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青春叛逃事件簿 (1)(3 / 3)

定期買的雜誌是《世界電影》《環球銀幕》《讀書》《藝術世界》,偶爾買的是《山花》《芙蓉》《鍾山》《十月》等文學雜誌;定期買的報紙是《南方周末》《明星報道》《上海一周》,偶爾買的是以周渝民做封麵的各類八卦明星報紙。

喜歡一些花錢其實沒用的東西,比如手繡的龍紋抱枕。喜歡“宜家”。

喜歡銀飾,喜歡玉石,特別是石榴石和琥珀。喜歡各種耳環、耳釘、耳墜。喜歡香草咖啡。喜歡棒冰。喜歡家鄉的老陰茶。喜歡的煙是壽百年。

喜歡自己煮東西吃。喜歡橙子、葡萄、東棗、西瓜、荔枝,不喜歡香蕉、泥螺,絕不吃雞蛋和韭菜。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吃火鍋、白斬雞,喜歡冬天一家人圍爐向火,煮甜酒釀小湯圓。

山羊星座,但是沒有山羊的節儉、沉默、忍耐、專一。

喜歡溫柔、寬厚、沉穩、高大清瘦的男人。喜歡低沉的嗓音。喜歡他專心聽我說話,看我的文字,經常拉我出去散步。

我喜歡夏天使勁吃冰淇淋,在晴朗的日子遊泳。喜歡冬天在厚厚的安靜的雪上踩腳印。喜歡朋友們在我房間沒有開燈的傍晚聊心事。喜歡整夜看漫畫。喜歡看見自己寫的東西有很多回應。

我愛這世界。愛我自己。愛我的生活。愛你們每一個人。

青春叛逃事件簿

二十歲的夏天,異常燥熱。我拖拉著十二捆書和四個編織袋,狼狽萬狀又無比驕傲,站在高速公路旁,招手攔車。我頭也不回地逃離我的校園和南京,以及使我心醉也心碎的男孩,還有,使我怨憤和損毀的兩年生活。

我回來了,用一年的時間,漸漸洗掉了戾氣和乖張,漸漸平和並健康。我帶著原諒了一切也要承受一切的心情——回來。我不再記恨南京,不再介意那些傷害,不再井中觀天,我平心靜氣。碧綠的樹木,清涼的雨滴,我甚至開始懷念初來校園的情形。十八歲的我,滿懷著天真狂妄的理想和要與所有人做朋友的願望,神采飛揚。這裏,是屬於我的。我懷疑起來,當初,為何堅決要離開?那麼決絕。那時,是我幼稚吧。

然而,重新坐回教室,我才明白,我錯了。換了一個專業老師,卻隻怕更加糟糕。快七十歲的老頭子,抱著已經發臭的那點陳年理論,固執又自得地大談創作。多少年沒有提筆的人,何來的創?哪裏的作?兜售著蟑螂藥,卻以為是大力丸,也是教授呢,在我看來,全是江湖客。吆喝著賺點零碎銅板!

還有,我的同學們,淡淡招呼。老師問:“你回來了?”我點頭。後排有陰陽怪氣的聲音:“人家可是鍍金去了呢!”我並沒生氣,甚至,連我談我的劇本,立刻被同學打斷,說我的創意是抄襲的時候,我也沒有。我隻是覺得悲傷。

“你的劇本裏的正麵力量呢?”老頭問我,“悲劇中的反抗呢?你應該下到基層去搜集一些資料,建立創作小團體……”我繃住每一根神經,叫自己不要反駁。讓他說去吧,溝通是徒勞的。他們已經腐爛了。沒有什麼,比老朽衰敗還自詡經典權威,更為可怕。他們隻能在嫩草上策馬,卻以為是耕種。

我拿了本書《閹割與狂狷》,卻看不進去。小波曾說,他年輕的時候,覺得什麼也騙不了他。中年之後,卻覺得生命就是一個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