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生起初是一個小縣城砂鍋廠的推銷員。一次,他要出差到上海,朋友托他買一本家電維修方麵的書。
馬先生到了上海,去了一家著名的書店,書店二樓是專賣科技圖書的。馬先生發現二樓顧客十分多,他心想:現在,對科技圖書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找了一陣子,馬先生找到了朋友需要的那本書。
後來,馬先生下崗了。一次,他偶然遇到那位托他買書的朋友,朋友說:“你不如開個書店,你不是說現在市場對科技書需求量很大嗎?”
馬先生知道,縣城中除了一家新華書店之外,還有好幾家個體書店,這些書店專賣一些大學生讀的時尚雜誌。為何不開設一家實用性比較強的科技書店呢?沒過多久,馬先生便籌措了少量資金,開設了一家小小的書店,除了購進少數文藝讀物之外,大多數都是科技類的書。可馬先生所在的縣城不大,人口也不多,人們對科技類圖書的需求量不大。因此,他的書店生意不太好。
正當馬先生愁苦不堪之時,有一天,他忽然看見一個農民模樣的人走進書店,左挑右選,最後失望地搖了搖頭。馬先生看到來人唉聲歎氣的樣子,便問:“先生,我這書店裏沒有你需要的書嗎?”那人回答:“我需要一些農業技術方麵的書,可你這裏沒有呀!現在我們縣城的農民富了起來,都想多學習農業推廣技術,在農業方麵獲得大成就。我們最需要一些農業技術方麵的書。”從買書人的這番話中,馬先生發現了縣城中的市場需求。於是,他進貨時特意購進了許多農業方麵的書籍:有關防治病蟲害的、有關大棚種植技術的、有關防治家禽疾病的……
購進這些圖書後,馬先生特意搞了一次促銷活動,吸引全縣城的農民紛至遝來。僅僅一個下午,馬先生書店中農業技術方麵的書籍便銷售了2000冊。嚐到了這個甜頭後,馬先生在書店特辟了一個農業書籍展銷專櫃,書店生意也蒸蒸日上地發展了起來。
馬先生經商的成功,就在於他抓住了市場的需求,進而投入小額資金,從而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財富。由此可見,致富的機會時常存在於我們周圍,需要我們獨具慧眼去把握。
日本富翁古川久好起初隻是一個普通打工者,從事為老板打下手、跑腿的工作,很辛苦,薪水卻不高,他總琢磨著賺大錢。
有一次,古川久好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介紹美國商店的報道,其中有段文字是這樣寫的:“現在美國各地都大量采用自動售貨機來銷售產品,這種售貨機不需要人看守,全天都可以自動供應商品,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能夠營業,它給人們帶來了不少便利。可以料想,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新的售貨方式必定會逐漸普及,被廣大商家所采用,消費者也會很快接受這種方式。自動售貨機的市場前途十分廣闊。”
古川久好自幼喜歡動腦筋,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心想:日本現在還沒有經營這個項目的公司,這個生意對於小本創業的人最合適。我何不趁此機會走在別人前麵,經營這個新項目呢?
想到此,古川久好就開始籌資購買自動售貨機。他籌措到幾十萬日元,一共購買了20台自動售貨機。他分別將它們設置在酒吧、劇院、車站等場所,將一些日用百貨、零食、報刊等放入自動售貨機中,便開始了經營。
許多人都是首次見到自動售貨機,感到很新奇,他們發現隻要往裏投放硬幣,售貨機就會自動送出所需的東西,於是人們紛紛投幣。隻用了一個月,古川久好就靠經營自動售貨機賺得了100萬日元,他又將賺來的錢再投資到自動售貨機上,進一步使經營規模擴大。三個月後,他不僅償還了所有的借款,還獲得一筆巨額利潤。
當有些人看到這種生意很賺錢,也想試一試時,古川久好便意識到必須設法製造出自動售貨機,以搶占先機。於是,他便用賺來的錢投資建廠,研製出了“迷你型自動售貨機”。
古川久好的產品造型美觀、價格適中,剛投入市場就被搶購一空,他再次賺到了大錢。
商機在於發現和創造。一般來說,有市場需求就有商機,關鍵在於小本經營者是否能夠去識別、去把握,把握住了商機,就可以獲得不菲的財富。
化不利因素為發財商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碰到於己不利的情況固然令人悲觀失望,但是如果能從不利因素中發現商機,往往就會化不利為有利。其實,危機並不可怕,隻要你肯用心和留心,同樣能夠走出危機,走向成功。
美國有位名叫李迪雅·奧列麗的女士,她出生時臉上便有一大塊不雅的紅痣,這種生理缺陷對於一個女人來講,的確是苦不堪言,她為此感到很自卑。
後來,經過別人的勸告,李迪雅·奧列麗心想:一味抱怨根本無用,隻有坦然麵對現實才對。於是,她決心將這塊長錯了地方的紅痣作為攻克目標。她翻看了許多化學、醫學方麵的書籍,請教了許多科學家和醫生,反複進行實驗,最終研製出一種對黑斑、紅痣等均有治療奇效的化妝品,並投入低成本生產。李迪雅·奧列麗最終依靠銷售這種奇效化妝品,獲得了不菲的利潤,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富豪。
除了積極化不利為有利以外,從事小本生意的你還要明白,有時候偶爾的失誤或許也能成就一個絕好的商機。
某機械廠的工人朱偉明下崗後,憑借祖父教他的一手烹飪雞柳的手藝,開設了一家“好美味”小吃店。由於缺乏名氣,檔次又低,再加上周圍的大型飯店很多,因此,朱偉明的店經營得很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