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人又從商場門前經過時,會不由自主地走到鏡子前照一照,然後就踅進了商場梳理頭發,如果需要打鞋油,鞋刷備有十幾把,可以免費使用,但各種鞋油卻在櫃台上銷售。
商場內的人一下子擁擠起來,有買鞋油就地擦鞋的,有買發膠就地梳理頭發的,有買口紅對著店裏的鏡子塗抹的,當然,店內的護膚品、日用小百貨等也銷量激增,商場的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來。一麵鏡子,就把匆匆而來的路人“照成”了店內購物的顧客,就這麼簡單。
其實,對於商家來說,攬客的方法就是這樣:讓人知道自己缺什麼,然後,讓他主動去選擇。這樣比強加給顧客手上的宣傳單更有效。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然而,想象力也不是憑空的瞎想,心理學告訴我們想象的源泉是客觀現實,想象的內容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合理想象的方法更是成功的關鍵。
方法是主體在對象性活動中的行為方式和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用的途徑、手段和工具的總和。“方法”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遵循某一道路,亦指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必須按一定程序所采取的相應步驟。
方法一般來說分為以下幾個層級:一是方法論基礎,這是取得科學管理方法的哲學依據;二是基本的管理方法,這是取得科學管理方法的哲學依據;這是主體解決各種問題、認識各種事物帶有共性的一種方法,如,思維方法、預測方法、理論聯係實際的方法;三是具體的管理方法,它是主體在某一時期或某一階段解決某種具體問題所使用的方法,如,行政方法、經濟方法、企業管理方法等;四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它是指主體為順利實現目標而采取的各種活動技巧與技術,如,評估技術、統計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可見,方法具有層級之分,不同的工作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越接觸實際,方法越具體越生動、越豐富多彩。這裏給你講述一個行銷的例子:司迪麥口香糖也是一個十分成功的行銷案例。在各媒體廣告處處都可以看到、聽到保持口氣清香的箭牌口香糖廣告,司迪麥以逆向思維的突破觀念,創造出極為怪異而且有顛覆意味的廣告手法——“我有話要說”,對新新人類展開尋求認同的猛烈攻勢。
這個在台灣媒體廣告上從未出現過的新手法,立即將司迪麥的銷量推上了高峰,不但打響了司迪麥的知名度,也將這個新產品成功推入了市場。
這就是在人們常規的思路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最終取得了成功。如果現在的行銷人員能不時地訓練自己,時常活用逆向的思維方法,就能夠靈活運用行銷戰略與戰術的技巧,將行銷業務順利地往前推展。時常有人認為所謂創意隻不過是靈光一現,這是錯誤的觀念,要經常且隨時不斷地練習運用逆向的多元性思考能力,看待事情不能隻從一個角度分析,養成了習慣之後,就隨時會有潛在意識的能力展現,就像是一束鐳射光,在一個球體裏外、上下毫無拘束地穿梭,讓你在行銷的時候得心應手,無往不利。其實不光是在行銷領域,在各行各業,隻要你讓想象的翅膀飛起來,都會有不俗的表現和成功。
那麼怎麼才能讓我們打破陳規,讓我們的想象飛起來呢?其實想象有時就是這樣,對於特定的問題,集中注意力,並且從各種角度去探討,盡量讓想象力“飛躍”起來。起初,你會覺得幼稚、可笑,但是仔細總結之後,又會發現新的東西。“非常好的決策方式”,往往是從精神遊戲產生出來的,不過,重要的一點,就是片刻不離問題的核心。要讓思考力活躍的另一途徑,就是麵對問題,閱讀各種參考書籍,然後再對問題,探討有關聯的各種問題。
如果滿足於現狀,如何能有所改善呢?時常訓練自己,用批判性的眼光來觀察,想要做這種訓練,就要對於自己所做的事,都以“疑問”的眼光來看,尤其是對於慣例,“認為當然的事”,更要以存有疑問的態度去思索。雖要事事存疑,但對於旁人的新構想,不要一味地挑剔,應該與對方一起討論、研究,並且積極地參與。這麼一來,原本不太實用的想象,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對任何想象加以否定,沒有思考,沒有檢驗,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但也不要隻要是想象就一味的肯定,因為有些偶然產生的構想,看起來很不錯,但是仔細想想,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想象可以使人的認識超越時空和具體條件的限製。想象能激發觀察的靈感,拓展觀察的渠道和內容,溝通不同觀察的結果,可以大大豐富觀察的內容,讓事情變得更加美好。然而想象並不是憑空的想象,要想讓想象的翅膀飛起來,還需要客觀聯係這個世界,把知識融會貫通。
7.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做事的藝術,其實是一個平衡的藝術,既要左顧右盼,照顧到方方麵麵的利益,又要瞻前顧後,考慮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聰明的人總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多找靠山,有所選擇,有所放棄,以防不測,不把雞蛋全放到一個籃子裏。
在某個小村落,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洪水開始淹沒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裏祈禱,眼看洪水已經淹到他跪著的膝蓋了。一個救生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對神父說:“神父,趕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沒的!”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救我的,你先去救別人好了。”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神父隻好勉強站在祭壇上。這時,又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他跟神父說:“神父,快上來!不然你真的會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守著我的教堂,我相信我的上帝一定會來救我。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
又過了一會兒,洪水已經把教堂整個淹沒了。神父隻好緊緊抓著教堂頂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機緩緩飛過來,丟下繩梯之後,飛行員在叫:“神父,快上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我們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還是意誌堅定地說:“不,我要守著教堂!上帝會來救我的!你趕快先去救別人,上帝會與我同在的!”
洪水滾滾而來,固執的神父終於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見到上帝,他很生氣地質問:“主啊,我終生侍奉您,為什麼你不肯救我!”上帝說:“我怎麼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找你,你不要,我以為你擔心舢板危險,第二次,轉派了一艘快艇去,你還是不肯上船,第三次,我派一架直升機去救你,結果你還是不願意接受,所以我以為你急著想回到我身邊,可以好好陪我。”
當然世界上不存在上帝,這隻是人們編出來的小故事。目的是要闡述一定的道理。
有這樣一些人,當自己步入困境的時候,不鑽牛角尖,而是開動腦筋轉換思路,因而他們往往是最終的成功者。
生活中我們常常一方麵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麵又因循守舊、不思改變,習慣在老路上繼續走下去。
美國康奈爾大學威克教授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拿一隻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光亮一方,放進一隻蜜蜂,蜜蜂在瓶中反複朝有光亮的方向飛,它左衝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沒有飛出瓶子,可它就是不肯改變突圍的方向,仍舊按原來的方向去衝撞著瓶壁。最後,它耗盡了氣力,氣息奄奄了。
然後,教授又放進了一隻蒼蠅,蒼蠅也朝有光亮的方向飛,突圍失敗後,又朝各種不同方向嚐試,結果最後終於從瓶口飛走了。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成功在於肯努力嚐試。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不經曆失敗的人,重要的是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要趕緊轉過身去尋找另一條出路。有時候在困境麵前,改變一下思路,一切就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固執的人都很容易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上鑽牛角尖,甚至是為了點滴的小利而寧死不讓,從不會輕易地去變通自己。他們不願意放棄他們的觀念,不願意放棄他們的情感,不願意放棄他們的權力,不願意放棄他們的利益等,但是,什麼能夠永久地被占有呢?
很多人都常把固有的思維或者祖宗留下的規矩當作了做人做事的靠山,有個硬靠山雖然很好,但它不會總靠得住甚至還有倒的時候。隻靠一個靠山,就等於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一張牌上,一旦這條路走不通,自己不但失去了依靠,說不準還會一敗塗地。因此,想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多找幾個靠山,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這是靈活變通做人的最優選擇,這也是想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最佳方案。有時候需要左投右靠,變換一下思維。這是欲“靠”者最需要用心之處。如不仔細權衡,難保他日平安。
這是大智大勇,也是小計謀。對於謀求成功的人來說,麵前有多少意料不到的艱難啊! 如不能夠隨機應變,如不能夠沉著、冷靜、迅速地處理各種突發的變故,隻“在一棵樹上吊死”,怎麼能夠登上成功之巔呢?
8.適當地給大腦做做體操
任何人都有贏得成功的潛力,隻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全力以赴,成功總有一天會來臨。縱然陷入危機之中,也應不悲不惱,應該認識到危機也許預示著機遇。然而,全力以赴並不是說一味的蠻幹,傻幹,而是要學會隨著時代的腳步和社會的變遷不斷地接受新的觀念,摒棄舊的、阻礙進步的觀念。隻有這樣才能在不斷變化發展的新時期取得更大的成功。有這樣一個實例:身處城市之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進步的腳步不斷加快,為了生存拚命奔波的人,他們腳步匆匆,工作壓力大,幾乎沒有時間在家裏享受早餐,早上起床後在家門口或者單位附近吃點早餐就成了大多數忙著趕時間工作的人的新的選擇。於是有許多人就看準了這個商機,逐漸改變了自己原有的隻供應午餐和晚餐的傳統習慣,把目光投向了早餐市場。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有家咖啡店也看好早餐這個龐大的市場,但是由於這是一家高檔的咖啡店,在早餐形式上又不能流俗,而他們早餐市場的目標顧客主要是白領職員或者學生,還有雙職工。因此,他們為了取得成功,開發出了一係列能代替早餐的食品。由於緊跟時代步伐,早餐食品又恰到好處,還解決了吃早餐難的問題,也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反響。咖啡店賣早點的成功之處就是,打破了傳統的觀念,順應時代的發展,準確地判斷並細分市場,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的結果。
這就是新觀念、新思想所帶來的成功,如果不能摒棄舊的觀念,認為咖啡店永遠隻賣咖啡的話,那麼當別人早上就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時候,他們隻能坐等到中午,永遠比別人少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也就是說當別人已經跑出好遠的時候你才起跑,結果當然是被淘汰。而社會曆史的進步創造著新的思維方式,新的思維方式又成為社會曆史前進的催化力量。
這種現代綜合性思維的特征在於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人的智慧和才能與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料及信息基礎設施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跨越層次界限,解決開放的複雜巨係統問題(所謂複雜巨係統,就是指結構非常複雜,而且是對外界開放的係統,如社會係統)。如此相應的思維方式,也是開放的、動態的。這種整體性、綜合性的思維方式不同於以往的舊有方式,很重要的是因為它是非線性的、多維互補的。網絡化的世界縱橫交織著錯綜複雜的聯係和關係,它們是動態的、過程性的。網上大大小小的“扭結”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它們能夠對環境的變化作出有選擇的反應,它們相互參與,彼此合作和競爭。
這些理論教我們要用各種新的思考方法,能更自由、更全麵地去觀察,向知識或常識挑戰,以一種新的視野去麵對事物。
有一艘船翻了,船上的人全部落水,大部分人都努力掙紮著伸展四肢,浮出水麵,但是船翻時所造成的強大水流,將落水的人卷入船底,使得這些人的身體都緊緊地貼在船底無法浮起,最後窒息死亡。隻有一位落水者看到強大的水流,立即將身體倦起來,讓自己先沉下去,待離開水流後,再順勢伸展四肢,浮出水麵。他是唯一的一位生還者。
其實從這個實例中可以看出,也許這個人身體素質非常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舊有的習慣麵前,別人都一如既往的遵循,而隻有他,順應水流的發展而改變自己並最終獲得生還。其實我們的身體需要時常做體操,來加強健康和活力,而我們的頭腦也需要在平時養成習慣,不時地找機會做做頭腦體操。因為人一旦養成做頭腦體操的良好習慣之後,就容易讓自己的思考像鐳射光束般,由360度的各個方向在腦內自如地進出。如不時時操練你的大腦,那麼在危急中就不會急中生智,在攻防中不會有技巧,在遇到瓶頸時也不會有突破了。而我們又怎麼給大腦做體操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緊跟時代的步伐。
然而每當你放棄一種舊的行為方式時,即使那是一種有害的或使你失敗的習慣,你也可能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失落感,在一段時間內你會感到惋惜,下意識地懷念某種習慣,盡管它曾經傷害過你。你想念這種習慣就像是想念久別的家人或朋友一樣,由於你丟掉了舊的生活模式,會感到空虛,無所適從。在你學習新的、有益的生活方式來填補這一空白時,這種空虛感會延續一些時間。這種感覺可能表現為憂鬱或對焦慮的壓抑感,使你無法思考任何具體的問題。盡管你知道舊的生活方式對你的生活有消極影響,妨礙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但你仍然對它戀戀不舍,並為離開了它而悲傷不已。
此時你的思想是矛盾的,你的理性告訴你說,丟棄消極的習慣是完全正確的,完全應該的,但你的內心卻在為丟棄的東西惋惜悲傷,你的理智和感情並不同步,一直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這種猶豫不定的態度讓你不能勇敢地抓住機會,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因此你現在就應該去改變自己,摒棄一些舊的、不好的習慣和思維,適當地給大腦做做體操,順時代的潮流而動,方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