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言語篇(1 / 1)

第十八 凡二十五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士相見,《禮》曰:“與君言,言使臣;與大夫言,言事君;與老者言,言使弟子;與幼者言,言孝弟於父兄;與眾言,言忠信慈祥;與居官者言,言忠信。”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劉會曰:“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無用。”

《景行錄》雲:“稠人廣坐,一言之失,顏色之差,便有悔吝。”

子曰:“小辨害義,小言破道。”

君平曰:“口舌者,禍患之門,滅身之斧也。”

四皓謂子房曰:“向獸彈琴,徒盡其聲。以言傷人,痛如刀戟。”

荀子曰:“與人善言,暖如布帛。傷人之言,深如矛戟。”

《離騷經》雲:“甜言如蜜,惡語如刀。人不以多言為益,犬不以善吠為良。”

刀瘡易好,惡語難消。利人之言,暖如綿絲。傷人之語,利如荊棘。一言半句,重值千金。一語傷人,痛如刀割。口是傷人斧,唇是割舌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子貢曰:“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論語》雲:“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

《藏經》雲:“人於倉卒顛沛之際,善用一言者,上資祖考,下蔭兒孫。”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不怕虎生三個口,隻恐人懷兩樣心。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能言能語解人,胸寬腹大。

荀子雲:“贈人一句(以言),重如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如詩賦文章。聽人以言,樂如鍾鼓琴瑟。”

子曰:“惡人難與言,遜避以自勉。”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先儒曰:“能行不能言,無損其行。能言不能行,不如勿言。”

對病夫勿言某死,對貪夫勿言己廉。言雖無意,聽者必厭。婦人之言不可聽,婢妾之言尤不可聽。說性命,雖不必真,強似說情欲;言道德,雖不必行,強似講俗事。

顧東橋先生曰:“好辯以招尤,不若默以怕性。誇能以誨妬,不若韜精以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