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由於與遼國曆來關係密切,再加上與遼的姻親關係,西夏的王後耶律南仙積極努力遊說乾順出兵助遼,在女真進攻遼國的初期,西夏自然采取助遼抗金之策。
公元1122年(夏元德四年)二月,金國大將謀良攻下遼中京(今遼寧寧城縣西)後,又進攻遼西京(今山西大同市)。三月,乾順派兵五千增援遼國,還沒離開國境,聽說西京已被金兵攻破,遂即還師。五月,遼天祚帝戰敗逃入陰金,乾順得知後派大將李良輔領兵三萬前去援救,至天德軍境,金都統完顏婁派數百騎迎戰,被李良輔斬殺殆盡,良輔知道這隻是金軍的先鋒試探部隊,知道不久金軍主力定會前來,於是設伏以待。不多久,金將阿士汗率數百騎兵來攻,結果中伏被全殲,僅阿士汗一人棄馬爬山逃脫。連續兩次擊敗金軍,良輔以為金兵已經膽怯,並以自己人多勢眾而防備懈怠,令夏軍乘勝向宜水(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進軍。完顏婁室兵出陵野嶺,縱兵渡過宜水,然後將兵分為兩隊,輪番向夏軍發起衝擊,逼夏兵於宜水河畔。金兵都統斡魯率援軍趕來,從側翼向夏軍發動攻擊,兩麵受敵的夏軍不能敵,潰敗而逃,金軍乘勝追擊,殺死數千夏軍,夏軍慌亂渡河,恰遇河水暴漲,溺死者不計其數。
公元1123年 (夏元德五年)正月,乾順再次出兵救遼,受到金兵阻擊,不能前進,便將軍隊駐紮在可敦館以助遼威。五月,金軍都統斡魯派斡離不、銀術可等率兵襲擊了在陰山避難的遼天祚帝,諸王、妃、女眷被金軍俘獲。遼天祚帝遣使向金送國印偽降,作緩兵之計,然後西逃至雲內州(今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乾順得知天祚帝已臨近夏境,遣使前去迎接。天祚帝為了感謝乾順,遣使封乾順為夏國皇帝。當乾順正準備迎遼帝入境時,金國元帥宗望的使臣也來到了夏國,遊說夏國叛遼附金,向乾順提出如果遼天祚帝進入夏國,希望將他擒獲送金,許諾西夏以後如能以對待遼國那樣待金,可以將遼國西北一帶割讓給夏。乾順見遼國的滅亡已無可挽回,為了保全夏國的割據地位,答應了金國的條件。
公元1124年(夏元德六年,金天會二年)正月,乾順派遣禦使中丞芭田公亮赴金上誓表,表示將以事遼之禮事金,正式向金稱臣,並請求金國兌現割地承諾。但是由於金宋的聯盟關係,金國在攻取武州之後,卻將此城給了宋朝,朔州守將韓正亦舉城投靠宋朝。乾順不敢對遼表示不滿,就派兵進攻武、朔等州。乾順數次出兵攻取,宋宣撫使譚鎮遣部將李嗣本率兵迎戰,雙方僵持不下。十月,乾順遣使赴遼再次請求割地之事,針對夏的要求,金太宗玩起了“踢皮球”的遊戲,不斷敷衍了事。
公元1125年(夏元德七年)二月,遼天祚帝延熹在山西應州被俘,遼朝滅亡。同年九月,西夏太子仁愛,聰穎好學,博聞多才,多次泣諫乾順不要投金,終因傷心遼國之滅,憂憤而死,年僅17歲。同月,遼成愛公主耶律南仙傷愛子夭亡,憂祖國滅亡,憤李乾順無情,悲傷過度,絕食抗議而死。
耶律阿保機打下的大遼江山在延續了一百多年後正式消亡,宋、遼、夏三方鼎立的政治格局宣告結束,開始進入金、宋、夏的新“三國演義”。
第五節依附金朝,再拓疆域
在金和宋達成“海上同盟”之後,相比金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發起的對遼攻擊,宋的表現令人汗顏。當金迅速攻占中京、西京、南京之後,宋朝才從開始的猶豫不決、畏首畏尾中終於下定決心進攻燕京,但是宋軍的腐朽和糟糕的指揮,使得一座燕京城久攻不下,直到金軍騰出手來派兵馳援,才於1122年年底攻下。
遼滅亡後,金國指責宋未能兌現承諾“攻陷遼南京”,而拒絕將燕雲還給宋。經過雙方交涉後,北宋被迫以二十萬兩銀、三十萬匹絹給金,並納燕京代租錢一百萬貫,金才交還燕雲六州(景、檀、易、涿、薊、順)及燕京,但是金軍在撤出燕京城時將城內所有的財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將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處”的空城留給了宋朝。
“海上之盟”的簽訂讓金看到宋朝政府的軟弱可欺,燕京一戰又讓金看到了宋軍低下的戰鬥能力,戰後的雙方談判又讓金更進一步看清了宋的腐敗無能。公元1125年,遼國滅亡後,金國馬上掉轉槍頭對宋開戰。
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軍兵分兩路,大舉南犯,東路由完顏宗望率領,西路由完顏宗斡率領。西路軍有六萬精兵,是此次戰役的主力,但是西路軍的進攻並不順利。太原城知州王稟領導軍民進行頑強抵抗,經過金軍長達九個多月的圍攻,太原終告失守,知州王稟抱著宋太宗的畫像投河殉難。東路軍驅兵抵達燕山府,守將郭藥師投降並給金軍做向導,金軍順利渡過黃河,長驅而下,直逼汴京,宋朝精銳禁軍在強大的金軍鐵騎麵前不堪一擊,宋軍堅守一個多月後,終於迎了十萬勤王軍,金軍被迫撤軍。金的進攻令徽宗驚恐不已,急忙下令取消花石綱,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的一些過錯,想以此挽回民心。但腐朽的宋王朝已病入膏肓,無力回天。
西夏利用金大舉侵宋之機,加強了對宋朝邊境的進攻。公元1126年(夏元德八年)三月,金朝以許諾割讓天德、雲內、金肅、河清四軍,河東八館及宋武州之地,約夏進攻麟府以牽製河東兵勢。乾順得知因金兵入侵,宋朝戍守邊境的士兵大多內援,於是,乾順遣兵萬人由金肅、河清渡河,盡取所約地。四月,夏軍再次出兵擄掠河外諸寨,進攻宋震威城(今陝西榆林縣境內),震威城距府州三百裏,夏軍駕設攻城雲梯,飛矢雨射,晝夜不息。知州朱昭組織城中老幼數百人登城堅守。乾順令大將悟兒思齊勸降,朱昭厲聲斥罵。悟兒思齊見勸降不成,就以利誘守城士兵,得以登城。朱昭見大勢已去,便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子,再次與夏軍激戰,死於亂軍之中。
乾順攻取天德諸城之後,金國元帥兀術率數萬騎,以打獵為名,偷襲諸城,驅逐守城官兵,全部占據。乾順大懼,派使者赴金請和,金將夏使扣留。乾順見來軟的不行,便多次上書指責金背信棄義,違背盟約。十月,遼西南麵招討使小鞠錄集合黨項部眾十幾萬人攻破豐州,轉攻麟州,結果慘敗,父母妻子盡失,遂投奔夏國。乾順出兵助其圍攻麟州之建寧寨,殺守將楊震,奪回建寧寨。由於懷德軍(平夏城),與西安、鎮戎軍成掎角之勢,連接蕭關,地勢險要,乾順曾派三千精騎攻取,但被涇原第十將吳介擊敗。十一月,西安州被夏攻占後,懷德成了一座孤城,乾順令太子領兵攻取,知軍事劉銓、通叛杜翊世拒城堅守,夏兵綿延數十裏將懷德城團團圍困,城破後杜翊世自焚,劉銓被夏軍俘獲,太子久聞其大名,召之內室,欲以高官厚祿招降他,但是劉銓破口大罵,遂被殺。
公元1127年三月,金主下令劃分陝西邊界,具體疆界是:“自麟府路洛陽溝距黃河西岸,西曆暖泉堡;延路米脂穀至累勝寨;環慶路威邊寨逾九星原,至委布穀口;涇原路威川寨略古蕭關,北至穀川;秦鳳路通懷堡至古會州,距黃河,依見流,盡熙河路西邊,以定封域。”大概是將陝西北部地區割讓給夏國,用以抵償天德、雲內,同時規定以河為界。乾順背遼附金,終於從金手裏獲得了大片土地。
公元1128年(夏正德二年,金天會六年,宋建炎二年)二月,宋高宗派遣陝西撫諭使謝亮赴夏約和。乾順偽裝與謝亮議和,留亮在夏境數月,直到九月,才讓謝亮回宋。在謝亮返宋時,乾順派兵暗中尾隨其後,輕鬆襲取定邊軍(今陝西吳旗縣西),並攻取了其境內的所有堡寨。次年七月,乾順發兵攻取德靖寨(今陝西榆縣南),除守將耿友諒僥幸逃脫,守城官兵全被殺或俘。
公元1130年,金軍大舉進攻熙河,熙河副總管劉惟輔率領宋兵頑強抵抗,金軍不能勝。金軍偷襲焚燒了宋軍的糧草積蓄,宋軍不戰而敗,劉惟輔率數百親信藏匿山中一座寺廟內,派人赴夏,請求降附夏國共同抗金。乾順懾於金的強大,沒有答應。不久,金軍攻破寺廟,俘獲劉惟輔,並將其殺掉。
公元1136年(夏大德二年,宋紹建炎三年)七月,乾順派兵襲取樂州,接著進攻西寧,由於周邊堡寨全被夏軍攻破,西寧守將棄城而逃。
公元1137年(夏大德三年)四月,夏軍進攻西安州,通判任得敬率領軍民出城投降,乾順命其為權知州事。任得敬投降後,為撈取在夏國的政治資本,不惜將自己年僅十七歲的女兒喬裝打扮之後,獻給乾順為妃。乾順對任妃很是疼愛,不久就提升任得敬為靜州防禦使。
但是任得敬的野心絕不至當一個小小的防禦使,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當上皇後,他開始大舉賄賂朝中重臣,讓他們在乾順麵前煽風點火,為立他的女兒為皇後造勢。當時的任妃與曹氏並立為妃,兩人相處的十分融洽。禦使大夫芭裏祖仁給乾順上奏說:“兩妃並立,位號都一樣,這樣就沒有嫡庶之分,時間長了必定會因為爭情而心生妒忌,從而引起禍亂。”所以他建議乾順從兩人中選一個立為後。
乾順谘詢群臣的意見,受了任得敬賄賂的大臣紛紛稱讚任妃才德更勝一籌。公元1138年八月,乾順遂使芭裏祖仁持冊立任妃為後,同時授任得敬為靜州都統軍。
公元1137年九月,乾順派遣使者攜重金赴遼,請求金將熙、秦河外諸州地歸夏,金國將樂州(今青海樂都縣)、積石州(今青海貴德縣境)、廓州(今青海化隆回旋自治縣境)割讓給夏國。至此,乾順取得了湟水流域之地,夏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域。
公元1138年九月,宋朝大將李世輔投奔西夏。金人攻破延安時,世輔與父永奇為金人所獲,被授予承宣使,知同州。世輔以計擒獲金國元帥撒離喝,同家人部下一起歸朝。走到洛河時,一時無法渡河,金軍追兵趕到,永奇及家人二百餘口被金軍殺害,世輔帶著二十六人得以逃脫。世輔見到乾順,哭訴父母妻子的死訊,表示願領兵二十萬生擒撒離喝,取陝西五路歸夏。
乾順表示,你若可以為國立功,我當然願意借兵。當時夏國境內有外號叫“青麵夜叉”的豪酋不服乾順的統治,為害一方,久不得除。乾順令世輔出兵將之剿滅。世輔率三千精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疾馳至其帳,將還在睡夢中的“青麵夜叉”擒獲。乾順大喜,見世輔英勇了得,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但世輔以父喪而仇未報加以拒絕。乾順於是發兵二十萬,以王樞、移訛為陝西招撫使,世輔為延安招撫使,向東進軍。
世輔率軍抵達延安,得知金與宋議和,陝西複歸中國,於是將害死父母弟侄的人全部殺掉。世輔決定歸宋,率領自己的舊部八百騎來到王樞、移訛軍營前,表示自己歸宋的意願。移訛不同意,說:“當初你乞求借兵來取陝西,現在退卻,你能說走就走嗎?”
世輔見要走隻能殺出去了,於是撥刀向移訛砍去,移訛躲過,世輔順勢伸手將王樞擒獲。移訛指揮鐵鷂軍將世輔的八百人馬團團圍住,世輔揮動雙刀,上下翻飛,迅捷如風,所向披靡,其部下也是勇猛無比,勢不可擋,夏軍被殺的人仰馬翻,被殺及相互踐踏而死者萬人,世輔最終帶著三千兵馬歸宋。
公元1139年(夏大德五年,宋紹興九年)三月,府州守將折克求舉城投金,恰適宋金議和,根據和約,府州歸宋朝。金將撒離喝怕折可求失望生變,便假借約可求飲酒之時,將其毒死。乾順趁府州一時無主大亂之際,出兵將府州奪取。
公元1139年六月,乾順卒,享年57歲,諡號聖文皇帝,廟號崇宗,墓號顯陵。乾順通過靈活的外交政策,充分利用金、遼、宋之間的矛盾,從中漁利,使夏的領土不斷得到擴張,不但逐步收回了被宋占領的全部領土,而且使得西夏的疆域擴大到從未有過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