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reference_book_ids\":[686736182210671719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機會是留給有膽識、敢折騰的人的。抓住機遇需要有膽識,但沒有“膽”是不可能有“識”的。在激烈的競爭中,“敢折騰”的人永遠保持一種創業的衝動,保持一種激情,從不畏懼,從不膽怯,“狹路相逢勇者勝”,敢於刺刀見紅,敢於“亮劍”。
1.織好網,等待獵物到來
蜘蛛為了捕獲獵物,總善於先織好網,等待獵物到來。這是把成功的機會掌握在自己的身上。這就是“蜘蛛精神”。
一位老教授退休後,巡回拜訪偏遠山區的學校,傳授教學經驗與當地老師分享。由於老教授的愛心及和藹可親,使得他到處受到老師及學生的歡迎。
有一次,當他結束在山區某學校的拜訪行程,而欲趕赴他處時,許多學生依依不舍,老教授也不免為之所動,當下答應學生,下次再來時,隻要誰能將自己的課桌椅收拾整潔,老教授將送給他一件神秘禮物。
在老教授離去後,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學生一定將自己的桌麵收拾幹淨,因為星期三是每個月教授例行前來拜訪的日子,隻是不確定教授會在哪一個星期三到來。
其中有一個學生的想法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他一心想得到教授的禮物留作紀念,生怕教授會臨時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帶著神秘禮物到來,於是他每天早上,都將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齊。
但往往上午收拾妥當的桌麵,到了下午又是一片淩亂,這個學生又擔心教授會在下午到來,於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想想又覺不安,如果教授在一個小時後出現在教室,仍會看到他的桌麵淩亂不堪,便決定每個小時收拾一次。
到最後,他想到,若是教授隨時會到來,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麵不整潔,終於小學生想清楚了,他必須時刻保持自己桌麵的整潔,隨時歡迎教授的光臨。
老教授雖然並未帶著神秘禮物出現,但這個小學生已經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禮物。
假如你希望獲得成功,就要為它創造條件。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足以令他神往的機會,而事實上,機會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應該時刻保持心靈桌麵的整齊,為把握機遇做好準備。
查理在被問及是什麼導致了你的成大事?你怎樣取得了最大的成大事的問題時。他這樣回答:“我能確切地告訴你,因為這似乎就發生在昨天。在大學讀書期間,我與一個從衣阿華州來的同學同住一間寢室。一天晚上,當我們一夥人團團圍坐談論生活時,他走了進來。我敢說他很興奮,但是在大家離開前他沒說什麼。人們剛走,他就禁不住脫口而出:“我家發財了!我的母親今晚打電話給我,說今天早晨,她去信箱取郵件時,發現一張票額89000美元的支票。”
“最初的驚奇之後,我的反應是難以掩飾的嫉妒。我向他了解事情的全部經過。
他說:“我了解的也不夠確切,但是我猜測是這麼一回事:我父親在30年代經濟蕭條時買了一些股票,後來全忘了。最近這公司正好拍賣了,這錢就是他的份子。”
這位成大事人士繼續說:“那個晚上我躺在床上,很久睡不著,在想:‘為什麼這事發生在他家裏,而不是我家裏?為什麼是他得到了錢而不是我得到了錢?’最後,我試圖係統地 分析這件事。
“我想:在我的生活中有什麼機會可能給我帶來這樣一筆橫財呢?我悲哀地意識到什麼機遇也沒有。我沒有能漲值的股票,而且,據我所知,我家也沒有。我既沒有一塊或許會突然發現儲藏石油的土地,也沒有可能被證明是名作的藏畫;我也沒有什麼才能能讓人在一個夜晚奇跡般地發現了,從而一舉成名——我沒有任何能使我馬上發跡的東西。躺在床上,我默默告誡自己:‘查理,假如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也獲得那樣的機遇,你必須播種,而且最好多播種,因為你尚不清楚哪一粒種子會發芽。’從那以後,我一直在播種。有幾粒種子已發芽了。因此我才有今天這樣的境況。”
這就是計劃者。他們通過播種,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成大事。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如果你想體味收獲的驚喜,那麼不要徒羨別人的運氣,以後你想得到什麼,現在就開始為將來的收獲播種吧。常言說:“與其臨淵羨漁,不如退而結網”。播種機會就像蜘蛛布下八卦陣般的蛛網一樣,捕捉飛來的獵物將是指日可待。
2.風險中孕育機會
風險孕育著機會,敢於冒險就意味著成功的可能。
歌德年輕時希望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於那變幻無窮的世界十而難以自拔。40歲那年,歌德遊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他終於恍然大悟過來:放棄繪畫,轉攻文學。雖然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一種冒險,但他認為自己已無退路。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歌德日後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縱觀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史,大多數人都有過冒險的經曆,馬克思曾經是詩人、魯迅曾去日本學醫、安徒生曾是演員,但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們不怕冒險,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方向。
從冒險到成功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付出了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曾感慨道:“要發現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陰。”他又說:“這需要很大的神智清醒,它隻有通過歡喜和苦痛,才學會什麼應該追求和什麼應該避免。”
機會隻屬於能夠積極發掘機會和敢於冒風險的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風險小,許多人都會爭先恐後地追求這種機會;如果風險大,許多人就會望而卻步,甚至連想都不敢想,這是少數敢於冒風險者獲得最大利益的好時機。所以,也可以說,時機就是對人們所承擔的風險的相應補償。
當然冒險不等於莽撞,在冒險叫,需有謹慎的態度。有了謹慎的態度,跌的跤肯定會少一些。當然,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處處謹小慎微過分謹慎,就像有的人,不敢去做前人未做過的事情,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過的高峰,當然就無從體驗冒險的刺激與成功的喜悅,結果隻能是永遠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卜保羅·格蒂是石油界的億萬富翁、一位最走運的人,但早期他走的卻是一條曲折的路。他上學的時候認為自己應該當一位作家,後來又決定要從事外交部門的工作。可是,出了校門之後,他發現自己被俄克拉何馬州迅猛發展的石油業所吸引,那時他的父親也是在這方麵發財致富的。搞石油業偏離了他的主攻方向,但他想試試自己的運氣。
格蒂通過在其他開井人的鑽塔周圍工作籌集了些錢,有時也偶然從父親那裏借些錢(他的父親嚴守禁止溺愛兒子的原則,他可以借給兒子錢,但卻從不白送錢給兒子)。年輕的格蒂是有勇氣的,但卻從不魯莽。如果一次失敗就足以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的話,這種冒險事他從來沒有幹過。他頭幾次冒險都失敗了,但是在1916年,他碰上了第一口高產油井,這個油井為他打下了幸運的基礎,那時他才23歲。
是走運嗎?當然。然而格蒂的走運是應得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沒有錯。那麼,格蒂怎麼會知道這口井會產油呢?他確實不知道,盡管他已經收集了他所能得到的所有資料。
“機會總是存在的。”他說,“你必須相信這種機會的存在。如果你一定要求有肯定的答案,那你就會捆住自己的手腳。”
走運的人一般都是大膽的。除了個別的例外情況,最膽小怕事的人往往是最不走運的。幸運可能會使人產生勇氣,反過來勇氣也會幫助你得到好運。
3.處處留心皆機遇
成功離不開機遇。當機遇驀地降臨時,敏銳的頭腦就顯得更為重要。
王填出生在湖南省湘鄉一個偏僻小山村。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生活過得非常艱苦。為了擺脫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從小就非常懂事的王填努力讀書,決心改變自己的人生。
王填不負眾望,考上了湘潭市商業學校。當時,讀商業學校的學生有許多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小姐。可是王填倒不嫉妒,他反而想:花父母的錢不算本事,靠自己能力掙來的錢才算真本事。一天,王填去商店買課本,聽到店老板與顧客為沒有熱水瓶膽而爭執。聰明的王填動了下腦筋一想,如果專門賣熱水瓶膽肯定能掙錢。
王填在做熱水瓶膽銷售上開始了小範圍內的攻城略地,兩年來他幾乎將湘潭市大中專院校的熱水瓶膽生意壟斷了。
畢業後的王填來到“南北特食品公司”上班,半年後他從一個打雜工變成了采購員,負責公司的食品采購工作。王填又因業務突出,被公司任命為業務科長。在王填的努力下,把金龍魚油、雀巢咖啡從合資企業引進到湖南來,甚至長沙商家也都來“南北特食品公司”進貨,這在全國的影響很大。
後來,王填主動要求下崗,決定繼續做食品零售。他借款5萬元成立了“湘潭市步步高食品公司”。當時做食品批發,5萬元頂多隻能進半車植物油。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隻能做新產品。選來選去,王填選擇先做方便麵生意。經過一係列談判工作,王填擁有了台灣“統一集團”的方便麵在湘潭的經銷權。
“統一”方便麵運到湘潭後,銷售勢頭出奇的好。有一次王填去離湘潭不遠的湘潭縣作市場調查,發現統一方便麵在湘潭縣城尋不倒蹤影。於是改坐銷方式為推銷。在推銷的方式下,不出半年他就建立了大約800多家的分銷終端網絡,取得了眾多供應商的支持。“步步高公司”的名氣越來越大。
為了引進金龍魚的經銷權,可讓當時資金緊張的王填費盡了腦子。想來想去,王填終於想到了好方法,與另外一商家合作,互相支持,於是王填又很快把金龍魚的經銷權搶到手中。
一天,王填發現了一條並不顯眼的消息:羊城即將籌辦一個中國零售業的高層研討會,主要探討中國國營零售業的發展之路。以“發展連鎖超市是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方向”為主題。王填感受到“連鎖超市”就是自己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發展目標。他決定在湘潭辦超市。
回到湘潭後,王填馬上進行市場調研,選擇了市中心地帶做超市,“步步高”解放店正式開業前的那天晚上,王填沒有睡好覺,他一直為開業生意能否火爆而擔憂。令王填高興的是開業時,店門還沒打開,門外已是人山人海了,擠得水泄不通,看到如此令人心動的場麵,他感到又一次贏了。
“步步高”連鎖超市生意的火爆,讓湘潭其它商家看到了商機,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商業競爭。為避免惡性競爭,王填決定在中小城市尋求發展。時機成熟時,再向大城市進軍。以倉儲式購物、低成本運作、低價格經營的“步步高”嵐園量販廣場開張了。
王填又創造了湘潭商業的一個奇跡。幾年來,王填將公司發展成湖南省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分店遍布全省各地。
王填在事業上是個永不滿足的人。他有自己的經營夢想:王填希望能把“步步高”做成中國的“沃爾瑪”。
西方有句諺語:“幸運之神不會眷顧你兩次。”沒有人能夠一而再地遇到好機會,一旦得到,就要好好把握,千萬不可任由它輕易溜走,真正的良機確實很少重現。
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尋尋覓覓。尋找永恒不變的幸福,尋找功蓋千秋的成功。為此人們勞苦終日,來去匆匆。也許到了彌留之際,都找不到自己要找的東西,因為要找的東西可能早已擦肩而過了。
一位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富翁就在當地電視台發了一則啟事:有狗丟失,歸還者,付酬金一萬元,並附小狗的一張彩照充滿大半個屏幕。
啟事播出後,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揀狗的人嫌給的錢少,那可是一隻純正的愛爾蘭名犬。於是富翁就把電話打到電視台,把酬金改為兩萬元。
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看到了這則啟事,他立即跑回他住的窯洞,因為前天他在公園的躺椅上打盹時揀到了一隻狗,現在這隻狗就在他住的那個窯洞裏拴著。
果然是富翁家的狗,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出了門,準備去領兩萬元酬金。當他經過一家大百貨公司的牆體屏幕時,又看到了那則啟事,不過酬金已變成3萬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兒,第四天,懸賞額果然又漲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乞丐沒有離開過這隻大屏幕,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窯洞。可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隻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奶和燒牛肉,對這位乞丐從垃圾筒裏揀來的東西根本受不了。
抓住機遇的手,你就能因此而獲得幸福。處處留心皆機遇,要做生活當中的有心人是因為機會往往來得都很突然或者很偶然。因此,隻有留心、用心的人才有可能在機會來臨的一瞬間捕捉到它。比如說世界上第一個防火警鈴就是在實驗室的一次實驗 中偶然發明的。第一個防火警鈴的發明者杜妥·波爾索當時正在試驗一個控製靜電的電子儀器,忽然他注意到他身邊的一個技師所抽的香煙把儀器的馬表弄壞了。開始時,杜妥·波爾索的第一反應是非常懊惱,因為馬表壞了必須中止實驗,重新再裝上一個馬表。但他很快地就想到,馬表對香煙的反應可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資訊。這個隻是一瞬間發生的看似很不起眼的偶然事件,就促使杜妥·波爾索發明了第一個防火報警警鈴,在消防領域作出了突破性的貢獻。
不僅僅像防火報警警鈴的發明來自生活中很突然的偶發事件,其實,世界上有很多的發明創造都是來自這突發的偶然事件。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我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發明水稻雜交技術也是如此。袁隆平有一次在稻田裏,無意之中發現了一株自然雜交的水稻。由此,他想到目前我們人類所認定的水稻不能雜交的結論可能是個錯誤。於是,通過艱苦的科學研究,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成功地培育出了雜交水稻,從而一舉成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世界級的科學家。
麵對許許多多這樣的成功事例,你也許會說,我整天都坐在果園裏,蘋果樹上的蘋果把我的頭都砸爛了,為什麼我就沒有發明出一個什麼定律?可能你還會說,我一年四季都不停地在稻田裏轉悠,我的腦子都快要被水稻裝滿了,我自己也快要變成水稻了,可我怎麼就沒有發現一株自然雜交的水稻?
的確如此,這就是你、我、他這些普通人和牛頓、袁隆平的區別。如果這世界上沒有牛頓,我們人類則有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如果這世界上沒有袁隆平,那麼人類也許將永遠身陷水稻不能雜交的誤區。所幸的是世界上出現了牛頓、袁隆平這樣的世界級科學家。從而為我們人類撥開了一團又一團的蒙在科學上的迷霧,使我們人類得以看見許許多多的光明。
牛頓、袁隆平這些成功人士他們為什麼就能捕捉到這些成功的機遇呢?他們與一般人都有什麼不同呢?
當然,要捕捉到成功的機遇需要一定的知識技能,這是不言而喻 的。但若以知識而論,牛頓的物理學知識,袁隆平對水稻的知識也許並不是最全麵的、最權威的。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知識技能方麵超過了他們。那麼,他們到底憑什麼東西而捕捉到了這些成功的機遇呢?他們憑的就是他們那雙能夠發現機會的慧眼,他們的捕捉機遇的法寶就是處處留心,所以機遇之神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光顧他們,光顧他們創造的家園。這也就是牛頓、袁隆平與一般人的區別之所在。
處處留心皆機遇,人生的機會可能會以多種方式降臨我們麵前。要捕捉它,你就得在平時練習留心身邊事的習慣,時時刻刻全身心地準備著去迎接、去擁抱每一次光顧你的幸運之神。
4.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平庸的人相信命運,因而隨波逐流,最終被命運的漩渦扼住了咽喉。成大事的人相信機會,更能看準進機並把握它,將它變成現實的行動,惟有行動才能抓住機會。
德國的一家報紙上有這樣一則廣告:“有一輛寶馬車,八成新,需要賣一馬克。”凡是看到這則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麼會有這種事,絕對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廣告下邊的地址,找到了售車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國人,而不是德國人。”小夥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麼會知道我是美國人,女主人接著說“德國人太刻板,嚴謹,而美國人則喜歡追求刺激,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
原來,這位女主人的丈夫去世前在遺囑中說,財產分配時要給他情人一輛寶馬跑車,八成新,於是乎,女主人出於嫉恨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將寶馬車變成現金送給那位“第三者”。
因此,這位敢於嚐試的小夥子,用一元錢便買到了一輛寶馬車。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人人都會說這句話,但有很多人隻有等到機會從身邊溜走之後,才恍然大悟,如夢初醒,急得上蹦下跳。
“那天晚上碰到了不幸的‘中美洲’號。”一位船長講述道,“天正漸漸地黑下來。海上風很大,海浪滔天,一浪比一浪高。我給那艘破舊的汽船發了個信號打招呼,問他們需不需 要幫忙。‘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糕。’亨頓船長朝著我喊道。‘那你要不要把所有的乘客先轉到我的船上來呢?’我大聲地問他。‘現在不要緊,你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好不好?’他回答道。 ‘好吧,我盡力而為,試一試吧。可是你現在先把乘客轉到我船上不更好嗎?’我回答他。‘你還是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吧。’他依舊堅持道。我曾經試圖向他靠近,但是,你知道,那時是在晚上,夜又黑,浪又大,我怎麼也無法固定自己的位置。後來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中美洲’號。就在他與我對話後的一個半小時,他的船連同船上那些鮮活的生命就永遠地沉入了海底。船長和他的船員以及大部分的乘客在海洋的深處為自己找到了最安靜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