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明治保險公司隸屬於日本數一數二的大財團三菱財團,所以嚴格來說,原一平也是三菱財團的一分子。“三菱銀行一定融資或投資許多公司,三菱銀行的總裁串田萬藏先生也是我們公司的董事長,我若能取得串田董事長的介紹信……”原一平忽然想到自己整日外出奔波,卻把身邊最大的資源給忽略掉了。如果自己可以把隸屬於三菱財團的企業員工的保險業務都拉過來,天啊,他恐怕要成為全世界屈指可數的保險業務員了。未來再一次向原一平發出了召喚。
原一平是一個不習慣於等待的人,他腦子裏有了什麼點子,就一定會立即付諸實踐。他常說的一句話便是“過分謹慎,反而成不了大事”。
他首先找到了公司的業務最高主管——阿部章藏,請他幫忙安排自己和串田董事長會麵。
“你的計劃很好。如果你的計劃能夠成功的話,我也很高興。雖然我們公司隸屬於三菱財團,不過有些情況是你所不了解的。當初三菱投資明治保險時,講明了絕不介紹保險。所以,如果我代你向串田董事長請求介紹信的話,可能我明天就被革職了。”
這消息對原一平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他不明白三菱財團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條件,不過永不服輸的原一平還從未被困難擊倒,困難越大,他征服困難的渴望也就越大。他那顆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他一定要親自見到董事長,向他說明自己的“偉大計劃”。
他從阿部董事那裏了解到,串田董事長平常都待在三菱總公司,每天大約上午9點左右到那裏上班。於是他下定決心,親自去三菱總部麵見董事長。事情雖然說起來很容易,可是真正實行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原一平上午9點被帶進了董事長的會客室,可是直到11點,還沒有見到串田董事長。
他一個人待在金碧輝煌的會客室裏,這裏厚厚的地毯和軟軟的沙發都讓他感覺很不自在。他就像是第一次到城裏住賓館的陳奐生一樣,對會客室裏又綿又軟的沙發十分好奇。他一麵練習“坐”沙發,一麵考慮該怎麼跟董事長寒暄,怎麼向他說明自己的計劃。漫長的、無聊的等待,讓他感覺很無趣,加上連日來一直高負荷工作,他簡直疲乏到了極點。陷在軟綿綿的沙發中,他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在他肩膀上推了兩下,他立刻驚醒,見到了在照片上早已麵熟的串田董事長。原一平之前練習好的對白一下子全都忘記了,他隻好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原一平。”
串田董事長沒等他把話說完,便問:“你找我到底有什麼事?”
“我想請董事長幫我寫一份介紹信,我想到我們三菱財團下屬的企業銷售保險。”原一平有點兒興奮。
“什麼?保險那玩意兒也是可以來介紹的嗎?”串田顯出很吃驚的樣子。
“保險那玩意兒”這幾個字讓靦腆的原一平一下子變得暴烈起來。他火冒三丈,向前跨了一大步,衝著串田董事長大罵起來:“你這個混賬東西!你剛剛說‘保險那玩意兒’了?公司不是一再地告訴我們推銷人壽保險是神聖的工作嗎?你這個老家夥還是我們公司的董事長啊!我要立刻回公司去,向所有的員工宣布……”
這就是原一平和董事長的見麵,短短幾分鍾的時間,他大罵著走出了會客室,“揚長而去”。
雖然憤怒的宣泄讓原一平感到“痛快極了”,可是一走出財團的大樓,原一平就後悔了:完了。回想過去辛酸的歲月,不吃中飯,睡在公園裏,好不容易熬出頭了,如今卻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他一個人徘徊在東京街頭,淚如雨下,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往哪裏走。
他最終還是走回了公司,把事情的經過全部告訴了阿部常務董事,並且打算道歉之後向他提出辭職申請。不過,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阿部董事長桌上的電話鈴響了。
原一平知道,這是串田董事長打來的,因為他聽到了阿部董事長問“您說的是原一平嗎?他就在這裏。”他輕閉雙眼,等待著最後的宣判。
阿部董事放下電話,笑著對原一平說:“剛剛是串田董事長打來的,他說剛才三菱總公司來了一個很厲害的年輕人,嚇了他一大跳,畢竟董事長胸襟寬闊,他實在太偉大了。他說身為明治保險公司的高級主管,不應該對保險存有偏見。他已經召開了高級主管緊急會議,決定把三菱關係企業的退休金全部轉投到明治保險,他還誇獎你是優秀的職工呢!”
一個原本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忽然間被赦免了“罪過”,還被推選為英雄,原一平感覺到自己有點“招架不住”。一天之間,他由地獄上了天堂,這次掉下來的“餡餅”大得讓他有點難以置信。他好像夢遊一般,到串田董事長家去做客,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介紹信。
有了三菱財團董事長的幫忙,原一平的業務開展得更加順利,三菱銀行介紹了許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企業家給他,原一平的保險事業真正達到了巔峰,他也成了日本名副其實的“推銷之神”。
從一個三餐不繼隻能睡公園的“流浪漢”到今日的美國百萬元圓桌會議遠東地區會長,被日本天皇頒贈“四等旭日小綬勳章”,用一句時髦的話講,原一平做到了“屌絲的逆襲”。成功之後,他成了眾人豔羨的對象,也成了大家競相學習的偶像。原一平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應該跟原一平學些什麼?幾乎每一個了解原一平的人都想過這兩個問題。在《推銷之神原一平》這本自傳中,原一平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三點:赤子之心、永不服輸、堅持到底。
“我已超過古稀之年,但仍常保赤子之心。因為我確信,赤子之心與夢想是推銷員的原動力,我靠它們不但爭取到了小小的城堡,隨後更由此而建立起我的保險王國。”在自傳中,原一平這樣評價“赤子之心”的作用。
什麼是“赤子之心”?“赤子”說的是剛出生的嬰兒,他還不懂得人世間的利益紛爭、人情世故,因而心也是純淨善良的,此即“赤子之心”。每個人在孩童時代都會擁有天生的率直和純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與社會接觸次數的增多,這種率直日益損減,真誠變得稀有,孩童也就變成了“大人”。
一個人,懂得多少權術智謀並不能算聰明,也不能算成功。這樣的人極有可能在人群中八麵玲瓏、左右逢源,也極有可能過得錦衣玉食、風生水起,可是這種世故與成熟是犧牲了自己的率直、純真換來的。最美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不是生下來就金玉滿堂、聲名顯赫,也不是一生都在苦海中掙紮,最美的人生應該是經曆了地獄的磨煉,卻依然心向著天堂;是見證了無數次的欺騙、背叛、爭名奪利、陰謀詭計卻依然相信他人,相信世間仍有真愛。孩童時代的率直非常的脆弱,極易被汙染而消逝,因而那些成年之後、年老之後仍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人,便成了我們豔羨的對象。
南懷瑾大師在一次演講中曾提到: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來學佛,我問他‘你的父母怎麼樣了’?他說‘這不要管了’。咦?父母都不要管了,好不孝順的東西!還跑來學佛?孝順都沒有做到,人道都沒有做好,還想成佛呀?”
“‘哎呀!老師,我那個媽媽脾氣好古怪,好難相處。’對呀!父母難相處,夫妻難相處,這些做不到,還想度眾生?父母不是眾生啊?丈夫、妻子、兒女不是眾生啊?欺人乎!欺天乎!自欺嘛!自己的親人父母都沒有盡到孝心、愛心,對別人,對冤家,那就更不用說了。”
毫無疑問,南懷瑾就是一個成年後仍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人。他聽到別人說“不要管我父母怎麼樣”,立時“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好不孝順的東西”。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老師,你會這樣直白地訓斥自己的學生嗎?再試想一下,如果你也沒有對父母盡孝,你可以這樣底氣十足地訓斥自己的學生嗎?雖然隻有幾個字,可是大師內心的純淨卻一目了然。
一個人要常懷赤子之心,就是要努力摒除世俗的浸染,保持內心那份純淨與美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向原一平那樣,時時反省、時時悔過,不斷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將那些世俗傳染給自己的弊病統統去除,還原本真的自己。
幾十年來,原一平除了推銷保險很少有其他的娛樂。許多人都說,他的生活呆板得可怕,沒什麼樂趣可言。對此,原一平感到十分“無奈”。他之所以成為一個工作狂,並且持續這麼長的時間,並非出於“自願”,而是他的心中有一團火——一團永不服輸的火。“我心中那一團永不服輸的火,引發旺盛的鬥誌,使我克服無數的艱難,而得到莫大的樂趣。可它也是我痛苦的病源,因為它不知帶給我們夫妻多少的折磨與痛苦。最無奈的是那一團火越燒越旺,永不熄滅。”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強烈的征服渴望,原一平才如一架永不知停歇的機器一般運轉,才會如此專注於自己的保險事業,並最終取得驕人的業績。原一平直到81歲才正式退休,而退休之後僅僅4個多月,便與世長辭。可以說原一平的一生是在奮鬥中度過的,奮鬥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主題,也是他靈魂的精髓。“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原一平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也最全麵地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許多我們認為很好的事情,往往難以堅持;而許多我們知道很不好的習慣,卻一直無法改正。這就是人性。而原一平的成功與他的堅持密不可分。
原一平每天清晨5點起床,接著走一萬步,然後拜佛、用餐、訪問客戶。他為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了一張時間表,分秒不差。這樣的生活他堅持了幾十年,從無例外。在原一平看來,這也是他改造自己的一種方式,目的是要把自己的外部做好,定型。“要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我認為可從兩個方麵著手。第一是由內而外,‘坐禪修行’就是屬於此類;第二是由外而內,就是先把外在的生活與工作全部規律化,然後求內部的塑造。”而原一平的修行方式便是“內外兼修”,更為重要的是,他將這種方式堅持了幾十年。“堅持到底、恒心、毅力這些老掉牙的字眼,其實就是成功者的共同信念。”
“算起來我是一個幸運兒,在潦倒落魄時巧遇貴人,絕處逢生;在奮鬥過程中,又逢高人指點、提攜、栽培、教誨,一個桀驁不馴的原一平才逐漸磨煉成人。”如今的原一平成功了,他該怎樣回報那些幫助他的人,怎樣回報他的客戶,怎樣為社會盡自己的義務、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一次,原一平又回到總持寺中修行。閉目在大殿的香霧中,他時而感覺自己身在總持寺,時而覺得這就是串田董事長的會客室,一番“神遊”之後,他忽而驚醒,說道:“原一平,你應報答社恩(公司之恩)、客恩(客戶之恩)與佛恩(佛祖之恩),不得違背。”
在奮鬥了幾十年,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之後,原一平又開始了自己的“回饋”之路:從那一天起,原一平隻用全部收入的10%,其餘的90%都還給客戶、公司以及社會。他將自己一生心血的結晶通過自傳的方式展現給世人。讀過《推銷之神原一平》這本書的人可能會發現,與其他人的傳記不同,原一平並沒有詳盡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而是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與大家分享他推銷的經驗和成功的秘訣。在佛家的布施中,尤以“法施”為最,原一平的著作不僅是推銷從業人員的“聖經”,也是指引其他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寶典”,比如他給推銷員的11個忠告:
忠告1你要建立起一個成功的心態
忠告2注重自身修養,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忠告3處處留心,客戶無處不在
忠告4主動出擊,約訪客戶,打開深鎖的客戶大門
忠告5客戶永遠是推銷員的財神,他們的決定永遠是正確的
忠告6成功是客戶營造的,捕捉時機敲定成交
忠告7成功是從拒絕開始的
忠告8售後服務是你下一次銷售的開始
忠告9建立客戶群,讓客戶為你介紹客戶
忠告10擁有感恩的心,把你的成功與家人分享
忠告11終身學習,與積極上進、優秀的人為伍
縱觀原一平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尤其是他事業上兩次較大的轉折都富有戲劇性。而這些偶然性事件的發生又與他的性格、品質等因素有著必然性的聯係。出生為人,我們必須要對自己負責,要讓今日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而要達到這一“精進”的目的,我們就要修行。參禪打坐是修行,工作也是一種修行;助人為樂是修行,滿足自我也是一種修行。佛家有四萬八千法門,修行的方式有千種萬種,無論什麼樣的事情,隻要我們能傾盡畢生的精力去做,就一定能夠成功。佛不隻在寺廟裏,也不隻在佛經中,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佛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圓,是名真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