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房地產主買下一片土地,打算建一幢摩天大樓。在這一片土地上,還剩最後一戶不肯遷走,仗著房子的租約還有2年才到期索要高價。
房地產主急於動工,談判結果,住戶從開價的2.5萬美元爭取到12.5萬美元。在成交支付支票時,有人對住戶說:“如果你再多要5美元,恐怕起重機就要撞上住房了。隻要起重機‘出乎意料’地撞一下,住房成為危險建築就非拆不可,那時就得不到12.5萬美元了。”
◎ 協議最好自己擬定
談判協議簽訂必須注意下麵幾個問題:1.達成的協議必須見諸於文字。
2.協議的文字要簡潔,概念要明確,內容要具體。
3.不要輕易在對方擬訂的談判協議上簽字。
4.重大的談判協議簽訂以後,還應該讓協議具有法律效果,通常是將協議經過公證部門的公證。
5.重大的談判協議簽訂以後,絕不可以高枕無憂了,必須隨時密切注意:第一,有無影響協議執行的不可抗拒的因素會發生。
第二,密切注意對方的經營狀況。
第三,繼續不斷地研究協議,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沒有漏洞的協議。
可見,協議的簽訂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隻有協議執行完畢,才可以說“結束”這兩個字。否則,任何一方違反協議的規定,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 口頭協議與書麵合同
兩異地的公司進行合作談判,由於合作項目是在乙公司所在地展開。所以,談判地點也在乙公司進行。甲公司派了三名談判代表,對乙公司及所在地考察了三天後,談判開始。
雙方都按照自己的預定計劃進行合作項目利益的爭奪,兩周後,經過互相的妥協,終於達成了協議,並都在合同上簽了字。
合作項目由乙公司進行建設,甲公司提供資金。當項目快要完工時,甲公司的領導到工地實地考察,他認為有一些不符合甲公司當初的設想,於是,將乙公司的工程師叫到身旁,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工程師聽過後同意了。一個月後,工程項目完工,甲公司的領導再次來到這裏,看到建成的工程之後,十分生氣,要求雙方馬上進行談判。
甲公司領導指出,他要求的改動與他的初衷並不吻合。而乙公司工程師則認為,自己是按照甲公司領導的意思進行的改動。雙方爭執不下,甲公司堅決要求重新進行改動,改動的費用由乙公司自己承擔。否則,最後一筆投資款將不會到位。乙公司認為,這樣的改動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在合同中也並沒有這項要求。這天的談判雙方不歡而散。
經過協調,雙方又走向了談判桌。但是,雙方還是各執一詞,依然沒有結果。乙公司不想把雙方的關係搞僵,沒有將此事訴諸法律,畢竟對方是投資方,可改動的費用實在不是一筆小數目,自己公司又無力承擔。甲公司對於自己投資的項目不符合自己的意願,非常不滿,也采取不退讓的態度。最後,雙方建設的工程項目由於缺乏資金,一直閑置。
商業談判的合同是約束雙方行為的準則,也是今後雙方有不同意見時的參考。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第一次談判簽訂了合同,但是合同中並沒有甲公司希望改動的具體要求,而甲公司之後也沒有主動提出簽補充協議,導致後來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可都找不到自己正確的依據,使合作陷入僵局。
甲公司領導和乙公司工程師的對話,隻能算是口頭協議。由於甲公司領導對於工程不夠專業,而引起了工程師的誤會,雙方的口頭協議,並沒有記錄下來。所以,也就無法斷定是誰的問題。如果甲公司的領導發現問題後,與對方簽一份補充協議。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各執一詞的事情了,就算是出了,也有補充協議在,可以來證明到底是哪一方的問題。因此,在合作中,尤其是大型、長期的合作中,不管哪一次談判都應該簽訂協議或者合同,來保證雙方的利益。
不管是口頭協議還是合同,都是談判結果的反映,區別在於一個沒有法律效力而另一個有法律效力。口頭協議雖然簡便易行,但是如若一方不履行承諾,另一方的權益將很難得到保障。
雖然在很多商業談判中,依然采用口頭協議的方式,但是,當履行時間較長、所涉及的金額較大、條件又相對複雜的時候,建議要簽訂正式的經濟合同。這樣雙方的責、權、利在合同上寫得很清楚,就算日後一方有與當初協議不符的現象出現,這份正式的合同也會對其行為有約束力。
朋友之間發生經濟活動,千萬不要因為顧及“麵子”隻訂一個口頭協議,而主動放棄簽訂合同。要將友誼和你的經濟利益分開。否則,今後出現問題,受損的不隻是你的金錢還有你的友誼。
◎ 買賣不成仁義在
買賣不成仁義在,這是雙贏談判的基本要求之一。當對方在談判中拒絕了你時,請別生氣。應該認識到這可能是對方一時無法決定。一次談判未能簽訂協議,並不意味著一切努力都純屬白費。如果你能使這次談判在友好、愉快的氣氛中結束,那麼就為下次再與同一對手打交道奠定了基礎,以後就會有獲得好結果的可能。
這時,你應表現得坦然自若。當看到這次談判的僵局實在無法挽救時,你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即使留不住人,也要留住談判者的心,生意不成仁義在。
語言中要表現出大度、寬容、熱情。使對方內心產生一種愧疚感,從而重敲談判之門。當對方拒絕達成協議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應該給您留一段充分考慮的時間,我們尊重您的這一權利。”
“我們充分理解到您所被授予的權限是有限的。希望您在向上司彙報後,能跟我們再次坐在談判桌旁。”
“占用您這麼長時間,實在不好意思。希望我們以後長期合作。”
“談判雖然沒談成,但我們會珍惜這段時間所建立的友誼。”
除此之外,你還應該從失敗的談判中,學到一些將來可能有用的經驗和教訓。是不是報價太高,對方無法接受;是不是沒有掌握好語言分寸,得罪了對方。從這次的失敗中汲取一些東西,問問自己,如果換個方式、做法是不是會獲得預期的結果?
◎ 別關上再談判的大門
談判已經破裂,彼此都無法再做絲毫讓步,這次談判是沒希望了,但並不意味這筆生意徹底黃了。當協議無法達成的時候,你還可以向對方拋出您的“繡球”,如“我們可以進一步磋商,下一次見麵再談”。
談判未能成功,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時間倉促,其他方案還沒來得及拿到談判桌上,也可能是當時準備不足,資料不全,無法定奪,這時你必須留意將來,別關上再談判的大門——即使再談不大可能。
對方受你的話啟發,先來找你那當然好,因為這不但告訴你對方對達成協議很感興趣,在策略上你也算占了上風。從理論上講,他們主動聯係,這至少說明他們比你更想做成這筆交易。這樣,重開談判的時間和地點,就多半由你來決定。
另一種情況,當你說了“我們可以進一步磋商,下一次見麵再談”這句話,可你等了一兩個星期之後,卻仍聽不見對方有什麼動靜,這時,由你打個電話給對方,也未嚐不可。很可能對方會告訴你,他們不想再談了。但這至少使你明確,這筆交易徹底告吹,然後集中精力另覓他途。
還有一種可能,對方想聽聽這回你說什麼,所以,到了必須那樣做的時候,也大可不必羞羞答答,應直截了當地告訴他。話可以說得具體而有誘惑力,使對方不能不想試一試。假使談判重開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好處,可以對你方最後報盤做大的修改。告訴他:“我們對最後報盤的修改和主動跟你聯係,都說明了我們有達成協議的意向。希望我們都能做出點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