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以及他在物理學界其他方麵的研究成果,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然而,就是他這樣一個人,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
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老可謂是物理學界的空前絕後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麵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929年3月14日是愛因斯坦50歲生日。在柏林的愛因斯坦住所中,裝滿了好幾籃子從全世界寄來的祝壽的信件。
然而,此時的愛因斯坦卻不在自己的住所裏,他在幾天前就到郊外的一個花匠的農舍裏躲了起來。
愛因斯坦9歲的兒子問他:“爸爸,您為什麼那樣有名呢?”
愛因斯坦聽了哈哈大笑,他對兒子說:“你看,瞎甲蟲在球麵上爬行的時候,它並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彎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覺察到了這一點。”
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個謙虛的人,名聲越大,他就越謙虛。
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才識、學問愈高的人,說話反而愈謙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過分自負的人總是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能,引起別人的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別人都敬而遠之,甚至厭而遠之。所以,我們應該戒驕破滿,做人謙虛一些、說話謙虛一些。
自曝缺點,拉近與對方的距離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總想把最好的一麵展現給他人,即使有不足和缺點,也本能地藏著掖著,生怕被招聘者知道,仿佛要是有人知道他過去的“汙點”,他的光輝形象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完美主義在作怪。其實,在適當的時候,偶爾暴露一下缺點,會讓你在交往中更自信,更勝一籌,更能贏得他人的喜愛和信任。
在2011年廈門會員見麵會上,馬雲這樣說:
“第一,我的題目是‘把電子商務還給商人’,題目聽起來很專業,但是我自己不會講技術。電子商務這兩年大家聽得很多,聽糊塗了,我自己也聽糊塗了。今天我不是以技術專家的身份出現。我經常說,我隻會用電腦做兩件事:一是收發Emall,二是瀏覽sina.com和alibaba.com,我對技術一竅不通。
“第二,我講的時候可能會東竄來西竄去,我自己條理不是很清晰,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跳躍式的思維,所以大家就要將就地聽,發現問題,等會兒會有半個小時時間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一下。我剛才看了一下名片,來賓大部分是商人、總經理,還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在兩年內,通過所有員工的努力、會員的努力、投資者的努力,阿裏巴巴得到了許多榮譽,我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B2B網站,哈佛也是連續兩年把我們作為案例分析。去年我覺得哈佛大學是把我們作為泡沫的典型案例,一家公司在一年以內迅速打入美國,打入歐洲,品牌樹得那麼大,大家都想看看這家公司還行不行,今年我們收到的報告上說:‘阿裏巴巴逆市而上,我們今天再度把阿裏巴巴作為中國區的案例分析。’”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馬雲的溝通策略,首先,自曝一下“不懂技術”的缺點,但卻拉近了和聽眾的距離。接著,通過自己的故事,以及其他有趣的故事,增進雙方的情感互動。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有些缺點的人往往真實可信,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因此真正聰明的人常常有意承認或透露一些自己的無關要緊的缺點。
在一次采訪中,一位記者在大庭廣眾之下問世界壘球王史蒂夫·加夫:“你哭過嗎?”在我們的觀念中,男兒流血不流淚,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怎麼能哭呢?更何況是眾人矚目的體育明星呢!人們斷想,如果史蒂夫?加夫真的哭過,那麼場麵會很尷尬的。但是,大家都錯了,壘球王毫不掩飾輕鬆地回答說:“哭過,我覺得在情不得已的時候掉眼淚更像個男人,因為表現了你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
壘球王電蒂夫·加夫就這樣真誠地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毫不保留,也不遮掩,把自己的隱私展示給了觀眾,但結果是,人們更加喜歡他了。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接近完美的人如果敢於承認自己的瑕疵,他的言行將更討人喜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個過於高大而完善的人容易在人的內心產生一種壓迫感,有時也會令人有一點點自卑心理。而優秀者通過坦承自己的某個小缺點或過去的某個缺點時,無形中緩解了聽眾的壓迫感。
有一位平時在校表現並不出眾,也沒有多少特長的大學生到一家用人單位參加求職的麵試,前來參加麵試的人很多,競爭也異常激烈。但與眾不同的是,他在自己的求職簡曆中,不僅列舉了自己優點和在校期間獲得的一些榮譽及獎勵,還自我揭短,把個人存在的諸如做事缺乏必要的耐心、性格有些急躁以及喜歡墨守成規、不善於與人溝通交往等缺點,明明白白寫在簡曆上。
負責招聘麵試的公司人事部經理看了這份與眾不同的求職簡曆,問這個大學生:“你為什麼把自己的缺點都不加掩飾地寫在簡曆上,難道你就不怕用人單位知道了你的短處而拒絕聘用你嗎?”這位大學生非常坦然而真誠地回答:“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都是有缺點的,正如明亮的太陽中還有黑子一樣。我想,讓用人單位知道自己的缺點甚至比知道優點更重要,而且隻有把自己的缺點說出來,才能有決心和勇氣去改掉!”
聽了他簡潔坦率的回答,人事部經理高興地對他說:“祝賀你,小夥子,我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被我們公司錄取了!”就這樣,一個勇於說出自己缺點的他,靠真誠戰勝了其他競爭對手,脫穎而出,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
可見,適當地暴露一下個人的短處,使人覺得真誠,更容易讓人接受。
當然,暴露或坦白自己的缺點,也要講究策略,不能把自己的缺點全部和盤托出,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上述效果,反而會破壞自己的形象。最好的辦法是:適當透露自己的缺點,否則會讓人感覺你一無是處。而且這些缺點必須是與人無害,不會導致別人對你宣判“死刑”的。
勇於認錯是一種贏的態度
勇於認錯,看起來是一道簡單的命題,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認錯,就意味著要對所犯的錯誤負責,要承擔錯誤所引發的一切後果,承認錯誤,就會給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麵的利益帶來損失。
古語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認錯並不丟人,隻有知恥方能後勇。某件事做錯了,某句話說錯了,可以開誠布公地直接向對方道歉。真誠坦白的態度才更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
2006年5月1 0日,淘寶網推出了曆時半年研發出來的“招財進寶”,這項服務,不僅沒有獲得人們的認可,還釀成了一次大的風波。馬雲對此事非常重視。於是,馬雲立即發表署名文章,就淘寶和淘友們溝通上存在的問題向賣家們道歉。與此同時,淘寶網還對“招財進寶”的價格進行了調整。
馬雲聲明,三年不收費的承諾不會改變,“招財進寶”並不是為了收費。目前淘寶有2800萬件商品,不久甚至會有5000萬件,如果按照商品上線的時間來決定商品位置的話,那麼後上線商品的交易概率將大大降低,淘寶希望通過這一服務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通過“看不見的手”調節優化市場環境。
終於,在馬雲誠摯的致歉和可行的挽回措施之下,這一次的事件終於得以平息。
古人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的是人並不都是聖人賢達,總會有過錯的。實際上,即使聖賢,他們也不承認自己沒有過錯。隻要是人,就難免會犯錯。既然過錯是不可避免的,那我們就應該學會勇於認錯,主動改錯,從而達到少犯錯或不再犯錯。勇於認錯作為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應該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更應該把它變成我們開拓進取、不斷前進,推動人生走向輝煌的一種動力。
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是秦國的一代仁義之君。他曾經為了向東擴張勢力,派三員大將帶兵偷襲鄭國。由於鄭國離秦國較遠,當時秦國的謀士蹇叔勸秦王說:“長途奔涉,士兵們肯定在未到鄭國時就已疲憊不堪,況且,浩浩蕩蕩大軍去偷襲,鄭國又怎能沒有準備呢?”
秦穆公不聽蹇叔的意見,要堅決進攻鄭國。蹇叔於是嚎啕大哭,因為他已料到秦國必敗,而他的兒子正是三員出征大將之中的一個。
果然,鄭國大商人弦高在途中遇到秦軍,當他得知秦軍要攻打鄭國時,一麵找人急速報於鄭國,一麵犒勞秦軍,並對他們說:“你們三路大軍奔波這麼遠,浩浩蕩蕩,影響那麼大,鄭國早有準備了,你們恐怕不可能偷襲成功。”
秦軍三員大將覺得弦高說的言之有理,以疲憊之師去攻打以逸待勞的鄭國,肯定會損失慘重,於是,開始撤退。但是在歸途中,卻遭到晉軍的偷襲,結果秦軍全軍覆沒,三員大將也被俘虜了。
當秦國三員大將曆經千險萬阻,逃命回到秦國時,秦穆公披著縞素(孝衣),到郊外三十裏迎接他們,哭著說:“委屈你們了,這一切都是我的過錯啊!我不該不聽蹇叔的話,而堅決讓你們進攻。你們哪有罪啊?”
秦穆公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正是一代仁君風範的表現。他這樣做絲毫無損於他的威信,相反,卻讓他的將士們更加信服他,更加願意為他效勞。
西塞羅說:“每個人都有錯失,但隻有愚者才會執迷不悟。”勇於道歉認錯是智者的胸懷,也是誠信的表現。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上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一個人有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懷,不僅不會失去威信,相反還會使形象更加高大。所以,在自己有錯誤的情況下,要有勇氣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而不是做縮頭烏龜!
有了錯誤,及時糾錯,能夠將錯誤所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這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德和修養。反之,一味地掩飾和執拗,越抹越黑,越走越錯,結果隻能是失敗。
早上,秘書張園正在忙著整理文件、安排會議時間,經理走過來遞給她一封信件:“張園。幫我把這封信發到上海的分公司。”張園正忙於工作,因而應了經理的話,把信接過來就直接放在了桌上。
一直忙到了中午,張園手裏的工作才暫告一段落。她收拾桌上的文件,發現經理的那封信還好好地在那兒放著,她心中一驚,知道自己隻顧忙著手裏的活兒,忘了這件事情了。事已至此,張園知道隻有主動向領導道歉才有可能獲得他的諒解。
她來到經理的辦公室,誠懇地說道:“經理,真是非常抱歉。旱上我隻顧著手上的活兒,忘了把您的信件發出去了。我現在就去給您辦這件事情,希望沒有耽誤您的工作。”
經理本來覺得這是張園的失誤,但是看張園的認錯態度比較誠懇,因而原諒了她:“下次不要再出現這樣的疏忽了,記得把手頭的工作安排好。”
張園連聲說道:“謝謝經理,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狀況了,我現在立刻去給您發信。”
麵對自己工作上的失誤,張園沒有選擇逃避,而是主動去找經理認錯,再加上她的態度誠懇,因而獲得了經理的諒解。
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認識錯誤。犯了錯誤,怕丟麵子,怕聲譽受損,怕承擔責任,因而不願承認,甚至掩飾錯誤、知錯不改,最後會失去更多,無異於犯下更大的錯誤。而勇於認錯則是一種贏的態度,從錯誤中汲取到提升自己的力量,獲得進步的契機,同時也能贏得別人的諒解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