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原一平當時正是靠著這樣的意念來支撐自己,可是他這種自我催眠式的意念隻能讓他在清醒的時候“自欺欺人”。一旦進入夢鄉,那些得不到的東西便呈現出誘人的美。他經常會夢到自己吃中飯,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有時還夢見自己在電車裏大吃大喝,痛快得很。“夢醒之後,我還舔了舔嘴巴,覺得好過癮喲!”
每天清晨,他五點便要起床用公園裏的自來水洗漱,而後走路去上班;每天中午,他都要捂著咕咕叫的肚子,麵帶笑容哼著小曲從餐廳門口走過;每天夜裏,他都會夢到自己大吃大喝,搭電車四處走訪客戶。這就是原一平從事保險行業之初的生活寫照。皇天不負苦心人,原一平的堅持終於換來了回報。
那段時間,原一平經常在路上遇到一位很體麵的中年紳士,時間久了,彼此就很自然地打招呼、問好。有一天,打過招呼之後,那人便和他攀談起來:
“我看你每天都笑嘻嘻的,全身充滿幹勁,日子一定過得很痛快吧!”那人顯然被原一平的朝氣和樂觀所感染。
“托您的福,一切都還好!”
“我看你每天都起很早,是個難得的年輕人。我想請你吃早餐,有空嗎?”
“哦,謝謝您,我已經用過了。”
“哦,那就改天吧,請問你在哪裏高就啊?”
“我在明治保險公司當推銷員。”原一平很自信地回答,絲毫沒有為自己的職業感到什麼“羞恥”。
沒承想,這位先生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大吃一驚!“既然你沒空吃早餐,那我就在你那兒買保險好啦!”
聽了這句話,原一平呆住了。他曾設想過許多種打開局麵的方式:也許他的堅持感動了客戶、也許他遇到了非常通情達理的投保人,可是卻從沒有想過自己命運的轉折是以這樣的方式到來的,這無異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剛好砸到了他的頭上。“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在他的身上應驗了。
原一平之後才知道,這位紳士是附近一家大酒樓的老板,也是三業聯合公會的理事長。在他的幫助下,原一平很快就與三業聯合會的許多公司搭上了線,獲得了許多潛在的客戶。而從那一天起,原一平的保險之路也變得一馬平川。從3月27日麵試那天算起到年底,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裏,他一共做了16.8萬元,比承諾的9萬元多了近一倍。
“推銷之神”的保險事業開始起步。這一偶然性的機遇雖然帶有許多必然性的因素,但仍不足以支撐他的事業。如果沒有這一次類似於“天上掉餡餅”的奇特經曆,他可能還是那個三餐不繼、四處奔波的小推銷員。人生的成功離不開機遇,但如果隻把希望寄托於可遇不可求的幸運,顯然是不行的。原一平必須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憑借自己的能力來打開事業的局麵,讓自己無論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都能夠“無往而不利”。但是,究竟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發現未知的自己
在最初加入保險業的日子裏,原一平並不懂得什麼策略與方式。僅憑著胸中的滿腔熱情,他像一隻無頭蒼蠅四處亂撞,其間吃過的“閉門羹”不計其數。
這一天,他來到東京一家名為“村雲別院”的寺廟推銷保險。正常人家一般在聽原一平報出自己的身份時,大都是緊閉房門,避而不見。隻有這間寺廟裏的吉田和尚很禮貌地邀請他進了大殿,這讓原一平心裏著實激動了許久。他心想:這單生意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坐下之後,原一平就按照以往的套路,滔滔不絕地向吉田老和尚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耐心地聽他說完,然後淡淡地說:“聽了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一門心思想推銷保險,他沒有想到老和尚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不僅“要投保”的美夢被打碎了,自己還被人莫名其妙地說成是沒有魅力。依照他不服輸的性格,強烈的自尊心,他勢必要奮起還擊的。可是老和尚溫和的笑容、友善的話語又讓他覺得不好發怒,他被老和尚的氣勢震住了,隻能乖乖地坐在原地。
漸漸地,他對吉田和尚的話有了體悟。他忽然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孤身來到了熱帶雨林的雪狼,孤立無援,無所依傍。他以前推銷保險,都是憑借自己的毅力去“打動”那些不好意思的人,現在想來,那是一種多麼低級的方式。難道自己一心想要通過業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卻連推銷最基本的道理都沒有學會嗎?曾經那個血氣方剛、不可一世的原一平一下子不見了,他的傲氣全失,冷汗直流,呆呆地望著吉田,一句話也說不出。
吉田老和尚說:“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首先你必須認清自己,在替別人考慮保險之前,必須先考慮自己。赤裸裸地注視自己,毫無保留地徹底反省,這樣你才能認識自己。”
“那我到底要怎麼去做呢?”原一平已經完全忘記推銷保險的事了。吉田和尚為他開了一扇門,一個他從沒有注意過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麵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
“要認識自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去請教別人吧!就從你的投保戶開始,請他們協助你認識自己。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將來必定會有所成就的。”
吉田和尚的一席話,徹底把原一平點醒了。在這之前,他隻是憑借自己不服輸的精神一味蠻幹,一直以來他關注的都是別人,所考慮的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打動客戶。可是吉田和尚所說卻與以往的推銷方式不同,是通過改造自己來“吸引”別人。這扇智慧之窗的開啟,無疑給了原一平莫大的鼓舞。他漸漸感覺到,自己已經開始接觸到推銷最為核心的東西。最好的征服方式,不是靠我的強勢來壓倒你,而是通過提高自我來讓自己擁有強大的氣場,進而讓周圍的人主動地歸附於你。這就好比國家與國家之間,雖然實力強大的國家可以靠武力來占領別國的土地,但勢必會遭到他國人民的唾罵;如果你的實力強大了,他們主動地想要跟你學習,那麼情形就會變得完全不同。自己推銷保險,不應該讓客戶有絲毫的為難或不好意思,而應該讓他們感到快樂,以和我交易為樂,以購買了保險為樂。
原一平回到住所之後,按照吉田和尚的話做了一個徹底的反省,他思考自己從小到大的所作所為、言行舉止,結果發現事實果然如吉田所說,他對自己所知有限;說得嚴重一點,甚至對自己感覺很陌生。為了消除這種陌生感,也為了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原一平聽從吉田和尚的指引,決定去請教自己的投保戶。他還想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方式,就是組織“原一平批評會”。
“原一平批評會”是原一平自己想出來的名字,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客戶更好地批評自己。他為“批評會”定了三項原則:一是集會要使人人都能暢所欲言,所以人數不能多,以5人為限;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都有批評的機會,每次邀請的對象不能相同;三是對邀請來的對象一定要熱誠地招待他們。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一年12次,以晚餐暢談的方式進行。為了感謝大家的意見,會後每人可以獲贈一個小玩具。
當原一平向自己的客戶發出邀請時,幾乎所有人都欣然同意了。原因很簡單,他們從沒有聽說過還有類似的聚會,都充滿了好奇。隨著原一平批評會的開始和不斷舉辦,原一平漸漸發現了自己許多的不足:個性太急躁,沉不住氣;脾氣太壞,粗心大意;太固執,自以為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知識麵過於狹窄……
從那時起,原一平就專門建了一個小冊子,記錄下客戶們的意見。一有閑暇他便翻出來,對照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改正。每次批評會,原一平都要請客戶每人喝一瓶酒、吃一塊炸豬肉、送一份小禮物。雖然開銷不大,可是對收入有限的原一平而言,也是不小的負擔,他隻得靠典當衣物來維持批評會的運轉。從1931年到1937年,“原一平批評會”持續了6年的時間,無論生活如何拮據,這個每月一次的“例會”從未間斷。
“我想,每一個人一生當中最要緊的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劣根性,並能有效地剔除它。隨著劣根性的消除,我逐漸進步、成長、茁壯、成熟。”對於原一平而言,那段日子他每天都獲得新生,每天麵對的都是一個嶄新的自己。他把自己的暴脾氣和永不服輸的好勝心引向了一個正確的方向,他不再與別人爭一時之長短,而是把自己當成是唯一的對手。不管與他人的距離有多遠,隻要今天的原一平勝過了昨天的原一平,明天的原一平可以勝過今天的原一平,那麼他就是生活中的贏家。
在吉田和尚的介紹下,他又到東京的總持寺中坐禪修行。每個周六,原一平都會帶著客戶們的意見來到總持寺,第二天便在寺廟中靜坐,思慮自己以往的德行和過失。在寺廟的大殿中,原一平像其他和尚一樣靜默打坐,可是他的內心卻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心如止水。在這裏,有許多不同的原一平同時存在:暴躁的原一平、自信的原一平、不服輸的原一平、被人指責的原一平……他坐禪的目的不是修佛,而是要把這些不同的原一平重新整合,讓自己變成一個嶄新的原一平。
在這些“原一平”中,有許多是互相對立的,自小我們就知道,自己的腦子裏住著一好一壞兩個孩子,他們總是在爭鬥不休。而此時,原一平的腦子裏壞孩子和好孩子已經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各自結成了強大的陣營,在互相對峙。無論誰取得勝利,他都會感覺到精疲力竭,仿佛剛剛從鬼門關上走了一遭。對於原一平來說,坐禪修行也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工程,它的難度不亞於勸服一個對保險深惡痛絕的人去投保。有時,這個原一平與那個原一平無法調和,他的內心便陷入了掙紮之中,進退維穀。
有許多次,原一平無法忍受這種內心的折磨,一個人從寺廟中跑出去,獨自踟躕在繁華的東京街頭,茫然無依。原一平把自己比作是一個從繭中掙紮而出的蠶,這是一個再形象不過的比喻。他現在所經曆的苦痛,也正是蠶由繭化蝶最為關鍵的時刻。如果他能挺過來,便能從此擁有花朵和天空;如果他沒有堅持住,那麼他將一輩子困在這個“繭”中,再也無法破繭而出。
盡管批評會和坐禪讓他感到了羞恥與痛苦,可是原一平也真正地發生了蛻變。他保有自己的赤子之心,可是卻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憑滿腔熱情去闖天下的年輕人,歲月和禪都讓他有了更加深厚的沉澱。正如吉田和尚初見他時所說的那樣,他已經有了一種“吸引對方的魅力”,並且這種魅力是他在克服自己身材矮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原一平曾說:“一個人年過40,還沒有修煉成一副吸引人的容貌,自己當然要負責任;精於一藝或完成某種大業的人,其自然流露的氣質與風範,當然會有魅力。”原一平的魅力,就源自於他的專注與敬業。
從1931年開始,在接下來的6年時間裏,原一平始終在堅持推銷保險的同時,舉辦原一平批評會,並利用周日坐禪修行。中國人常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原一平的堅持終於有了回報。到1937年時,他的業績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同事,成了全公司之冠,並且躍居全國第二位。
之後,原一平又突發奇想,決定請人調查自己,以獲得別人對自己更加深入、全麵、客觀的評價。他以好朋友的名義,雇用征信所的人來調查自己,每一次調查的項目都由自己確定,而每一次調查的結果就成為他繼續改進自己缺點的“對賬單”。從1938年開始,征信所便接手了“原一平批評會”的工作,這樣的調查直到他去世時才終止。
斯賓塞說:“人生就像一塊石頭,你要把它刻成神仙或魔鬼,悉聽尊便。”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是由自己選擇的,一旦出生為人,就應該對自己負起責任,努力地提高自己。許多人都說,我生活得很累,因為我有為人子的責任、有為人父的責任還有養家糊口的責任。可是在原一平看來,這些責任都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然後才能對得起親人、朋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那些相識、不相識的人。“如何使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進步、更充實,這是自己對人生所負責任中最緊要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晰地認識自己,這樣才能不斷地改進,以產生無比的自信和吸引人的魅力,才能動員所有有形和無形的力量,助你成功。
原一平有許多恩師,像吉田和尚、他的上司阿部章藏等,他們從沒有教過原一平有關推銷保險的技巧,但是他們教會了原一平如何認識自己、改造自己、喜歡自己、抑製自己。推銷的真諦不在於如何推銷產品,而是“最後有效地把自己推銷出去”。
◎社恩、客恩與佛恩
1938年,原一平的業績已經是全國第一。可是他依舊每天狂熱地工作,“如何使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進步?”這樣強烈而執著的信念就像是一團熊熊的烈火,在他的心中不停地燃燒,讓他一刻也不能停下向上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