的主題曲立刻風靡全國:“大野狼呀,誰怕它,誰怕它?”
據迪士尼自己說,該片在電影院總共上映了7次之多。在卡通影片的曆史上,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而今,世界各地的人大概都看過米老鼠吧!所有成功的秘訣都在於熱忱地工作,這是沃特·迪斯尼的信念。他說隻是賺錢並無樂趣,工作是他生活的樂趣及冒險。比起遊樂,工作令他發現更多的樂趣。
★永葆熱忱的方法
在人的一生中,做得最多和最好的那些人,也就是那些成功人士,必定都具有這種能力和特點。即使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才能,必定是更具熱情的那個人會取得更大的成就。熱忱一方麵是一種自發力量,同時又是幫助你集中全身力量去投身於某一事情的一種能源。
在波士頓,有個棒球隊,一直隻擁有極少部分的觀眾,支持他們的力量很弱,他們的表現也很差。但是,後來他們到了密爾瓦基,這裏的市民對這個新球隊的熱情十分高漲,棒球場擠滿了人,非常關心這個隊,並相信這個隊一定可以取勝。
市民們的熱情、樂觀與信賴,給了這支棒球隊極大的鼓舞,次年就幾乎躍登聯賽的首位。仍然是原班人馬,但在這個球隊內部卻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們因此而發揮出從未有過的水平。觀眾的熱情給這個棒球隊輸入了新鮮血液,為他們創造了奇跡。
許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感,常常低估了自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缺少熱心。其實,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的健康、精力與忍耐力,都具有重大的潛在力量,這種自信會給予你以極大的幫助。熱愛自己,就會幫助你自己成功。
那麼,怎樣才能增強熱心呢?
深入了解
我對於現代畫一直沒有好感,認為它隻是由許多亂七八糟的線條所構成的圖畫而已。直到經一個內行的朋友開導以後,我才恍然大悟,說實在的,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才發現它真的那麼有趣、那麼吸引人。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想要對什麼事熱心,先要學習更多你目前尚不熱心的事。了解越多,越容易培養興趣。
讓行為熱烈起來
大教育家兼心理學家威廉·瓦特確信並證實:感情是不受理智立即支配的,不過它們總是受行動的立即支配。要變得熱忱,行動須熱忱,並讓這個自我激發詞深入潛意識中去。
你熱心不熱心或有沒有興趣,都會很自然地在你的行為上表現出來,沒有辦法隱瞞。跟某人握手時要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說“我很榮幸能認識你”或“我很高興再見到你”,那種畏畏縮縮的握手方式,真的還不如不握,隻能使人覺得“這家夥死氣沉沉,半死不活”。
說話自信的人都會受到歡迎。當你說話很有活力時,你自己也會變得很有活力。請你試試看,大聲說:“我今天很痛快!”說話時是不是感覺比先前更舒服一點呢?你必須時時刻刻活潑有力才能成功。
隻傳播好消息
我們都曾在不同場合遇到某人說:“我有一個好消息。”這時所有的人都會停下手裏的工作望著他,等他說出來才罷。好消息除了引人注意以外,還可以引起別人的好感,引起大家的熱心與幹勁,甚至幫助消化,使你胃口大開。
因為傳播壞消息的人比傳播好消息的要多,所以你千萬要了解這一點:散布壞消息的人永遠得不到朋友的歡心,也永遠一事無成。
喜愛他人
每一個人,無論他在印度或在美國中西部或印第安納,無論他默默無聞或身世顯赫、文明或野蠻、年輕或年老,都有成為重要人物的願望。這種願望是人類最強烈、最迫切的一種目標。隻要滿足別人的這項心願,使他們覺得自己重要,你很快就會步上成功的坦途。它的確是你“成功百寶箱”裏的一件寶貝。這種做法雖然不值分文,但懂得使用的人卻很少。
當我還在底特律生活時,每天早上都要搭公共汽車上班。有個司機是個脾氣暴躁的大老粗,我曾經見過他幾十次,甚至幾百次。這位司機老爺加快油門,揚長而去,根本不理會隻差2秒鍾就可以趕上的乘客。但是他對一個乘客特別關照,這位司機一定會等他上車。
為什麼呢?因為這位乘客想辦法使司機覺得自己很重要。他每天早上都會跟司機打個招呼,說聲:“早安,先生。”有時他會坐在司機旁邊,說些無關痛癢,但卻使司機覺得自己很重要的話。
培養“你很重要”的態度吧,別人會因此而熱情許多。事實上,那位“別人”,不管他的身份、地位或薪水如何,都對你很重要,隻要他們認為自己重要後,他們會更賣力。
鍛煉身體
身體健康是產生熱忱的基礎。一個人如果行動充滿了活力,他的精神和情感也會充滿了活力。很多推銷員、教師、商界高級人物、專業人士以及其他很多人,每天一早起來就做些體能活動,像柔軟操、慢跑或騎自行車等,這不但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而且可以提高他們一天活動的精力和熱忱。
反省自己
若一個人的思想被遲鈍、有害的各種病態心理占據著,熱情就缺乏生長和生存的土壤。要改變這種狀態,關鍵的是需要自己作出努力,要不斷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
每時每刻記住祛除心理上的病態,消除抑鬱與自卑顯得很重要。人的內心經常會發生心理戰,占據優勢的心理往往左右你的言行,也影響著你的一生。
病態的心理可以使你出現不健康症狀,而自卑、失敗主義的思想可以蠶食你的生命,摧毀你的一生。
自信:我本優越
遺傳學家阿蒙蘭·辛費特曾說過:“在世界的全部曆史上,從來沒有別人和你完全一樣,在那無限遙遠的將來也絕不會再有另一個你的。”你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為了捍衛生存的權利,出生之前就已進行了優勝劣汰的殊死爭鬥。
對於你來說,當世界最重要的那個人的生命開始孕育之時,那一刻你已經是冠軍了。當你來到人世間,麵對一切實際的目的,無論它有多麼高遠,你都能達到。因為你從過去的巨大儲藏庫中,繼承了達到目的所需的一切潛能與力量。你是與生俱來的冠軍。
積極進取
希望你永遠不要滿足現狀,不僅僅對你自己,而且對你周圍的世界亦然。
啟發靈感的不滿,能夠激發人由感覺有罪而神聖、由失敗而成功、由貧窮而富裕、由敗退而勝利、由悲慘而快樂、由疾病而健康。一句話,啟發靈感的不滿能夠激發你的成功或創富的動力。
差不多每個人的思考,都會有某種心靈上的“蜘蛛網”將之縛住,最聰慧的人也不可避免。如消極的感覺、感情、情欲、習慣、信念、成見,等等,其中惰性是最強大的蜘蛛網。惰性使得你安於現狀,一事無成;或者在朝著錯誤方向前進時,使得你不能拒抗或停止,一直錯誤下去。
因而,啟發靈感的不滿,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要克服惰性。貧窮的人為什麼貧窮?就是因為他們安於貧窮,已經習慣於貧窮,從來就不去啟發心靈,進而改變貧窮的處境,創造富裕的生活。
隻要你以積極的心態作指導,你定能除去你心靈中的蜘蛛網,包括惰性,控製感情,形成良好習慣決定自己的命運。
自我鼓勵
精神講話常由教練用來鼓舞球隊,業務經理來鼓勵推銷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用來鼓勵一個團體。雖然自己對自己來一段精神講話並不普遍,但是卻極為有效。
推銷員去見一個人之前給自己來一段精神講話,推銷的時候就會講得更好,也會更為成功。在求職之前,來一段精神講話,也是百益而無一弊的。在做任何事前,來段精神講話,以鼓舞自己,將會大有收益。
心存希望
希望具有激發人產生動機並付諸行動的魔力,希望是預期獲得所想要的事物的欲望加上可以得到它的信心。一個人隻要具有某種希望和欲望,而且確實相信它,就能激發起行動把它變成現實。一個充滿希望、有強烈欲望並有堅定信心的人,他肯定就是一個極端熱忱的人。
自我挑戰
向自己挑戰,每一次你做一件事,盡你所能做得比你自己上一次的表現更好、更快,你就會傲視同儕。
你要向怯弱挑戰,變怯弱為無畏;你要向不幸挑戰,變不幸為幸運;你要向失敗挑戰,變失敗為成功;你要向貧窮的處境挑戰,變貧窮為富有;你要向一切不滿意的事物挑戰,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世界。隻要是以積極心態作指導,敢想敢幹,而又不違背客觀規律,世界上沒有辦不成的事。
“破釜沉舟”的勇氣
從前有個將軍,以寡敵眾,為求必勝,冒險犯難,將士兵用船載往敵岸,卸下裝備之後,便下令燒船。拂曉攻擊之前,他正色對士兵們說:“你們都看到軍艦已被燒毀了。這一仗我們是非勝不可,否則我們沒有人可以活著離開這裏。
我們隻有兩條路——勝利或者死亡,再無其他選擇。”結果,他們真的勝利了。
這是中國古代“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曆史故事。如果我們想在最惡劣、最不利的情況下仍然必勝,我們必須自動將船隻燒掉,把所有可能退卻的道路切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必勝”的熱忱與心態。這是成功必備的條件。
附 錄
附錄1:他們的故事
如何用正能量對抗負麵情緒
你是一個振動體,你想要什麼樣的環境,完全依靠你本身的振動頻率。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鳴。我們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腦電波是有頻率的,它們的振動會影響其他的東西。大腦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磁鐵”,會散發出比任何東西都還強的吸力,對整個宇宙發出呼喚,吧和你思維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吸過來。而下麵這些人的故事,就是幫助你放開對這些負麵思想的執著,轉向正向思考,提升內心的正能量,從而給你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的機會。(編者注:下麵案例來源於希克斯夫婦與讀者的交流)No.1:“我就是瘦不下來!”
讀者來信:
打從有記憶以來,我一直有過重的困擾。我曾經有幾次在很短暫的時間裏,靠非常痛苦的節食法,甚至不吃東西,還有拚命運動,控製住體重。可是,沒有一種減肥法是容易的,根本難以持之以恒,所以還是一直胖回來。
我穿什麼衣服都不自在,也很怕買新衣服。我站在衣櫃前想找件衣服穿,即使我有一些漂亮衣服,卻沒有一件想穿。因為不管穿什麼,我都不喜歡自己的樣子。
我的體重讓我有點行動不便。我知道如果能瘦個幾公斤,感覺會好很多,但我就是很無力,拿自己的體重沒辦法,所以非常沮喪。
建議:
我們將提供非常簡單的步驟,讓你能立刻開始調整自己的能量。如此,你的渴望就會逐漸成真。
你首先需要改變的是你應對問題的態度,而不是問題。你隻需要選擇,感覺好一點或糟一點。你隻有兩個選項:逆流或順流。然而,這兩個選項已經足夠。
苗條令人快樂。(順流)
肥胖令人不快樂。(逆流)
有足夠的食物令人快樂。(順流)沒有足夠的食物令人不快樂。(逆流)實現一切願望的秘訣,在於設法讓自己的想法感覺更好,往順流的方向走(即使眼前的狀況不是這樣),並且運用意誌力,專注在自己的渴望及整體的自己上,而不是運用意誌力采取任何違抗生命之流的行動。
所以,剛開始,你或許會有以下的想法:我很胖。(逆流)
我不想胖。(逆流)
我受夠自己過胖的身材。(逆流)我不喜歡自己的樣子。(逆流)
我不喜歡我的衣服。(逆流)
我不想再買衣服。(逆流)
我試過太多減肥法了。(逆流)
沒有一個方法有效。(逆流)
請記住,你不需要去改變每一件事,隻要找到能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的想法即可:我希望能找到解決之道。(順流)減肥之後,我的雙腿一定輕鬆多了。(順流)同樣地,這兩句話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宣言,卻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所以屬於順流思考。現在,你隻要這麼做就夠了。
每當你發現自己又犯了挑剔身材的老毛病,隻要花一點心力改變想法,專注在順流思考上,直到感覺稍有好轉。很快地,現實與願望之間的振動關係就會改善。你也會很驚訝地發現,這種情況對減肥過程有極大的幫助。減重變得愈來愈容易。最後,你一定能達到理想的體重。
不要尋求立即見效的結果,而是要把焦點放在改善你的心情、態度和情緒。感覺變好,你就處於更協調的狀態,其他事情自然而然就會順心如意,這就是宇宙的法則。
No.2:“我的生活沒條理!”
讀者來信:
我想做個整齊、有條理的人,但實在不懂怎麼收拾東西。我有很多嗜好,會依照每種嗜好收集相關物品。結果,家裏堆滿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怎麼看都亂七八糟。
我知道有一大半東西都該扔,但我實在辦不到,生怕丟了之後,突然又覺得需要或舍不得。東西就這麼愈堆愈多,堆到整個人都淹沒其中。我也沒辦法請人來整理,因為隻有我知道哪些東西很重要,絕對不可以丟。況且,就算有人幫忙,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裏。我知道應該自己動手好好清理,但我就是覺得很無力。
建議:
你看著淩亂不堪的家,隻覺得不知所措,所以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你應該要承認,現在的任務並不是去清理,因為你很清楚自己根本無力這麼做。你必須先轉化情緒狀態。隻要你開始產生正麵的感受,就能夠順利動手。換句話說,你必須先處理內心的混亂,才能應付顯現在外的雜亂。
我應該去掉這個東西;(逆流)
我一定是瘋了才會收集這麼多沒用的東西;(逆流)我之前到底在想什麼啊;(逆流)把東西丟掉之後,我馬上就會發現真的需要它,結果就是一直惡性循環;(逆流)
我就是沒辦法把東西整理好。(逆流)這些想法都是合理的,卻都是逆流的思維,而且確實反映出你當下的感受。然而,你不應著眼於現狀,或是造成問題的原因,而是應該試著尋找讓你感覺比較好的想法。換句話說,你現在的目標並不是如實地描述現狀,而是要提出可以舒緩心情、讓自己放鬆的陳述。如果你能夠針對這個問題持續產生正麵的想法,便可以改變能量,用正向的動力取代無力感。產生正麵感受,代表你與內在的能量頻率更契合,化抗拒為接受,轉逆流為順流。
發展嗜好並沒有錯。(順流)
收集跟興趣相關的東西也是合理的。(順流)許多人都有興趣或嗜好。(順流)我還記得尋找這些珍愛物品的那股熱忱。(順流)我知道自己是因為對某些事情感興趣,才會去收集相關物品。(順流)我不需要把東西全部扔掉,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錯。(順流)我會想辦法把東西收納整齊,並且一一分類,要用的時候才找得到。不過,我並不需要一次整理好。(順流)我一直以來都這麼過,也不急於一時。(順流)我遲早會想到解決辦法。(順流)我喜歡收集東西,應該也會樂於整理。(順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表麵上情況沒有任何改變,但是你已經不再感到不知所措,因為現在你已經調整想法,再度與自己的真實本性頻率一致。我們希望你了解,每當你對自己(或對任何人)產生負麵想法,就是與充滿愛的內在相抵觸。當你貶低、責備或批評自己的時候,即是與更大的你相衝突,自我貶低的想法最具殺傷力。不再責怪自己,便能與自己的真實本性再度合一。
有人說,拒絕承認缺點等於自欺欺人,絕對有百害無一益。我們的回應是,指出自己的缺點才是最自欺欺人的,因為這隻會使你背離自己的本源。
有人會批評凡事隻往自己優點看的人是狂妄或自私。我們認為,這種自私是好事。因為當你看重自己的優點,便是全心在與更大的你契合(此時的你會產生正向的感覺),這樣的你才能對別人有所幫助。沮喪的時候,你對別人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當你一旦背離生命之流,自我價值也隨之喪失。
No.3:“工作太不舒心了!”
讀者來信:
我來這家公司不到一年,表現不錯。由於公司規模小,我往往得負責超出原本職務範圍的工作。我發現自己比大部分的同事都有效率,也很喜歡這個工作。可是,我並不快樂,因為同事都愛打混。當我盡力表現,等於把標準提高,就可以感覺到他們對我的敵意。也因此,他們總有意無意地扯我後腿。
我對每項工作都感興趣,所以不管什麼任務,都會全力完成。可是,我發現同事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把比較吃力的工作推給我和幾個新進同事。我一直覺得應該向上司反映這個問題,又不想把事情鬧大,甚至成為大家的箭靶。
我考慮過離職,但之前已經換了三次工作,似乎都遭遇同樣的狀況。此外,每到一家新公司,我就得重新適應環境,可能還得屈就於更低的薪水。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不想離開,也不想繼續待著。看來隻有中樂透才能解決問題。
建議:
你能夠發覺自己在職場上總是陷入相同的困境,這是很重要的。問題的症結在於當你一直在觀察、思考現狀(包括理想和不理想的處境)時,便使自己的振動頻率與現狀相符,所以,你一再遭遇同樣的處境,即使換了新工作也是如此。
在你振動中最為活躍的經驗現象,將會一再發生。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這個觀念,因為他們很難不去觀察自己當下的處境。可是,執著於現狀的問題是:你愈是把意念專注在這些不順心的事,就會吸引更多不順心的事情發生。
不過,發現問題也有好處—— 每當你發現自己不想要什麼,自然會投射出願望。看到不理想的情況,就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接下來這段分析逆流/順流思維的過程,能夠幫助你與工作的理想願景合二為一:
大部分同事並未盡力工作,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逆流)看同事光領薪水卻不認真工作,讓我很不爽;(逆流)他們似乎認為,隻要出席就可以領薪水;(逆流)他們覺得,不論工作有沒有完成,領錢都是理所當然的;(逆流)我隻是盡本分工作,卻被當成眼中釘;(逆流)主管根本不知道這些問題;(逆流)我相信,主管要是發現真相,一大半的人都會被解雇。(逆流)剛開始練習改變念頭的時候,你對自己的處境依然懷有強烈的負麵情緒,所以會產生一些反映當下感受的逆流思維。請記住,吸引力法則永遠會回應你振動中最為活躍的頻率。因此,你對什麼事感到不滿,腦中就很容易充滿這些負麵思維。
還要謹記的一點是,逆流/順流的思維練習是要幫助你放開對這些負麵思想的執著,轉向順流,朝向讓你感覺更好的思維。隻要專注練習一段時間,你就能持續想那些感覺比較好的念頭,到時候,就會看到情況好轉的跡象。現在,請你繼續往紓解情緒的方向思考:我現在並非處於必須決定去留的關鍵時刻。(順流)我不知道主管對員工了解多少。(順流)其實,我對同事並不是那麼了解。(順流)別人要怎麼做,不幹我的事。(順流)這裏的工作性質很多元,我很喜歡。(順流)我總是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順流)隻要我感興趣的工作,都可以做好。(順流)隻有對某人或某事看不順眼的時候,我才會不開心。(順流)我願意的話,其實可以自我調適心情。(順流)不去在意別人對我的觀感,會比較好過。(順流)我無法得知別人怎麼看我。(順流)我隻能知道自己心裏怎麼想。(順流)我其實可以控製自己的想法。(順流)我可以選擇逆流或順流的思維,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我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