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想法”是折騰出來的(1 / 3)

當我們麵對新知識、新事物或新創意時,千萬別拒之於千裏之外,應該將你的思路打開,敢於“折騰”,因為好想法都是“折騰”出來的。一個奇妙的想法,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1.開動腦筋去創造

當我們麵對新知識、新事物或新創意時,千萬別拒之於千裏之外,應該將你的思路打開,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一個奇妙的想法,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縱觀商業發展的曆史,很多成功的企業,究其經營的秘訣,無不是靠推陳出新製勝。尤其是從20世紀中後期以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推陳出新作為經營方法和競爭手段更是赫然在目。發展的契機總是伴隨著獨創的頭腦而來的,獨創並不是高深莫測的神秘的東西,關鍵是我們要有這種獨創的意識。

鬆下幸之助是由生產電插頭起家的,助創業之初,由於插頭的性能不好,產品的銷路大受影響,不多久,他就陷入三餐難繼的困境。

一天,他身心俱疲地獨自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但是那時候的插頭隻有一個,用它燙衣服就不能開燈,兩者不能同時使用。弟弟吵著說:“姐姐,您不快一點開燈,叫我怎麼看書呀?”姐姐哄著他說:“好了,好了,我就快燙好了。”“老是說快燙好了,已經過了30分鍾了。”姐姐和弟弟為了用電,一直吵個不停。鬆下幸之助想:隻有一根電線,有人燙衣服,就無法開燈看書,反過來說,有人看書,就無法燙衣服,這不是太不方便了嗎?何不想出同時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不久,他就設計出兩用插頭。試用品問世之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是供不應求。他隻好增加工人,也擴建了工廠。鬆下幸之助的事業,就此走上穩步發展的軌道,逐年發展,利潤大增。

提到創新,就會聯想到發明創造,因此有些人總是覺得神秘,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那是專家的事。”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在當今,創造活動已經不再是科學家、發明家的專利了,它已經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一般人都可以進行創造性的活動,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麵都可以迸發出創造性的火花。

美國有一間牙膏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10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0%,令董事會雀躍萬分。不過,業績進入第11年、第12年及第13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董事會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們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裏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5萬元,是否過分?”“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毫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後,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支票給那年輕經理。那張紙上隻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毫米牙膏,每天牙膏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14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創造性想象力產生思想上的創意,而創意產生財富與成就。你認為你現在想做的事是正確的,並且堅定它一定可以實現的話,就勿需左顧右盼,而要勇往直前,果斷地向理想挑戰,不必理會倘若失敗會怎樣的疑問。那麼你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亨利·蘭德平日非常喜歡為女兒拍照,而每一次拍完後女兒都想立刻看到父親為她拍攝的照片。於是有一次他就告訴女兒,照片必須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從照相機拿下來後,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藥品顯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後,還要照射強光使之映在別的相紙上麵,同時必須再經過藥品處理,一張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兒做說明的同時,內心卻問自己說:“等等,難道沒有可能製造出‘同時顯影’的照相機嗎?”對攝影稍有常識的人,聽了他的想法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哪兒會有可能。”並列舉一打以上的理由說:“這純屬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夢。”但他卻沒有因受此批評而退縮,於是他告訴女兒的話就成為一種契機。最後,他終於不畏艱難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完全滿足了女兒的希望,因而,蘭德企業就此誕生了。

成功與否在於人的“一念”之間。每個人都有創造的能力。在人與人之間,創造力隻有大小之分,沒有有無之別。在每一個人的身旁都包含著你想象不到的機會和方法,隻要你不斷地追求卓越,從你所看的每件事裏挖掘特點,開動腦筋去創造,便能有相同的成就。

2.善於變通,不要太死板

滄桑變幻,人情冷暖,世事無常。宇宙是永恒的,但是世間萬物卻是變化的,“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世事的變化無常麵前,隻有順應變化,才能時安處順。而識時務者總是能適時而變,以適應時刻變化的社會。

有人說:“大智大勇者為俊傑”,也有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何謂識時務?就是能夠認清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能夠跟著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的變化而變化,因時製宜,順勢而動。因而無論古今中外,隻有識時務的人才能成為時代的俊傑。反之,如果不識時務,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和限製,逆勢而行,盲目蠻幹,其結果隻能是以雞蛋碰石頭——自取滅亡,或被時代的車輪遠遠甩在後頭,最終一事無成。所以大智大勇也須靈活多變。

凡事都要想到別人還沒有想到的一麵,方法也必須講求創新,因為人是善變的,任何一種產業都必須不斷地改良,以適應市場不斷改變的需求。

“凡事第一個去做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去做的人是庸才,第三個去做的人是蠢才。”但是,我們偏偏看到,有的人即使編號第一千萬個,即使擠破頭也改不了一窩蜂的本性。其實,想成功就應該出奇製勝,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去發現別人未做過的事,這才是大智大勇者所為,也是成功的快捷方式。

1947年的冬天,在密歇根州的卡索波裏斯,洛厄正幫著他的父親做木屑生意。不料有一位鄰居跑進來,想向他們要一些木屑,因為她的貓房裏的沙土給凍住了,她想換一些木屑鋪上去。當時,年輕的洛厄就從一隻舊箱子裏拿出一袋風幹了的黏土顆粒,建議對方試試這玩意兒。因為這種材料的吸附能力特別強,當年他父親賣木屑的時候,就是采用這種材料清除油漬的。這樣一來,那位鄰居的燃眉之急就給解決了。

幾天以後,這位鄰居又來了,她想再要一些這樣的黏土顆粒。這時他靈光閃動,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馬上又弄了一些黏土顆粒,分五磅一裝,總共裝了10袋。他把自己的新產品命名為“貓房鋪”,打算以每份65美分的價格賣出去。但是,大家都笑話他,因為一般鋪貓房用的沙子才多少錢一磅呀!

但出人意料的是,洛厄的10袋黏土很快就賣完了。而且,當這10個用戶再次找上門來,指名道姓要買“貓房鋪”的時候,這一下可該輪到洛厄發笑了。一筆生意,一種品牌,一絲靈感,一種使命,就這樣創始了。

采用黏土顆粒作為貓房鋪,反倒促使這些小動物變成更受人歡迎的寵物了,同時,洛厄也因此而變得富有了。僅僅在1995年洛厄去世前的兩三年時間內,“貓房鋪”的銷售價值就達到了兩億美元。也許可以說,正是洛厄的發明所帶來的生存條件的改善,最終使貓取代狗成為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寵物。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出現一股尋金熱,許多人都懷著發財夢爭相前往。

當時,一個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想去碰碰運氣,然而,他卻窮得連船票都買不起,隻好跟著大篷車,一路風餐露宿趕往加州。

到了當地,他發現礦山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而這些尋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沒水喝。許多人一邊尋找金礦,一邊抱怨“要是有人給我一壺涼水,我寧願給他一塊金幣!”或“誰要是讓我痛痛快快地喝一頓,我出兩塊金幣也行”。

這些牢騷,居然給了亞默爾一個靈感,他想:“如果賣水給這些人喝,也許會比找金礦賺錢更容易。”

於是,他毅然放棄挖金礦的夢想,轉而開鑿渠道、引進河水,並且將引來的水過濾,變成清涼解渴的飲用水。

他將這些水全裝進桶子裏或水壺裏,並賣給尋找金礦的人們。

一開始時,有許多人都嘲笑他:“不挖金子賺大錢,卻要做這些蠅頭小利的事業,那你又何必離鄉背井跑到加州來呢?”

對於這些嘲笑,亞默爾毫不為之所動,他專心地販賣他的飲用水,沒想到短短的幾天,他便賺了6000美元,這個數目在當時是非常可觀的。

在許多人因為找不到金礦而在異鄉忍饑挨餓時,發現商機而且善加運用的亞默爾,卻已經成了一個小富翁。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在變,時勢在變,事態在變,生活在變,人類每一個個體也都在變。要適應環境、時勢的更迭,應付事態、生活的變化,就得學會隨機應變之術。荀子曾說:“舉措應變而不窮。”能夠隨著時勢、事態的變化而從容應變,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不可或缺的本領。尤其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生活千變萬化,更需要人們學會應變、善於應變、精於應變。

循規蹈矩隻有死路一條。辦事首先是講原則、講規範,但過於追求規矩,便成了死板,甚至會走上絕境。因此,要想大智大勇一定要善於變通。

3.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

有一個哲學家說:“唯有變化才是永恒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世界必然會發生變化。當環境發生改變時,一定要反省自己:我變了沒有?為什麼有的人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新的關係中有了發展和變化。在新的環境中,他們自身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如果你一成不變,那麼肯定不能在社會裏從容自如地生活。

從前有個讀書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中規中矩,喜歡引經據典,並堅信古訓不可違。有一天,他家失火了,他嫂子氣喘籲籲地對他說:“速,速!速喊你哥哥救火,他在隔壁李老爺家下棋。”讀書人出了大門。自言自語道:“嫂嫂叫我速速,聖賢書上不是說過‘欲速則不達’嗎,我豈能速!”於是,他慢慢吞吞地走到了王老爺家,一見哥哥正在興高采烈地下棋,便默默地立在哥哥身旁觀棋。等到一局下完了,他才說道:“哥哥,家中失火,嫂子叫你馬上回去救火!”

他哥哥一聽,氣得渾身發抖,罵道:“你在這裏呆了半天,為什麼不早說?”讀書人指著棋盤上的字說:“兄不見此棋盤上明明寫著‘觀棋不語真君子’嗎!”他哥哥見他還在假斯文,舉起拳頭要打他,但又縮了回來。他見哥哥縮回拳頭,反而把臉湊了過去,說道:“哥哥,你打吧!棋盤上不是明明寫著‘舉手無回大丈夫’,你怎麼又把手縮回去了呢?”

故事中的這個讀書人十分可笑,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書呆子,這種人做起事來不去思考該怎麼辦,隻會中規中矩地“照章辦事”,結果不是鬧笑話,就是惹麻煩,總之很難有什麼作為。

李維是個年輕的小夥子,人品很不錯,做起事來中規中矩,但不知為什麼在生活中卻總是碰壁。先說找工作的事吧,現在大學生就業普遍存在困難,所以很多學生從大四就開始找工作,大型的人才招聘會一般也都安排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這位小夥子卻認為找工作是畢業後的事,於是當同學們到處麵試時,他還在抱著聖賢s書;同學們紛紛簽約時,他還在忙著準備畢業論文,等到9月份畢業證書到手後,他開始準備找工作了,可已經沒有什麼好公司在招聘了,他隻好去了一家小公司。

李維的戀愛也是一波三折,他喜歡上了公司的一個女同事,準備向她表白時,一個消息靈通的同事告訴他一個情報:這女孩不喜歡花,改送別的小禮物吧!小夥子猶豫了一下,卻還是決定送紅玫瑰,原因很簡單:依照慣例,求愛就應該送花。結果女孩勉強收下了花,卻因為出疹子幾天沒來上班,原來她有嚴重的花粉過敏症,當然兩人的好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個小夥子錯就錯在不該依據所謂的慣例來思考問題,因為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養成了循規蹈矩的思維習慣,死抱著既有的套路不放,那你就會成為習慣的犧牲品。

循規蹈矩的人也沒有什麼錯,但他們的那種做事的態度與方法不一定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現實。麵對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老是想著以前怎麼樣是行不通的,要多看看現在,你變了沒有。因為隻有擁有創新能力才會有核心競爭力。大多數成就大事的人大多具有標新立異的特點,他們能從別人看來幾乎是金科玉律的做法中發現不足之處,然後仔細分析,加以改正,並因此獲得令人羨慕的機會。這種人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規中矩並不能保證我們做事不出差錯,事物每天在變化,我們隻有突破傳統思考方式、不斷尋找機會,才能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

日本知名的企業家通口俊夫領導的企業執醫藥界的牛耳,分店遍布全國。然而當初剛剛開始經營時,他也曾遭到嚴重的瓶頸。創業初期,他沿著鐵路沿線開了三家店,但是生意卻非常差。這一天,他垂頭喪氣地從店中出來,坐上火車回家。“怎麼辦呢?店裏的生意這麼差,就快要撐不下去了!”通口先生心裏嘀咕著。坐在前排的幾個小學生的嬉笑聲,打斷了他的懊惱。他抬起眼來往前看了一看,目光被一個孩子手上掄轉的三角板給吸引住了。“是了,我的三家店位於同一條直線之上,所以有效客源無法集中,應該要呈三角鼎立,如此三點連線起來,就能確保中間的客源了。”不久,他關閉了兩家店,另外又開了兩家新店,三家店鼎足而立。果然,過了沒多久,業績直線上升。通口先生用這種三角經營法陸續地開了上千家分店,成了全國知名的企業。

所以,遇到阻礙時,應該仔細反轉地推敲思考,找出問題真正的關鍵所在。在不為人知的一個角落裏,永遠藏著一個通向光明的出口,等待聰明人去發現。這就是通口俊夫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