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 凡二十四條
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與好人交者,如蘭蕙之香,一家種之,兩家皆香。與惡人交者,如抱子上牆,一人失腳,兩人遭殃。”
《家語》雲:“與好人同行,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滋潤。與無識人同行,如廁中坐,雖不汙衣,時時聞臭。與惡人同行,如刀劍中行,雖不傷人,時時驚恐。”
太公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才者智,近癡者愚,近良者德,近智者賢,近愚者暗,近佞者諂,近偷者賊。”
橫渠先生曰:“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拍肩執袂以為氣合。一言不合,怒氣相加。朋友之際,欲其相下不倦。故於朋友之間,至於敬者,日相親與,德效最速。”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嵇康曰:“凶險之人,敬而遠之。賢德之人,親而近之。彼以惡來,我以善應。彼以曲來,我以直應。豈有怨之哉?”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太公曰:“女無明鏡,不知麵上精粗;士無良友,不知行步虧踰。”
子曰:“責善,朋友之道。”
結朋友須勝己,似我不如無。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種樹莫種垂楊柳,結交莫交輕薄兒。古人結交惟結心,今人結交惟結麵。
宋弘曰:“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
施恩於未遇之先,結交於貧寒之際。人情常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酒食弟兄千個有,急難之時一個無。不結子花休要種,無義之朋切莫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似蜜。人用財交,金用火試。水持杖探知深淺,人用財交便見心。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顧東橋先生曰:“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
文清公曰:“不能受言者,不可妄與一言,此是善交一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