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爭女狂人,掌舵西夏帝國(2 / 3)

九月九日,西夏大軍在大將葉悖麻和咩訛埋的率領下抵達。老將曲珍建議,先將軍隊撤入城內,以避敵鋒,徐禧不聽。西夏軍十數倍於宋軍,徐禧卻令宋軍列陣城下,去和西夏軍隊野戰。大將高永能見西夏軍隊尚未齊集,便提出乘西夏軍隊列好陣勢前向其發起攻擊,徐禧又不聽。

西夏以精銳鐵鷂子搶渡無定河,曲珍和高永能又建議乘敵半渡攻擊才有機會取勝,否則西夏鐵鷂子過了河恐怕難以對抗,徐禧又加以拒絕。西夏精銳渡過河,列好陣勢向宋軍發起猛烈攻擊,徐禧令宋軍王牌騎兵選鋒騎兵隊數千人迎戰,很快被優勢夏軍擊潰。宋軍被迫退守城內,永樂城被夏軍團團包圍。

接著夏軍又攻下水寨(宋軍在此打了水井,專門給永樂城供水用),切斷了宋軍的水源。宋兵飲水很快用盡,由於永樂城平地突起,地勢雖險,但“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了一大半,有些士兵甚至絞馬糞汁解渴。

眾將見城不能守,高永能勸徐禧盡出金帛招募敢死隊與西夏軍血拚,或許能有七八成士兵突圍成功,曲珍也勸徐禧趁現在還有些實力棄城突圍,徐禧卻表示城池十分重要,不能丟棄。此時西夏軍在以殘暴著稱的仁多家族的首領仁多零丁的率領下,近乎瘋狂的攻城。

留守米脂的沈括,本應率兵來救,葉悖麻怕其前去救援,派了萬餘兵力南攻綏德,以牽製沈括部。綏德城內三百羌眾暗中內應,沈括得知後,回兵綏德城內,將內應者全部處死,及至沈括再引軍永樂,已錯失救援良機。李憲率熙河軍遠道來援,受到西夏軍隊阻擊不能前進。鄜延道總管種諤因為怨恨徐禧,以手中隻有老弱殘兵為由,竟未予以援救。

徐禧見情況危急,派呂文惠前去夏軍營談判,西夏軍嫌棄呂文惠是小將,拒絕與談,提出讓大將曲珍前來。徐禧認為曲珍總令軍政,去的話風險太大,景思宜自告奮勇前去談判,因言語不和,被西夏扣留。夏軍繼續猛攻,西夏人在城下叫囂:“漢人怎麼還不投降,已經三天沒有水了吧。”

徐禧聽了把自己水壺裏僅剩的一點水倒下去說:“無水?你看這是什麼?”

西夏軍大笑道:“就這些了吧。”

九月二十日突降大雨,夏軍一邊更加猛烈不顧生死的攻城,一邊派一萬多人拿著鐵鍬冒著矢石箭雨狂挖牆體,新城多處潰塌,永樂城被西夏軍攻破。攻占永樂後,夏軍又兵臨米脂城下,耀兵三日而還。

此次大敗,宋軍損失慘重,死者將校數百,精兵一萬多人,連築城的近二十萬民夫也被西夏軍屠殺。徐禧、李舜舉、高永能等皆死於亂兵之中,僅有四將逃免。這次戰爭的慘敗原因,主帥徐禧負有主要責任。宋神宗得聞敗訊,涕泣悲憤,食不下咽。早朝時,他又對輔臣痛哭,使得輔臣不敢抬頭看他。

靈州、永樂兩次慘敗,宋朝兵民役夫以及邊境歸附熟羌竟有六十萬人死於爭戰,花費更是巨萬不可勝數。此後,宋朝再也沒有力量組織對西夏的大規模作戰了。

此後西夏又乘勝多次發動對蘭州的進攻,但均被擊敗。公元1083年二月,梁乙埋出動三十萬大軍大舉進攻蘭州,迅速攻占蘭州城外東、西兩關堡。守將李浩閉城堅守,令鈐轄王文鬱募集敢死隊七百人,乘夜下城突襲夏軍大營,夏軍驚慌潰退,爭相渡河逃竄,溺死了很多人。

梁氏囚禁秉常以來,為了轉移國內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屢屢挑起戰爭,不但內部矛盾沒有得到緩解,反而使西夏境內,特別是銀、夏一帶的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宋朝因兩國戰爭而停止“歲賜”、斷絕“和市”,使西夏境內物資匱乏、物價暴漲、官怨民恨、人民生活饑寒交迫,引起黨項和漢族人民的強烈不滿。迫於壓力,公元1083年(夏大安九年)閏六月,梁太後與梁乙埋決定讓秉常正式複位。

秉常複位,深知宋朝經過連年戰爭也是疲憊不堪,自恃夏軍數次大勝宋軍,便向宋上表請求歸還所占領土。遭到宋神宗的拒絕。夏國大將仁多零丁等建議再次發兵侵宋。公元1084年(夏大安十年)正月,秉常調集河南諸監軍司全部兵力,號稱八十萬眾,大舉進攻蘭州。宣慶使李憲提前加強了防備,秉常親自督陣攻城,夏軍晝夜急攻,矢如雨雹,十天都沒能攻破,夏軍糧草將盡,變留下城外數萬夏軍屍體,解圍而去。四月,宋涇原路經略使盧秉派大將彭越孫等攻取了葫蘆河。秉常聞知後大驚,派都統軍葉悖麻、副統軍咩訛埋率大軍圍攻安遠寨。安遠守將呂真等率軍奮勇抵抗,將數萬夏軍斬殺殆盡,並殺死都統軍葉悖麻和咩訛埋。此戰夏軍元氣大傷,宋軍也算報了永樂之仇。

西夏另一大將仁多零丁,指揮作戰極其凶悍,數次出兵攻打蘭州,其不要命的視人命如草芥的攻城戰法,令宋軍心有餘悸。以致宋神宗都說“此賊凶悍”,並重金招募能人來殺他。

1084年十月,仁多零丁率兵十萬進攻涇原路,縱火焚燒草積,蕃、漢民眾被燒死者眾多。接著揮軍圍攻第十六堡,部下對其不惜命的攻城戰法多有怨言,攻城之時多出工不出力,十萬大軍麵對一個小小的十六堡久攻不下。涇原路經略使盧秉乘機派大將姚麟、彭孫率精銳在夏退軍必經之地靜邊一帶設伏。零丁撤退經過時,麵對突然殺出的宋軍,零丁嚇得大喊:“這些兵是從天而降!”他的部下一見中伏,加上本就對零丁的殘暴心懷怨恨,結果棄主將一哄而散,零丁毫無懸念地戰死。

秉常親政後,數次大舉入侵宋境,均遭慘敗,更是損失數員大將。在梁氏的建議下遣使入貢,試圖修複與宋的關係。公元1086年(夏大安十一年)二月,梁乙埋死,梁太後立梁乙埋之子梁乞逋為國相,梁氏姑侄繼續把持朝政。十月,梁太後病死,梁氏集團勢力大減。梁氏集團與保皇勢力之間的鬥爭更加激烈尖銳。分管西夏左右廂兵的統帥、皇族仁多保忠公開與梁乞逋對抗。公元1087年(夏天安禮定元年)七月,秉常在長期的憂憤中死去,年僅26歲,廟號惠宗,墓號獻陵。秉常卒後,由其年僅三歲的長子乾順繼位。西夏重又步入母黨專製。

第三節後族梁氏,擅權專政

公元1086年(天安禮定元年),年僅三歲的乾順繼位,母梁氏(梁乙埋之女)為昭簡文穆皇太後。乾順由母後梁氏和梁乞逋共同輔政,史稱“小梁氏”集團。

此時,西夏的軍政大權掌握在梁氏、皇族嵬名阿吳和皇族仁多保忠三大家族手中。小梁氏集團當權期間,西夏內亂外戰更加劇烈,三大家族之間鉤心鬥角,互相傾軋,但左右政局的仍然是梁氏家族。梁氏集團依仗“一門二後”的國戚關係,控製朝政、打擊舊臣、為所欲為。特別是梁乞逋,仗著自己是乾順皇帝母舅,更是囂張跋扈,目空一切,殘酷迫害秉常的親信大臣,其倒行逆施引起朝野震怒,部族豪酋與之同床異夢,離心離德。

梁氏掌權之初,采取對外稱臣的策略,不斷向宋朝進貢馬、駝,要求宋朝歸還失地。與此同時,宋朝哲宗趙煦也因年幼,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後高氏臨朝聽政。高太後守舊軟弱,重用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和積極的開邊政策,對內搞“元祐更化”,對外執行退讓求安的消極外交政策。公元1087年(夏天儀治平二年,宋元祐二年)宋朝冊封乾順為夏國主,仍兼任節度、西平王。

梁氏集團與皇族之間的矛盾鬥爭愈演愈烈,梁乞逋通過對宋朝的試探,摸清了宋朝的態度,為了轉移國內激烈鬥爭的視線,也為了進一步控製兵權,接下來梁乞逋對宋朝邊境發動了一係列掠奪性的戰爭。

宋夏長年交戰,使邊境居民生活困苦,夏境內的一些黨項部落多有內附,之前宋對夏來附人員一應接待。宋哲宗寬厚仁慈,以乾順新立為由,下詔令沿邊經略使拒收夏國歸附人員,如遇到人數較多的,則派兵將其移送出境。梁乙逋則派兵將這些半路返回的部眾全部殺死。

公元1087年五月,梁乞逋重金約吐蕃族首領阿裏骨一同攻宋。二人相約,如果攻取熙、河、岷三州則歸西蕃,如果奪取蘭州定西城則歸夏國。阿裏骨率兵攻破洮州,梁乞逋親率數萬軍出河州,與阿裏骨部共同圍攻南川寨,大肆燒殺搶掠。接著轉攻定西城,誘擊宋軍,殺都監吳猛等。梁乞逋和皇族大將仁多保忠不和,便以乾順的名義脅迫他出兵進攻涇原,保忠率萬餘騎兵進入涇原境內,總管劉昌祚率大軍截擊,保忠引兵退還。

八月,梁乞逋調集十二監軍司的兵力於天都山,直接威脅蘭州。阿裏骨派河北兵十五萬進圍河州,令部將鬼章率兩萬兵馬駐紮在洮州。岷州知州種誼和行營總管姚兕兩路出擊,圍攻鬼章。宋軍在歸順的吐蕃部族的引導下,趁著大霧接近洮州,發動突然攻擊,麵對突然而至的宋軍,鬼章部眾大為驚恐,宋軍順利攻取洮州,斬首數千,俘虜蕃部首領鬼章等九人。九月,梁乞逋令仁多保忠率兵十萬再次侵犯涇原,圍涇原十一將兵於城內。總管劉昌祚病倒,知軍張子諫不敢出戰,保忠令夏兵在城外四處焚燒廬舍、毀壞塚墓。慶州知州派遣副總管曲珍領兵星夜急馳數百裏至曲律山,對夏軍發動突襲,斬首一千多人,俘虜數百人。仁多保忠聞訊,急忙將圍城士兵撤入劄寨內,像平常一樣生起煙火做飯,暗中偷偷撤軍而去。

公元1086年(夏天儀治平三年)正月,白天見太白星,司天進言說“不利用兵”,梁乞逋不聽,親率兵進攻蘭州,被守將鉗宗翌擊敗。進攻蘭州失敗後,乞逋借口護耕往每寨派三五百夏兵,以引誘宋軍。宋軍不為所動,於是乘機襲擊德靖寨,被守將張誠率蕃、軍擊敗。

四月,圍攻塞門砦(今陝西安塞縣北),慶州宋軍乘機進襲洪川寨(今陝西靖邊縣西南),夏兵被迫撤圍。七月,梁乞逋屯兵與蘭州交界處,突襲龕穀,擊敗龕穀守將及東關堡巡檢,殺數百宋軍。八月,梁乞逋派兵進犯延安,岷州知州種誼率兵來援,夏兵聞聽種誼前來,主動退兵。

公元1089(夏天儀治平四年)年春,夏境內出現大麵積饑荒,梁乞逋點兵不集。他連年對宋出兵,國內怨聲載道,群臣也上書“國家用兵過多,請息民力”,梁氏迫於壓力而向宋請和。開始西夏向宋請求歸還被占的領土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塞和蘭州。經過雙方的討價還價,最後議定宋朝將米脂等四塞歸還夏國,夏國則歸還永樂之役的宋朝俘虜。

此時梁乞逋權勢更盛,他的弟、侄皆手握重兵。公元1090年(夏天祐民安元年)五月,梁乞逋上表宋朝請求廢除蘭州的質孤、勝如二堡。二堡在蘭州界內,為李憲攻取蘭州後所築。六月,乞逋請廢二堡被宋拒絕,就派兵將二堡攻占後毀棄。十月,勝如巡檢守義領兵修葺被毀的城門,修好後,梁乞逋又派兵將之焚毀。

公元1091年(夏天祐民安二年)四月,梁乞逋率兵十萬大舉進攻熙河,焚毀通遠軍護耕七堡,殺掠上千居民。五月,乞逋率兵轉攻涇原,大掠開遠堡,後得知岷州知州種誼正集結兵力來援,遂率軍退還。八月,乞逋派兵攻打土門堡,鄜延都監李儀與副將許興夜率軍迎擊,戰敗被殺。接著又轉攻懷遠砦,守將李遜領兵出戰,被擊敗後退入城內堅守,夏軍圍城五日後退去。九月,梁乞逋集兵十五萬,聲言攻環慶、鄜延諸路,當他發現兩處已經做好防備,於是抽出一部分兵力進攻麟州、府州,圍攻神木等寨,縱兵殺掠無數,焚毀莊稼廬舍,驅擄牲畜。沿邊諸寨皆緊閉城門不敢應戰,惟有橫陽堡守將孫貴數次以奇兵襲擊獲勝,並且打開城門,視夏軍如無物,夏軍驚疑,不敢貿然進攻,所以又帶兵退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