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做事一定要學會創新(2)(1 / 3)

C.數量保障質量原則。指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一定的數量要求,會給設想的人造成心理上的適當壓力,往往會減少因為評判、害怕而造成的分心,提出更多的創造性設想。在實踐中,奧斯本發現,創造性設想提得越多,有價值的、獨特的創造性設想也越多,創造性設想的數量與創造性設想的質量之間是有聯係的。數量保障質量原則就是利用了這一規律。

D.綜合完善原則。指對於提出的大量的不完善的創造性設想,要進行綜合和進一步加工完善的工作,以使創造性設想完善和能夠實施。

奧斯本的四項原則,雖然是用於小組創造活動的,但是,這四條原則解決了保障創造性設想過程能夠順利進行的根本問題,因此,對於個人進行創造性思維啟發是巨大的。

4、批判思維與創新思維

人們通常把思維分為兩大類,即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此外,還有靈感思維和辯證思維。

如果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思維可以分為這樣兩類:一類是常規思維;另一類是超常思維。要成為“非常之人”、做出“非常之事”,通常都要靠“超常思維”。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天才乃是能以“非習慣性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人。大家都按常規思維看問題,而你能夠超常思維,就能夠見人之所未見。所以,超常思維更加可貴。

“批判思維與創新思維”這是兩種類型的思維,它們的共性就在於同屬於超常思維,與一般的思維相比,它們更值得傾力追求。

我們都知道,獨立思考能力極其重要。發展批判思維,既能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又超越了獨立思考層麵。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最需要批判思維能力。接受好信息,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怎樣進行批判思維訓練呢?愛因斯坦曾經教給大學生一個訓練方法:每天花一點時間專門看權威的書籍,找出他們的觀點,動動自己的腦子來進行批駁。每天批一個觀點,天天如此,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獨立、自主、懷疑、不盲從、不附和的批判精神就能訓練出來了!在美國的學校裏,如果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見解提出質疑,老師非但不會感到這有損於“師道尊嚴”,反而會讓全班學生起立,為這名學生鼓掌。這在我們中國是很難做到的,可是,在美國的學校裏,卻是司空見慣的事。這種做法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能力極有好處。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在批判性思維上的差距,是導致中國學生考分優、創新差,在校成績棒、工作業績差的重要原因。

進行辯論訓練,是訓練批判思維的極好方式。辯論,就是偏偏與對方作對,向對方的觀點發起最大膽、最徹底、最全麵的質疑、評判和批駁。通過辯論,可以有效地克服求同性、再生性、呆滯性等思維弱點,大大有利於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有位學者對獲創造性發明獎的上百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這些人在行為方式上常愛抒發個人獨到見解喜歡與人辯論。

創新思維,既超越,又超前,比別人先看到,比別人先走到前麵去。如小超人李澤楷的大創意——用“數碼港”的概念來包裝房地產,給房地產注入高科技的色彩,使他能夠創造出一天收入300億港元的神話。當香港八大地產商在指責李澤楷獨占了這等好事的同時,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自己不早點有這樣絕妙的構思呢?李澤楷就是一個創新思維很強的人,他勤於思考公司的發展前景,能在別人之前想到過人的主意。如果等到別人都想到了,那麼就不可能先人一步、搶占先機了。創新思維的“新”也就無從談起了。

一個有獨到眼光、獨立頭腦的人,一個不隨大流、不人雲亦雲的人,一個敢於批判、敢於說“不”的人,一個大膽創新、超前思維的人,是最受機遇女神青睞的人。

5、創新思維時代的到來

21世紀是個什麼樣子的時代呢?有人認為是電腦與信息的時代,有人認為是生物與遺傳工程的時代,還有人認為新世紀是儒家文化複興的時代,更多的人認為它是一個“創新思維的時代”。

傳統文化提倡求穩意識,而輕視創新精神。一般情況下,任何創新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麵對這些風險,你還有多少創新的勇氣?

(1)市場競爭引發創新

相對於傳統社會來說,現代化社會是一種曆史的進步。一般來說,現代化社會在經濟上的特征是市場經濟,而不是自然經濟或計劃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不論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還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國家和社會的運轉軸心轉為經濟。經濟生活成了全社會的核心領域,是人們日常關注的焦點,商品原則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滲透到文化藝術和道德情感這類它本不該插足的領域。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與之相適應的“以經濟為本位”的思維方式便應運而生了,其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麵:第一,經濟發展是頭等大事,是一切工作必須圍繞的中心;第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某種理論、主義或原則隻有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並產生對人民群眾有益的效果,才是值得我們堅持和宣揚的客觀真理;第三,更新人才觀念,隻要學有專長的人都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而不必斤斤計較其宗教信仰、性格癖好等方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