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妙趣對聯(13)(2 / 3)

李蓘由於弟弟官職卑微,多年不見長進,便給他寫了一封信,並在信中附了一個上聯,加以嘲謔:

爾今年增廣,明年增廣,不知爾增得幾多,廣得幾多?

接到兄長的書信後李蔭感到很高興,但看了上聯後又有些掃興,於是以禮相還,也將李蓘的職位入聯相對:

君今年檢討,明年檢討,不知君檢得什麼,討得什麼!

李氏兄弟以對句相互戲諷的事,在同僚中一時傳為笑談!

■東坡諷住持

一日,宋朝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到一座寺廟遊玩,聽說寺裏的住持品行不端,心中頓生厭惡。可那住持對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恭恭敬敬,招待甚周,還死皮賴臉向蘇東坡求字。

蘇東坡握筆在手,疾書一聯:

日落香殘,去掉凡心一點;

火盡爐寒,來把意馬牢拴。

那住持將聯懸於高處,許多文人見了皆哈哈大笑。原來,這副對聯道出的是兩個字謎,謎底乃“禿驢”也!

■改聯嘲貪官

湖北黃州府知府某人,貪婪無比。他曾為城外的放龜亭(相傳為蘇東坡在黃州時所建)題有一副對聯:

昔日黃州何如,今日黃州何如,請君且自領略;

這是赤壁亦可,那是赤壁亦可,何必苦為分明。

上聯寫的是黃州的古今變化;下聯說的是武昌西赤磯山與黃州西北赤鼻磯何為赤壁之戰故址的爭論。有人把此聯改成了如下的樣子:

原告送錢若幹,被告送錢若幹,請君且自領略;

這邊有理亦可,那邊有理亦可,何必苦為分明。

上聯揭露他收受原告、被告的錢,下聯諷刺他判案不論是非曲直。此聯一改,他貪官、昏官的麵目已昭然暴露於天下。

■白衣裏一個大人

徐晞上任,守令帶領諸生出門迎接。諸生認為徐晞出身貧寒,就特別看不起人家,相見時,對徐晞顯得特別沒有禮貌。守令心中惱怒,就沒有辦法,突然想出一個注意,於是出對考諸生:

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諸生麵麵相覷,沒有一個可以答得上的。而徐晞迅即答曰:

咬開銀杏,白衣裏一個大人。

諸生驚報,再也不敢小覷徐晞了。

■蓋瓦與挖煤

封建專製時代,當官的最有權利。上司與下屬之分,猶如天地之隔。屬員見上司要呼“大人”,而自稱“卑職”。

某才子以此為題撰聯: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卅六重天宮,與玉皇大帝蓋瓦;

卑職卑職卑卑職,卑職萬分該死,死落十八層地獄,為閻羅老子挖煤。

上下聯起句用反複手法,表示這種現象在官場中極為普遍,到處都是。隨處可以聽到“大人”、“卑職”的稱呼。“一品高升……天宮”與“萬分該死……地獄”,則是極力誇大。要把上司吹捧得比玉皇大帝還高有什麼辦法呢?隻好上到其宮頂去“蓋瓦”了。

“十八層地獄”,為佛家所指極惡眾生死後趨赴的苦難之所,“卑職”不但“萬分該死”,還要落到“十八層地獄”最深層再往下去,去“為閻王老子挖煤”。

高者登峰造極,低者無以複加,尤其“蓋瓦”、“挖煤”二語,聯想之奇妙,對比之強烈,用於譏諷官場陋習,可謂尖酸辛辣到了極點。

■征聯巧諷閻錫山

1929年,閻錫山到南京開會,休會期間,他一時高興地想到無錫遊玩。

來到無錫,找了一位向導。先看東林書院,又泛舟五裏湖上。閻錫山忽然看到西麵有一座突兀的奇山,便問:“那是何山?”

向導答道:“那是錫山。”

閻錫山聽後,沉吟半晌,又問道:“那是錫山,貴縣為何稱無錫?”

向導解釋說,據說錫山原來是有錫的,正因為這個,采錫者蜂擁而至。那時,豪強占地霸產,百姓錫產被奪。於是,械鬥者有之,訴訟者有之,老百姓有苦難言。

後來,錫被采完了,也就天下太平了,百姓才得安居樂業。因此,此縣被定名為無錫。我們無錫人有一句俗語,叫做“有錫則民亂,無錫則民安”,因此,無錫反而是件好事。

閻錫山聽到此處,心中一怔,想要發怒,轉念一想,此乃民間傳說,並非向導編造,如果敲明點透,豈不有失大體,於是默不作聲。後來,當地名士馮國征,照此軼事,撰了上聯,又在上海《大公報》征求下聯。馮國征的上聯是:

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

此聯出得巧妙,確實難對。別的不說,光是人名、地名的變換,就難以找到合適的對句,一時成了絕對,因此,一直沒有征到下聯。

1942年,《大公報》記者範長江到天長縣新四軍駐地采訪,忽然想起那次征聯,於是,對出了下聯:

範長江,到天長,望長江,長江天長。

時隔10多年,一副奇特的對聯,就這樣對成了。

■夜裏不受賄

一縣官新上任還不知道該怎麼做官,“貪”字早已占滿了心頭。但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他在縣衙大門上刻了一副對聯:

若受暮夜錢財,天誅地滅;

如聽衙役說話,男盜女娼。

老百姓看了,互相傳開,都很高興,認為這次來了個青天大老爺。

誰知沒多久,這位“清官”就變著花樣貪贓撈銀子。老百姓犯嘀咕了:那對聯不是說得好好的,怎麼也貪起來了呢?

慢慢一琢磨,才發現這對聯隻是表麵清廉,實際是宣布兩件事:第一,送禮不要等“暮夜”,要在白天。第二,不要經衙役的手,直接送給縣官本人,也不要讓衙役說情。

■徐呂婚聯

某地有一家新婚,新郎姓徐,是個遊手好閑的浪蕩公子,橫行鄉裏,無惡不作。新娘姓呂,雖然出生良家,但出嫁前已與多人同居,正經人家沒有哪個願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