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青春叛逃事件簿 (1)(2 / 3)

然後是長時間地打報告,多方麵地聯絡人。在層層報告和領導之間奔走,大概搞清楚了高校的橄欖球文件大戰。夏日炎炎,整天等在辦公室外,絕望等候校長的接見。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一個老師欣賞我,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成功了。

結束了兩年的磨難生活,我收拾了十二摞我在南京買的書,無數的衣服和鞋子,沒和任何人告別,我離開南京。臨走在校長那裏辦手續,他說,他在學校幾十年,第一次遇見我這樣的情形。

開學的時候,我出現在北京電影學院,住在北影廠的招待所裏。我常常一天看四部電影,深夜自己走回宿舍,背英語到兩點,天天吃方便麵。在北京,我幾乎沒為自己買過衣裳,沒逛過街,至今沒去過王府井和三裏屯。我還有電影。蹭所有能找到的課。有一個老師說:“我怎麼在哪裏都能看見你,混跡文學係所有班級。”如果有四十分鍾的時間,會在圖書館看劇本,足夠我看完一個。

北京更適合我。我喜歡北方人,很快認識很多好朋友。有一個說:“你好像在路邊揀到的天使一樣,我們好喜歡你。”下雪的晚上,我們一路談電影走回去,談到黑澤明,就大家一起唱《七武士》裏的歌。有一次,在廁所裏,聽見有人哼《永恒與一日》的主題曲,覺得很感動。在電影學院,一點都不孤單,隨便說著電影就聊上了,對電影的喜愛的濃厚氛圍籠罩著我們,一點也不會覺得自己孤單。老師都不搭架子,尤其是我的老師張獻民,學識讓人佩服,人格讓人景仰。為人師應如是。傳道,授業,解惑。不是為了錢,或者職稱。

有時我自己走在漆黑的路上回宿舍,走著,累得哭起來了,但是我仍舊感覺到莫大的幸福。人能在屬於自己的地方,真是很幸福的。對我來說,總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那是我內心的充實,心靈力量的強大。在我二十歲的時候,我靠自己的力量和不肯放棄的努力,扭轉了我的命運,在要直走的地方,轉了彎。沒人能阻擋我,沒人能擺布我。我屬於我自己。

盡管我是女人,但首先是個人吧。

知道自己的位置,盡量過健康、坦然、自由和充實的生活;一生獨立,不依賴任何人,包括男人;盡量讓自己樂觀、善良,盡量學會去愛;一生都要愛文字,和所有好的藝術;準備好去死,然後去做電影,Work Hard, Be Myself, Have Fun。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濫情、放縱、清高、懶惰、私生活混亂,這些都是別人指責我的缺點,還有話多、貪吃,等等等等。

我覺得我這人,還成。

我喜歡的音樂不多,喜歡甲殼蟲、Kiroro、U2、王菲、老狼(新專輯《晴朗》很好聽哦)、愛爾蘭風笛、南天群星、錦繡、貝多芬。最近一直聽各種電影原聲大碟,包括《碧海情》《悲情城市》《永恒與一日》。

我喜歡的藝人是反町隆史、布拉德·皮特。最近喜歡周渝民。

我喜歡的顏色是黑色(幾乎所有衣服)。棕色、咖啡色也還好,喜歡冰藍和粉藍。

我喜歡的電影包括舊好萊塢歌舞片、各種愛情電影、黑幫片、青春片、情色電影、同性戀電影、喜劇、卡通片和一些伊朗電影。最喜歡的導演是侯孝賢,也喜歡費裏尼、安哲羅普洛斯、小津安二郎、大島渚。其實喜歡的電影真的太多了。

喜歡的作家同樣多。一直喜歡的是陳丹燕、村上春樹、王小波、杜拉斯,也喜歡韓少功、白先勇、張承誌、柏楊、亦舒、林海音、劉恒、梁實秋、張曼娟……專欄喜歡看美食,影評喜歡看張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