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教育雜談(6)(1 / 3)

我以為書隻是求知識的工具之一,我們為了要生活,要使生活的技能充實,就得求知識。所謂知識,決不是什麼裝飾品,隻是用來應付生活,改進生活的技能。譬如說,我們因為要在自然界中生存,要知道利用自然界理解自然界的情形,才去學習物理、化學和算學等科目;我們因為要在這世界上做人,才去學習世界情形,修習世界史和世界地理等科目;我們因為要做現在的中國人民,才去學習本國曆史、地理、公民等科目。學習的方法可有各式各樣,有時須用實驗的方法,有時須用觀察的方法,有時須用演習的方法,並不一定都依靠書。隻因為書是文字寫成的,文字是最便利的東西,可把世間一切的事情,一切的道理都記載出來,印成了書,隨時隨地可以翻看,所以書就成了求知識的重要的工具,值得大眾來閱讀了。

以上是我對於書的估價,下麵就要講到今天的題目“閱讀什麼”了。

青年人應該讀些什麼書?這是一個從古以來的大問題,對於這問題從古就有許多人發表過許多議論,近十年來這問題也著實熱鬧,有好幾位先生替青年開過書目單,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梁啟超先生和胡適之先生所開的單子。諸君之中想必有許多人見過這些單子的。我今天不想再替諸君另開單子,隻想大略地告訴諸君幾個著手的方向。

我想把讀書和生活兩件事聯成一氣、打成一片來說,在我的見解,讀書並不是風雅的勾當,是改進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書籍並不是茶餘酒後的消遣品,乃是培養生活上知識技能的工具。一個人該讀些什麼書,看些什麼書,要依了他自己的生活來決定、來選擇。我主張把閱讀的範圍,分成三個:(一)是關於自己的職務的,(二)是參考用的,(三)是關於趣味或修養的。舉例子來說,做內科醫生的,第一應該閱讀的是關於內科的書籍雜誌,這是關於自己職務的閱讀,屬於第一類。次之是和自己的職務無直接關係,可以作研究上的參考,使自己的專門知識更豐富確切的書,如因瘧疾的研究,而注意到蚊子的種類,便去翻某種生物學書;因了瘧蚊的分布,便去翻閱某種地理書;因了某種藥物的性質,便去查檢某種的植物書,礦物書;因了某一詞兒的懷疑,便去翻查某種辭典,這是參考的閱讀,屬於第二類。再次之這位醫生除了醫生的職務以外,當然還有趣味或修養的生活,在趣味方麵他如果是喜歡下圍棋的,不妨看看關於圍棋的書,如果是喜歡攝影的,不妨看看關於攝影的書,如果是喜歡文藝的,不妨看看詩歌、小說一類的書,在修養方麵,他如果是有誌於品性的修煉的,自然會去看名人傳記或經典格言等類的書,如果是覺得自己身體非鍛煉不可的,自然會去看遊泳、運動等類的書。這是趣味或修養方麵的閱讀,屬於第三類。第一類關於職務的書是各人不相同的,銀行家所該閱讀的書和工程師不同,農業家所該閱讀的書和音樂家不同。第二類的參考書,是因了專門業務的研究隨時連類牽涉到的,也不能劃出一定的種數。至於第三類的關於趣味或修養的書,更該讓各個人自由分別選定。總而言之,讀書和生活應該有密切的關聯。

上麵我把閱讀的範圍分為三個:(一)是關於個人職務的,(二)是參考的,(三)關於趣味或修養的。下麵我將根據了這幾個原則對中學生諸君講“閱讀什麼”的問題。

先講關於職務的閱讀。諸君的職務是什麼呢?諸君是中學生,職務就在學習中學校的各種功課。諸君將來也許會做官吏、做律師、開商店、做教師,各有各的職務吧,現在卻都在中學校受著中等教育,把中學校所規定的各種功課,好好學習,就是諸君的職務了。諸君在職務上該閱讀的書不是別的,就是學校規定的各種教科書。諸君對於我這番話也許會認為無聊吧,也許有人說,我們每日捧了教科書上課堂、下課堂,本來天天在和教科書作伴侶,何必再要你來嘈雜呢?可是,我說這番話,自信態度是誠懇的。不瞞諸君說,我也曾當過許多年的中學教師,據我所曉得的情形,中學生裏麵能夠好好地閱讀教科書的人並不十分多。有些中學生喜歡讀小說,隨便看雜誌,把教科書丟在一邊,有些中學生愛讀英文或國文,看到理化算學的書就頭痛。這顯然是一種偏向的壞現象。一般的中學生雖沒有這種偏向的情形,也似乎未能充分地利用教科書。教科書專為學習而編,所記載的隻是各種學科的大綱,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著作,但對於學習還是有價值的工具。學習一種功課,應該以教科書為基礎,再從各方麵加以擴充,加以比較、觀察、實驗、證明等種種切實的工夫,並非胡亂閱讀幾遍就可了事。舉例來說,國語科的讀書,通常是用幾篇選文編成的,假定一冊國文讀本共有三十篇文章,你光是把這三十篇文章讀過幾遍,還是不夠,你應該依據了這些文章作種種進一步的學習,如文法上的習慣咧、修辭上的方式咧、斷句和分段的式樣咧,諸如此類的事項,你都須依據了這些文章來學習,收得扼要的知識才行。僅僅記牢了文章中所記的幾個故事或幾種議論,不能算學過國語一科的。再舉一個例來說,算學教科書裏有許多習題,你得一個一個地演習,這些習題,一方麵是定理或原則的實際上的應用,一方麵是使你對於已經學過的定理或原則更加明了的。例如四則問題有種種花樣,龜鶴算咧、時計算咧、父子年歲算咧,你如果隻演習了一個個的習題,而不能發見這些習題中的共通的關係或法則,也不好稱為已學會了四則。依照這條件來說,閱讀教科書並非容易簡單的工作了。中學科目有十幾門,每門的教科書先該平均地好好閱讀,因為學習這些科目是諸君現在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