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覺得“存錢跟花錢一樣好玩”。
想不想寫信給一個朋友?如果想,現在就去寫;有沒有想到一個對於生意大有幫助的計劃?馬上就開始;如果你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一事無成。
夢想是成功的起跑線,決心則是起跑時的槍聲。行動猶如跑步者全力的奔馳,唯有堅持到最後一秒的,方能獲得成功的錦標。
· 拒絕拖延,提高效率
緊驅他的四輪車到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濘的道上追蹤蝸牛行跡的人,更容易達到他的目標地。
——《快樂的人生》
明明任務就擺在眼前,已經看得見上司“催債”的嘴臉;明明隻要輕輕抬手撥個電話、一點傳真發封郵件,“再等等,就一下下”的心情依然支配了所有的行動。於是,天亮了又黑,“死期”將近,在漸漸沮喪的心情中,潛能的“小宇宙”卻逼近爆發的邊緣——一名拖延症患者誕生了。
“拖延”的特點有:①抗拒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②沒有自信。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③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④受害者心態。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⑤“我太忙”。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⑥頑固。你催我也沒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
拖延,隻會讓目標遙遙無期,隻會讓他人領先。
當今社會是一個分秒必爭的時代!美國上班族的午餐,都已經在辦公室匆忙解決了,“有空再談”已經成為他們在這股橫掃全球的高效率風浪中的口頭禪。但是,不少在商界做老總的朋友告訴我一個事實——很多本來可以優秀的員工,卻在拖延的浪濤中被淘汰。
這個問題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大公司絕跡,秉持“拒絕拖延”理念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其中一例。當然,“拒絕拖延”也是沃爾瑪、通用汽車、德國電信、蘇黎世金融服務、英特爾等知名大公司嚴格執行的員工行為準則。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躍升為全球利潤最高的公司,不僅是因為埃克森公司和美孚攜手合作,更是因為它擁有一支絕不拖延的員工隊伍。這家公司的實踐再次告訴我們,“員工克服拖延的毛病,培養一種簡便多效的工作風格,可以使公司的績效迅速提升,使每一位員工的工作及生命都富有價值”。
感覺自己“不忙碌”,就代表我們的“重要性”不夠;我們感覺工作很多,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打岔走神;拖延,不給自己的時間做主,那麼,我們的時間就會淪為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隨意占有的“公共資源”;任何憧憬、理想的計劃,都會在拖延中落空;過分的謹慎與缺乏自信都是工作的大忌。立即執行,便會感到簡單而快樂,拖延,便會感到艱辛而痛苦;拖延的習慣會消滅人的創造力;把今天的工作拖到以後去做,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其實可以把今天的工作做好;慢工可以出細活,十年可以磨一劍,但是,一個美女也會在無休止的拖延中變成老太婆。
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隨時主動地工作,和拖延症戰鬥。已經有了不少關於拖延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借鑒的辦法。比如,記錄自己的拖延、製訂合理的計劃、獎勵自己的不拖延、說服自己開始工作、哪怕隻工作5分鍾等。專家認為,要解決拖延問題,最重要的或許是不要一開始就指望根除它,而要把拖延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從心理上接納,不至於氣餒下來半途而廢。要與拖延戰鬥,耐心、寬容和堅持,三者都非常重要。
與其費盡心思地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務千方百計地拖到明天,還不如用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而任務拖得越往後就越難以完成,做事的態度就越是勉強。在心情愉快或熱情高漲時可以完成的工作,被推遲幾天或幾個星期後,就會變成苦不堪言的負擔。在收到信件時沒有馬上回複,以後再拾起來回信就沒那麼容易了。
許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製度:所有信件都必須當天回複。
當機立斷常常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無趣。拖延則通常意味著逃避,其結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種一樣,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季節行動,以後就沒有合適的時機了。無論夏天有多長,也無法使春天被耽擱的事情得以完成。某顆星的運轉即使僅僅晚了1秒,它也會使整個宇宙陷入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任何時刻像現在這樣重要,”愛爾蘭女作家瑪麗·埃及奇沃斯說,“不僅如此,沒有現在這一刻,任何時間都不會存在。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現在這一刻發揮著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趁著熱情高昂的時候采取果斷的行動,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實現這些願望的可能了。所有的希望都會消磨,都會淹沒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忙碌中,或者會在懶散消沉中流逝。”
真理都是簡單的,但也正因為簡單而常常被人們忽視。也許有人會說,在合適的時候,拖延一下也是很有好處的。例如,在疲倦、沮喪或者憤怒的時候,中斷工作比勉強繼續的效果好,在沒有足夠的條件來完成某項工作的時候,暫時擱置等待條件的成熟;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時,分清輕重緩急是有必要的;在準備應對危機卻感覺很糟糕的時候,暫停應對以進一步做好準備,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
實際上拒絕拖延並沒有對合理的等待提出異議,它也相信優秀的員工都不會以此為拖延尋找借口,不會因此逃避真正需要馬上執行的工作。
但時間一旦消逝永不回頭,我們應該想想自己的生命大約還剩下多少時間,立即拒絕拖延,提升工作效率,從而給自己騰出更多的私人時間,在這個競爭激烈、迅速變遷的世界享受工作,享受人生。
· 決定了就立刻去做
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成功之道全書》
在埃爾頓的農田當中,多年來橫臥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碰斷了埃爾頓的好幾把犁頭,還弄壞了他的農耕機。埃爾頓對此無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種田時揮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頭被打壞之後,想起巨石給他帶來的無盡麻煩,埃爾頓終於下決心弄走巨石,了卻這塊心病。於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卻驚訝地發現,石頭埋在地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深、那麼厚,稍使勁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從地裏清出。埃爾頓腦海裏閃過多年被巨石困擾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這樁頭疼事處理掉,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遇到問題應立即弄清根源,有問題更須立即處理,絕不可拖延,就像故事中的埃爾頓一樣。很多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困難,隻要行動起來,就會在行動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拖延是存在於每個人潛意識中的,不要讓它成為習慣。拖延是把今天的擔子,放在明天肩上,直到不堪重負,變成一個負不起責任的人。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其實有太多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為什麼呢?
是沒有想到嗎?不是沒想到,而是沒有立刻去做,這是一個做事拖延的問題。因此,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最好是“決定了就做”。當我們碰到問題時,如果必須做決定,就當場解決,不要遲疑不決。
赫赫有名的巴頓將軍有一個十分有效的選拔軍官的方法。他先派10個考察對象到一個偏僻的荒山野嶺,挖一條2米長、1米寬、15厘米深的溝。
這些人領了工具到工地去的時候,巴頓就躲在旁邊觀察。多數人要麼一邊走,一邊紛紛抱怨天氣冷、沒有機械設備,也沒有工程圖;要麼臉色陰沉,一句話也不說地賭氣。
這時,其中會有一個人說:“那個可惡的老家夥挖溝幹什麼,我們不用管,不過我們還是別磨蹭了,早點兒把活幹完,不是就可以早點兒離開了嗎。”這個人就是巴頓要提拔的人,一個不拖延,隻想盡快把工作完成的人。
有些人雖然工作不多,時間也很充裕,可是卻喜歡拖延。這是由性格決定的,就是該做的事情雖然想到了,卻永遠懶得立刻著手去做,用“等一下再做”來搪塞自己。養成“決定了就做”的習慣之後,我們就發現自己隨時都有新的成績:問題隨手解決,事務即可辦妥。這種爽利的感覺,會使我們覺得生活充實、心情愉快。
拖延的習慣,不但耽擱工作的進行,而且在精神上也是一種負擔。事情未能隨到隨做、隨做隨了,卻都堆在心上,既不去做,又不敢忘,實在比多做事情更加疲勞。做事有始無終,也會使自己心情上有負債感。無論大小事,既然已經開始,就應該勇往直前地做完。
在中國傳統家庭裏,在教小孩子寫毛筆字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麼新奇事、有誰來拜訪,也不準孩子把一個字隻寫一半就扔掉。即使字寫錯了筆畫,準備塗掉重寫,也要寫完了再塗。這正是教人善始善終,不忽視任何小節。在日常小事上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將來走上社會才不會輕易半途而廢。而現在的孩子學畫畫時,有時候在一張白紙上隻塗了兩筆,就揉成一團扔掉,再拿一張紙來畫。浪費不說,還容易讓孩子養成心浮氣躁,不能善始善終的壞習慣。
有些東西在未完成的時候,不過是一些半成品或廢物,而當我們付出以前一小半的精力把它們完成之後,就有了一件漂亮的成品。許多情況下,我們一開始憑衝動做了一陣,遇到困難或外力的幹擾,漸漸有些厭倦,興趣消失,信心也沒有了,於是就半路停了下來。但是我們什麼時候再開始呢?除非奇跡發生,不會再有機會了。
一次隻做一件事,而且決定了就做,是解決拖延問題最有效的辦法。
然而,避免拖延並不意味著可以草率做事,陷入隻追求完成速度的誤區。
一家跨國大型快餐連鎖店派兩個主管分別到兩個地區考察市場。第一個經理來到目的地,看到街頭川流不息的人流以及街邊林立的餐館,第二天就回去報告說:“該地市場沒有發展潛力。”結果被總公司以不稱職為由撤職。第二個經理來到目的地,他先對當地幾個主要街道上的餐館分布情況進行了統計,然後在附近對不同年齡和職業的人進行詢問,了解他們的口味需求。同時,他把當地的肉菜來源和米麵質量都進行了了解,不僅如此,還分別帶了一些樣品回到總部,進行化學分析。經過對上述資料的彙總,他上報總部說:“當地市場大有發展前途,但在店麵和選址上需要用心計劃。”
果然,該快餐店一開業,即在當地引起轟動,不到1年就收回了成本。
拖延是一種手段,做事快也不是目的,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把一切完成得盡可能完美。隻有這樣,才能獨樹一幟,得到領導的提拔。
· 別過分做準備工作
許多人的拖拉是因為形成了習慣,對於這樣的人,需要重新訓練。
——《成功之道全書》
拖延是一種習慣,立即執行也是一種習慣,但不好的習慣要用好的習慣來代替。當你開始拖延的時候,一定是你的優先順序沒有排列對,因為你不知道這對你有多重要。如果你拖延了,那麼就等於你沒做出選擇。
從早上忙到半夜三更,第二天要交的工作報告才隻寫了一半。就連吉恩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上個周末,吉恩在家一天,想要完成一份周一要交的可行性報告計劃書,從前一天開始下定決心幹活,早上起來一直忙個不停:先洗曬了床單,正經地吃了早餐,打開電腦,回複了郵件和各種聊天工具上的留言……雜七雜八地做了一堆無關緊要的事情,心裏著急地想“快點寫報告”,可就是硬拖到晚上都還沒有開始!這個事實讓他覺得更加焦慮,最後忙到半夜三更,報告卻隻寫了幾百字。他打算閉目養神一下,結果竟然睡倒在電腦椅上,張開眼睛時發現已經天亮了。
有此拖延習慣的絕不是吉恩一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壞習慣。但是你拖延了,那就等於是沒做,你的選擇也將沒有任何意義。
大學生培迪準備晚上7點開始學習。但因晚飯吃多了,所以他決定看一會兒電視。結果看了1個小時,因為電視節目很精彩。晚上8點,他坐在桌前正準備看書,突然想起來要給朋友打一個電話,一聊又是40分鍾。接著他又被朋友拉去玩了1個小時的乒乓球。結果,他滿頭大汗,又去洗了個澡。洗完澡,覺得餓了,於是開始吃東西。本來計劃挺好的,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淩晨1點鍾,他打開了書,但又太累了,集中不了精神看。最終,他還是去睡了。
培迪一直沒能夠坐下來看書,因為他花的準備時間太長了。這種“過分做準備工作的人”不計其數。一些推銷員、經理、家庭主婦——他們在開始工作之前總是先聊天、削鉛筆、讀讀報、擦擦桌子、泡杯茶,然後再開始工作。
有一種方法可改掉這種習慣,即告訴自己:“我此時此刻已經一切就緒了,可以開始工作了。我拖延時間什麼也得不到,我要把‘準備’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開始工作上去。”
一個人一旦有了拖延的習慣,每當想要拖延的時候,就應該及時轉換想法。如果已經設定了期限就不會拖延,而且,那個期限如果是一定要完成的,無法再更改的,就沒有拖延的借口。
仔細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遲早要做,為什麼要等一下再做?現在做完等一下可以休息,有什麼不好?現在休息,也許等一下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想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歡拖延的,現在就下定決心,將它改善。
要當一個成功者,就必須積極地努力,不懈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隻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遇見過那種喜歡說“假若……我已經……”的人嗎?有些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說特說他以前錯過了什麼雲山霧雨的成功機會,或者正在“打算”將來幹什麼渺渺茫茫或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失敗者總是考慮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總是因故拖延,總是順利不起來。
不要等待“時來運轉”,也不要由於等不到而覺得惱火和委屈,要養成行動的習慣,凡事掌握其根源,必定會得到非常大的收獲和成效,不管你現在要做什麼事,請立刻行動吧。
· 列出你的行動計劃
我要采取行動,我要采取行動……從今以後,我要一遍又一遍、時刻都要重複這句話,一直到這句話成為我的呼吸一樣。
——《快樂的人生》
下麵是心理谘詢專家為拖延時間者開出的一係列處方,供你選用,相信會給你帶來奇異的效果,那麼,就從現在開始,不再拖延,趕緊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吧。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種無所謂的耽擱。一個企業家可以因為沒能及時做出關鍵性的決定而遭到失敗。有時候,由於做妻子的懶得及時地洗碗鋪床,也會造成一樁婚姻的瓦解。延誤了看病的時間,會給人的生命帶來無可挽回的影響。拖拖拉拉這個壞習慣不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生命的惡棍。
找出使你倍感苦惱的、習慣拖延的一個具體方麵,然後去征服它。突破拖拉作風對你生活某一個方麵的束縛,一種得到解脫和成功的感覺將會幫助你在其他方麵戰勝它。
為自己規定一個期限。但你不要暗地裏規定一個期限,這樣很容易被人忽視。要讓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並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不要避重就輕。避重就輕是人的天性,但到頭來隻會導致問題銖積寸累,難上加難。
不要因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對采取行動望而卻步,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幹得也許不那麼完美無缺。
讓自己把握眼前的5分鍾,並努力切實地生活。先不要考慮各種長期的計劃,應爭取充分利用眼前的5分鍾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遲可以給你帶來愉快的那些活動。
現在就去做你一直在推遲的事情,比如寫封信、實施你的寫作計劃。
在采取實際行動之後,你會發現,拖延時間真的毫無必要,因為你很可能會喜歡自己一再拖延的這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你會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種顧慮。
問問自己:“倘若我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呢?”結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積極地去做這件事。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懼心理,你會懂得維持這種心理毫無道理。
給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如周一晚上10點至晚上10點15分專門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會發現隻要在這15分鍾內專心致誌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許多拖延下來的事情。
要珍愛自己,不要為將要做的事情憂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時間而憂慮,要知道,珍愛自己的人是不會在精神上這樣折磨自己的。
認真審視你的現時,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種事情,並且從現在起逐步消除自己對真正生活的畏懼心理。拖延時間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為將來的事情而憂慮。如果你把將來的事情轉變為現實,這種憂慮心理必然會消失。
節食、戒煙、戒酒——從現在開始!你現在就可以放下這本書,馬上做一個俯臥撐,以此開始自己的鍛煉計劃。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立即采取行動!妨礙你采取行動的完全是你自己,因為你以前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些錯誤選擇。你看,這多麼簡單——隻要去做就行了!
以後當你覺得無聊的時候,積極利用自己的大腦。比如,在單調無聊的會議上主動提出一些問題扭轉沉悶氣氛,或者利用大腦做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作首詩,要不就努力死記一大串數字,以增強自己的記憶力。下決心再不產生厭倦情緒。
當別人對你品頭評足時,問問他:“你以為我現在需要別人評論嗎?”而當你意識到自己議論別人時,問問你身邊的人,他是否願意聽你的評論;如果他願意聽,可以再問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會有助於你從一個評論家轉變為實幹家。
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設你今生今世還有6個月的時間,你還會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嗎?如果不會的話,你最好盡快調整自己的生活,現在就去做你最緊迫、最需要做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相對而言,你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在時間的長河中,30年和6個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因而在任何方麵拖延時間都毫無道理。
鼓起勇氣去幹一兩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恐懼心理。不要再強迫自己“幹好”,因為“幹”本身才是關鍵所在。
晚上睡覺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勞的感覺。不要以疲勞或疾病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會發現,當疲勞或疾病失去其意義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能成為你推遲工作的理由時,導致拖延的因素會“奇跡般”消失。
不要再使用“希望”“但願”“或許”等詞,因為這些詞會促使你拖延時間。每當你發覺自己的話裏又出現這幾個詞時,就應該改變自己的話。例如,你應該:
將“我希望事情會得到解決”改為“我要努力解決這件事”。
將“但願我心情會好一些”改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將“或許問題不大”改為“我要保證沒有問題”。
每天都記錄下你所發出的抱怨和議論。做這種記錄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麵,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評論行為,即你是怎樣評論的,評論了多少次,評論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另一方麵,做這種記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這也會促使你平時不要再亂作評論和抱怨。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其他人(例如搬遷、夫妻生活或調換工作),你應該與這些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要敢於擺出自己的各種顧慮,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於主觀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幫助下,你們可以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久,你就會完全驅散因拖延時間而產生的憂慮。
與家庭成員製定一項協議,明確提出你想做而一直拖延的事情:一同打場球,出去吃頓飯。
你要是希望改變客觀世界,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實際工作。不要總是因拖延時間而憂心忡忡,並為此而陷入惰性,應該努力消除這一令人討厭的誤區,爭取投身於現實生活!做實幹家,而不是希望家、幻想家或評論家。
· 情緒掌控術斯邁爾斯的忠告
空談無濟於事,成功隻垂青於那些立即行動的人。
——《快樂的人生》
成功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想做的事情,馬上動手!不要拖延。”這是斯邁爾斯的成功經驗,他的這種經驗,同樣適用於任何人。
如何做到“想做的事,立即去做”?這就需要你養成從小事做起的習慣,當這種習慣深紮於你的內心之後,你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
斯邁爾斯曾向他的學生談起他的成功之道,他說:“我發現,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動手去做,空談無濟於事!”斯邁爾斯的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
很顯然,要能馬上行動,就要克服一種許多人常有的拖延習慣。
拖延是一種習慣,行動也是一種習慣,不好的習慣要用好的習慣來代替。
仔細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遲早要做,為什麼要推後再做?立即做完以後可以休息,而現在休息,也許往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歡拖延的?現在就下定決心,將它改善。
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當你可以激發自己的行動力的時候,你會非常有衝勁,會非常想去完成一件事情。
拖延是行動的死敵,也是成功的死敵。拖延使我們所有的美好理想變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們丟失今天而永遠生活在對“明天”的等待之中,拖延的惡性循環使我們養成懶惰的習性、猶豫矛盾的心態,這樣自己就成為一個永遠隻知抱怨歎息的落伍者、失敗者、潦倒者。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生活如同一盤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假如你行動前猶豫不決,或拖延行動,你將因時間過長而痛失這盤棋,你的對手是不容許你猶豫不決的!”拖延是這樣可惡,然而卻又這樣普遍,原因在哪裏?
成功素質不足、自信不足、心態消極、目標不明確、計劃不具體、策略方法不夠多、知識不足、過於追求十全十美,這些都是原因。
停止拖延,斯邁爾斯提示,立即去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質,缺什麼,補什麼。
以下是斯邁爾斯對克服拖延、立即行動的對策探討:(1) 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實踐,做個真正在做事的人;不要做個不做事的人。
(2)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將來一定有困難,一旦發生,就立刻解決。
(3)創意本身不能帶來成功,隻有付諸實施時創意才有價值。
(4)用行動來克服恐懼,同時增強你的自信。怕什麼就去做什麼,你的恐懼自然會立刻消失。
(5)自己推動你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來推動你去做事。主動一點,自然會精神百倍。
(6)時時想到“現在”“明天”“下星期”“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意義相同,要變成“我現在就去做”的那種人。
(7)立刻開始工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準備工作上,要立刻開始行動才好。
(8)態度要主動積極,要做出改變。要自告奮勇去改善現狀;要自動承擔義務工作,向大家證明你有成功的能力與雄心。
如何在工作中充滿活力
放鬆,再放鬆一些吧,會讓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加漂亮。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學會首先解決真正的問題,同時也別忘了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