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爭女狂人,掌舵西夏帝國(3 / 3)

戶部侍朗範純粹(範仲淹第四子)說:“西夏人一年之內大兵三次來犯,實在猖狂。”在夏軍大舉入侵宋朝邊境之時,河西的塔坦國乘夏國境內空虛,率部襲擊了賀蘭山區的羅博監軍司,劫殺千餘人戶,掠牛羊、孳畜萬計。梁乞逋急忙撤軍回援。十一月,宋朝斷絕對夏的歲賜。環慶路經略使章楶命都監張存率兵進攻韋州(今內蒙古河套東部),攻安州川、霄柏川等處,殺死蕃部千餘人。

公元1092年(夏天祐民安三年)正月,梁乞逋遣使赴遼,以受到宋朝攻擊為由向遼乞援,遼國派大將蕭海裏駐兵北部邊境,以牽製宋朝。梁乞逋乘機派重兵向綏德發起攻擊,大肆擄掠五十多天而還。三月,梁乞逋集兵韋州,揚言進攻環、慶二州。經略使章楶偵知夏國邊寨各相距二、三十裏,每寨僅有八百人駐防,且大多老弱不堪,命折家大將折克適率領涇原精騎八千,急行軍一天一夜奔赴至韋州,迅速擊潰了守城夏兵,折可適率兵直入監軍司所,俘獲大量牲畜、器物。回師途中,夏軍從後悄悄尾隨,打算趁其不備發動襲擊,折可適乘機在途中設伏,大敗夏軍,斬首領二人,殺死士卒無數,俘獲上千甲馬。

梁乞逋見宋朝在熙河修築了定遠城,便在其附近修築了烽火台,並派了五千夏軍駐守,待宋軍有行動時可向其內地發出警報。折可適率六千士兵悄悄潛入夏境,預先探得守烽火台的夏軍姓名,然後假扮敵軍官查哨,呼叫著名字騙出斬首,使烽火不能傳信,夏軍卷甲而逃。

梁太後為韋州之敗而感到惱怒不已,企圖大舉攻宋。七月,遣使赴遼,請求遼國出兵協助攻宋,但是遭到遼道宗的拒絕。

十月,梁太後親率十萬大軍進攻環州,環州城外皆是沙磧,距城百裏外有一處水源,章楶在夏軍路過前派人在水裏下毒,夏軍經過飲用時,人馬被毒死者甚眾。夏軍圍攻環州七日不克,被迫退兵,章楶令折可適率一萬精兵埋伏在夏軍退軍必經之地洪德砦。夏軍大部隊不久經過此地,折可適下令放過前軍,攔腰向梁太後所在的敵中軍衝殺。夏軍猝不及防,亂作一團。梁後旌旗顯眼,諸路宋軍皆奮勇向其部衝殺。梁太後組織最精銳的鐵鷂子數萬反擊,折可適率眾死戰將之擊潰。梁太後見不能敵,便棄帷帳首飾,換上平民衣服,狼狽逃竄。逃跑中,夏軍相互踐踏被殺者難以計數,跌落山崖者屍體遍地。

環州之戰中,西夏元氣大傷。在此後的數年裏,西夏再無力大規模入侵宋朝邊境。公元1093年(夏天祐民安四年)三月,梁乞逋因宋朝斷絕歲賜,遣使上表謝罪。宋朝邊境守將以為宋、夏議和,防備就鬆懈了。但夏謝罪使剛入宋境,梁乞逋就乘宋沿邊不備,縱兵大舉入侵延、麟二州。涇原路大將張蘊對西夏的出爾反爾極其憤怒,率精銳殺入夏境,直逼宥州。梁乞逋派三千騎兵前去阻攔,被張蘊領軍擊敗,宥州守將棄城逃走。夏監軍梁阿移率數千鐵騎來援,向張蘊軍發起數次衝鋒,皆被擊退。張蘊乘敵騎疲憊,縱兵掩殺,夏軍大敗。

第四節梁氏集團窮兵黷武,窮途末路

梁氏集團掌權以來,不斷發動戰爭,窮兵黷武,使得宋和西夏兩國邊境居民飽受戰爭災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梁乞逋每次出兵都會找堂而皇之的借口,而每得到宋的歲賜後,更是要在朝堂上誇耀自己的功績。西夏上下雖然怨聲載道,但迫於梁乞逋的淫威,群臣和百姓對梁氏集團的倒行逆施也是敢怒不敢言,致使梁乞逋更加自命不凡。

梁乞逋自恃功高,專權的欲望越來越強梁氏也對他的專權蠻橫很是不滿,環慶之戰,梁氏甚至剝奪了他的帶兵權,梁乞逋對此懷恨在心,兄妹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公元1094年(夏天祐民安五年,宋紹聖元年)十月,梁乞逋的“叛狀益露”後,西夏國大將嵬名阿吳、仁多保忠、撒辰等率領部眾,殺死梁乙逋,並殺了他的全家。梁乞逋被誅殺後,梁氏獨攬大權,繼續侵犯宋朝邊境。

公元1096年(夏天祐民安七年)十月,梁氏偕乾順統帥50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入侵鄜延路。西夏軍重兵低達延州,見延州城防備森嚴,難以攻下,便轉而向延州北麵的金明寨發起猛攻。梁氏與乾順親自督軍作戰,金明寨失守,宋軍2800名守兵隻有五人逃脫,其餘全部戰死或被俘。夏軍獲寨中糧五萬石,草千萬束。並留書於一宋軍脖頸上,寫道:“借你的名,替我轉投經略使。”書信內容大致是對宋和西夏邊疆議定無果不滿。梁氏擔心宋的報複入侵,便將金明寨一戰所俘宋軍獻與遼,以爭取遼的支持。

第二年,宋朝開始反擊西夏。自高太後病逝後,親政的宋哲宗重新啟用改革派,對西夏也從過去的退讓求安轉為強硬反擊,不但斷絕西夏的歲賜,更是在邊境地帶加強了對西夏的主動進攻。

公元1097年(夏天祐民安八年)七月,張蘊攻取宥州退兵後,西夏複取宥州。經略使呂惠卿命熙河大將王湣率兵攻取宥州,西夏都統軍賀浪羅率兵前來支援,被王湣軍擊敗,宋軍乘勝攻占宥州。賀浪羅又遣部將前來挑戰,被宋軍神臂弓射退,損失慘重。八月,宋都監劉安率兵殺入西夏境,殺退梁氏派遣的攔截部隊,兵鋒直抵夏州城。梁氏一麵下令堅守,一麵遣使赴遼乞援。遼依舊是隻書麵譴責宋,而拒不發兵。由於宋朝對西夏境的大規模討蕩,致使夏天都山部落帶著牛、羊糧草遠徙。熙河路出動四萬大軍向天都山進發,西夏監軍司以十萬騎兵迎戰,被擊潰,向西敗退。宋軍殺入天都監軍司,但一無所獲,宋軍糧草將盡,饑渴而死者近半,無奈隻得退軍。

涇原路宋軍亦數次深入西夏境,攻占西夏屯兵所,擄獲甚眾。鄜延路大將苗履統諸路兵馬殺入西夏境,圍攻夏州。梁氏派大將嵬名乞勒領兵來援,遭到苗履部痛擊,損失上萬兵馬,苗履揮軍追殺五十裏。在宋軍各路人馬的反擊下,西夏損失慘重,西夏境內部落多有內附者。西夏禦使中承仁多楚清是名將仁多零丁的兒子,零丁戰死後,他的侄子仁多保忠代為都統軍。楚清雖官至宰相,但無兵權,數次向梁後請掌兵權,均被拒絕,於是乘宋軍大舉入境之機舉族內降。監軍妹勒的親隨喝強山和訛心也投降了宋朝。

渭州知州章楶派兵在葫蘆河川(今寧夏固原北)修築城池,葫蘆河川地處險要,處於西夏軍的出沒要地。章楶令總管王文振統領秦鳳、熙河、環慶、涇原四路軍共約八萬人開始築城。梁太後聞訊,急忙調集十萬精兵,交由阿埋、妹勒率領前來阻止宋軍築城,西夏軍駐紮在沒煙峽,設伏以待。

折可適領軍先至,遭到西夏軍伏擊。熙河軍左騏驥使姚雄率七千士兵前來增援,西夏軍據險不與之戰,而是占據有利地形以觀宋軍動靜。幾日後,西夏軍突然發動總攻,西夏軍每人帶一把鐵鍬、一把茅草瘋狂衝向城前壕溝,把茅草投入溝裏試圖衝到城前。宋軍拚死抵抗,經過反複衝鋒,西夏軍終於突破了宋軍的防線,越過壕溝,直撲平夏城下,過河逼寨,奔突殺人,並用鐵鍬狂挖尚未完工的城池。

此時,熙河大將姚雄所率七千精兵衝入敵陣,姚雄雖流矢中肩,卻愈戰愈勇,極大地鼓舞了宋軍士氣。西夏軍漸漸不支,引兵而退。此役宋軍斬首三千級,俘虜數萬。經過這一戰,宋軍成功地修築了平夏城、靈平寨。

平夏城修好後,宋朝又在沿邊諸路陸續修築了鎮羌、安西城、通峽等數十處堡寨,逐步形成了對西夏步步進逼的態勢。這些城堡的修築,特別是平夏城的修築,猶如一把插入西夏腹心之地的利劍,使得西夏不僅失去了好水川兩岸大片膏腴之地,而且麵臨侵宋前沿陣地和補給基地為宋所困的窘境。西夏人哀歎:“這些田地都被漢家占了,以後該怎麼辦?”

可見,平夏等諸城的修建對西夏影響之大,因此西夏積極準備奪取這些堡寨,梁太後一麵加緊備戰,一麵遣使赴遼乞求遼國出兵相助。遼國通牒宋朝歸還所占西夏領土,宋朝對此不予理睬。梁氏見外交攻勢毫無進展,決定動員全國的軍隊奪取這些地區。

公元1098年(夏永安元年,宋元符元年)十月,為了奪取宋朝修築的堡壘,梁太後與乾順計議之後決定,梁氏親率四十萬大軍出沒煙峽,迅速行軍至平夏城,西夏營地東自葫蘆河鹹泊口,西至石門峽九羊寨,南到熙寧寨古豪門,綿延百餘裏,將平夏城包圍。梁氏令大將阿埋負責攻城,妹勒負責阻擊外援。

平夏被圍後,章楶集結各路精兵前去救援。梁氏令西夏新建一種裝有名為“對壘”攻城裝備的戰車攻城,高大的戰車載著數百人,填壕溝而進,飛石激火,晝夜不息。守將郭成臨危不亂,組織守城士兵打退了夏軍一輪又一輪的瘋狂進攻,並不時地在夜間派兵出城襲擾夏軍。平夏城成了一台名副其實的絞肉機器,城下鮮血橫流,屍積如山。

夏軍連續攻城十三天,死傷萬餘人,仍未破城。夏軍攜帶糧草漸盡,適逢一場西北大風,將“對壘”戰車全部吹折,夏軍潰敗,梁太後“慚哭嫠麵而遁”。嫠麵是黨項羌等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指的是用尖銳的東西劃自己的臉,以至血流滿麵,來表達自己內心強烈的悲痛或複仇決心。夏軍在圍攻平夏之時,派駙馬都尉罔羅屯兵羅薩嶺,以攔截熙河路援軍;另派大首領嵬名濟駐紮在折池,以防禦秦鳳、鄜延等路。夏軍攻城期間,熙河守將王湣率軍攻入夏境,斬殺罔羅,宋將劉安、張誠亦率軍擊敗嵬名濟等,這加速了夏軍的潰敗進程。

平夏城之敗,雖然使得西夏損失慘重,但西夏並因此而沒善罷甘休。阿埋為六路都統軍,與監軍妹勒在天都山附近指揮部秘密召開軍事會議,暗中集結兵馬於天都山,以畜牧為掩護,圖謀發動一個春季攻勢,以徹底摧毀平夏城。不料,他們指揮部的地點被宋軍探知,章楶召集眾將商議,決定采用奇襲的方式滅掉西夏的指揮部。涇原路曾四次對西夏境發動淺攻,三次進入西夏境均不超過百裏,西夏人以為宋軍膽怯不敢深入其境,認為宋軍的騎兵部隊的能力也僅至於此。

因此,章楶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密令折可適、郭成等六將率一萬精銳騎兵,分六路潛兵夜進至天都山錫斡井,當長途奔襲的宋軍突然出現在嵬名阿埋、妹勒麵前時,他們難以置信,俯首就擒。天都山乃西夏戰略要地,大批西夏援軍很快趕到,把宋軍團團圍住。雙方展開激戰,折可適戰馬疲憊不能再戰,郭成主動讓馬,並以家事相托,讓折可適突圍,自己斷後。折可適堅拒不受,表示要和郭成並肩作戰以死報國,宋軍見主將如此英勇,士氣大振,奇跡般地將西夏軍擊潰。另一路宋軍在突襲仁多保忠部時,除仁多保忠單騎僥幸逃脫外,全軍覆沒。這場戰役,除了俘獲西夏兩名統軍大將外,還俘虜了三千餘兵民,獲牛羊不下十萬。

連續兩次攻打平夏都遭到慘敗,天都山基地又為宋軍襲破,統帥又被俘,西夏上下驚恐不已,梁氏再次派遣首領嵬名咩布至遼乞援。由於此前梁氏曾數次向遼乞援均未如願,所以對遼的表章上言辭頗有不滿。遼道宗本來就十分討厭梁氏,忍無可忍,於公元1099年(夏永安二年)派遣使臣前往夏國,用藥酒毒死了梁氏。至此,擅權專政達13年之久的梁氏集團徹底終結。年滿16歲的乾順,在遼的支持下開始主持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