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妙趣對聯(13)(3 / 3)

這樣徐、呂兩家就結成親家,正所謂“門當戶對”。成親那天,不知是誰在徐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引來很多人圍觀,見者無不發笑。聯是這樣寫的:

呂府姑娘,下口大於上口;

徐家公子,邪人多過正人。

“呂”字由兩個“口”字組成,上邊的小,下邊的大;“徐”字中含有幾個“人”字,斜(諧“邪”)的“彳”(為兩個“人”)多,正的少。此聯用拆字法,兼用諧音法,還有一層雙關意思,構思巧妙。

■窮教師祝壽

新中國成立前,某縣長做壽,除廣發請帖外,還派人四處通知,號召百姓“自願送禮”。百姓們生活艱難,衣食尚且難保,哪有錢財相送。因此,人人叫苦不迭,卻又毫無辦法。

某鄉有位窮教師,雖然身無分文,接到通知後,卻欣然如期前往。壽堂之上,來客們爭相呈上賀禮,惟有窮教師端坐椅上,麵帶冷笑,紋絲不動。

縣長的管家等得急了,便請他呈交禮品。這時,他才從衣袋裏掏出一卷紅紙。管家以為是禮單,剛要伸手來接,窮教師站起身來,向縣長跨近了幾步,展開手中的紅紙,高聲說:“縣長大人做壽,敝人無所奉獻,這裏有對聯一副,權當賀禮。”

說罷,便當眾念道:

大老爺做生,金也要,銀也要,紅白一起抓,不分南北;

小弟子該死,穀未熟,麥未熟,青黃兩不接,哪有東西?

窮教師念罷,氣得那縣長直冒冷汗,暈倒在壽堂之上。

■巴縣走狗

從前,四川巴縣有個衙吏,敲詐勒索,搜刮民脂民膏,蓋了一所豪華的小樓。小樓落成之日,鞭炮齊鳴,遠近鄉紳、名流前來慶賀。有個秀才,送上一副對聯,聯曰:

邑懸起敬;

口心己文。

送後,秀才馬上離開了。客人們對這副對聯稱讚不已,都說是縣民對衙吏肅然起敬,秀才心服口服,趕來送聯表示心意。

一老儒生揣摩半天,認定這是個對聯謎。上聯“邑懸起敬”四字倒沒問題,但聯係下聯,如果把上聯各字的部首“口心己文”去掉,豈不成了“巴縣走苟(狗)”!眾賓暗笑。

從此,衙吏是“巴縣走狗”之說,在百姓中傳為笑談。

■鴉片與對聯

在舊社會,禁止吸毒和禁止販毒是做給別人看的。從到處生意興隆的煙館來看,就可充分地證明這一點。因此,有人以“煙館”二字,做了一副拆字聯。聯文是: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舍官成館,入而忘返難為人。

聯語對“煙館”的敘述,可謂鞭笞入裏。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有了“煙館”,就有了毒品的“癮君子”。有人以詼諧、幽默的語言,撰寫了一副對聯,對毒品“癮君子”們做了有力的譏諷。聯文是:

孤魂燈,照著縮頭烏龜,不慌不忙,安心上當;

哭喪棒,抵著弓背猴子,吃來吃去,討口下湯。

給毒品“癮君子”的畫像,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這些毒品“癮君子”的下場怎樣?有一副專記其實的對聯,道出了這種慘不忍睹的真相。聯文是:

竹槍一支,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地;

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衝天。

把家產蕩盡的惡果,揭示得淋漓盡致,犀利而風趣。還有一副從孫髯翁昆明大觀樓長聯脫胎而來的戒煙聯:

五百兩煙泥,賒來手裏,價廉貨淨,喜洋洋興趣無窮,看粵誇黑土,楚重紅瓤,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不妨請客閑評。趁火旺爐熱,煮就了魚泡蟹眼;正更長夜永,安排些雪藕冰桃,莫辜負四棱響鬥,萬字香盤,九節老槍,三鑲玉嘴。

數千金家產,忘卻心懷,癮發神疲,歎滾滾錢財何用,想名類巴菰,膏珍福壽,種傳罌粟,花號芙蓉,橫枕開燈,足盡平生樂事。盡朝吹暮吸,哪怕它日烈風寒;縱妻怨兒啼,都裝作天聾地啞,隻剩下幾寸囚毛,半抽肩膀,兩行清涕,一副枯骸。

聯語總的來講,上聯活像一卷吸毒“癮君子”的逍遙畫,下聯直是一冊吸毒“癮君子”的歸宿圖。它對吸毒者無疑是當頭棒喝,對其他人也是警鍾長鳴,的確是一副深具積極意義的戒煙長聯。

■聯諷兩貴

清朝嘉興皇帝算得上精明能幹,即位之後也有所為。太上皇一死,他立即下詔賜死和坤,並抄了他的家產。但政治敗壞,西南方不斷起義,還好嘉興皇帝都能一一鎮壓。

嘉興十八年,北方又有天理教起義。當起義軍攻打皇城時,嘉興皇帝正在熱河取樂,聞變立時呆了,眾大臣也都六神無主。

此時,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太師)董誥號啕大哭起來。而當時留在宮中協助太子監國的宰相曹振鏞也隻是淚流滿麵,全無主張。幸好太子果斷,立刻調兵入宮,才保全大家性命。

之後嘉興皇帝下詔罪己,又做了些改革,才令天下安穩。後來有人寫了副對聯來形容兩位權貴當時的“出色”表現:

庸庸碌碌曹丞相;

哭哭啼啼董太師。

二人雖然惱怒,但也隻好由之。

■張得開管不緊

相傳,直隸樂亭縣有宋、劉二姓,驕奢淫逸。科舉時代,二姓或賄買官吏,或雇用槍手,盜取功名。

某年縣試,知縣張某得了劉家的賄賂,劉姓子弟盡皆名列榜首。到了府考之時,太守管某又受宋姓之賄賂,因而宋姓子弟又都名列前茅。

眾人知情,大為不平,因此,有人贈聯以嘲之曰:

頭場劉,二場宋,宋進去,劉出來,彼此同樂;

知府管,知縣張,張得開,管不住,上下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