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做事一定要學會創新(1)(1 / 3)

命運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1、反思生活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大約2 500年前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今天它仍能引發我們的思考。在當今社會,很多人不會思考,甚至不思考。結果,人們在試圖理解影響其生活的複雜現象時,通常表現出了迷惑和不知所措,並由於對這些現象不能加以控製而產生挫折感。

實際上,你的命運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能把自己塑造成你所希望的人,你也能創造一種有效的、有成就的生活。為了做到這些,你必須學會批判地思考、創造性地生活、自由地選擇。

你也需要明確地勾勒出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肖像,並運用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把濃墨重彩都傾注在這個肖像上,然後,在生活中竭盡全力實現你的構想。塑造自己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值得你去為之努力。

保羅?蒂裏奇曾這樣寫道:“人們需要使自己成為他想要成為的、能把握命運的人。”但是,你怎麼能發現你生命的獨特意義呢?如果你的思想清晰、有見地,那麼,生活對你的要求就會一目了然。

人每走一步,都麵臨著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抉擇。這每一瞬間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人生。

當你遇上了意外的事故,我們往往會以為在這種情況下隻能選擇盡早地去醫院。實際上,在那一瞬間我們也還是可以有各種選擇的。因為畢竟受傷的隻是身體,而我們的思想是自由的。

怎樣才能防止災難的發生呢?是否墜入失意的深淵?要不要在不幸中尋求希望?做出這種選擇、決定的隻能是你自己的思想。

“不是誰為我選擇的,我是走自己選的路……”

這是杉村春子在舞台戲《女人的一生》中的一句台詞。正像這句話所說的那樣,隻有自己的選擇才能構成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總是暗暗地在心裏想,我的人生之路一切都要按我自己的選擇來走。

這種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人在每一天中都會不斷重複著各種選擇,並將它們付諸行動,這些選擇和行動積累起來,在不知不覺中便成為了習慣的模式。一旦成為習慣固定下來,那麼不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遇事時身體總是先於大腦指令先按已往的習慣模式行動起來。由此可見,不論好壞,習慣的力量對人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一點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清楚地認識到。

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好的習慣,以至於我們置身於任何情況下,都能朝著好的方麵做出選擇。

“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失敗”“好運總是擦肩而過”,這麼說的人,他一定是在選擇的大方向上錯了。

或者是在沒有認真思考的前提下做出了選擇,說不定還是靠別人來替自己選擇的。每天都這樣度過的話,那麼永遠也不可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果你希望抓住好運、改變人生的話,那麼不妨試著從現在、從此時此刻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你會發現存在著你想象不到的太多的選擇。

2、改變觀念

聖保羅說過:“更新你們的思想,你們就能獲得新生。”這就是說,你要改變、淨化、更新和提高你的思想觀念。

許多人都曾有過思想觀念突然更新的神奇經曆。這種觀念更新不期而至,一下子驅散了頭腦中的陰雲,讓歡樂和幸福的明亮光線射進了頭腦,這種觀念更新會改變整個人生觀。

有人認為,思想觀念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思想的範圍、界限早已由遺傳注定了,自己能做的無非就是稍微給頭腦增加一些營養,使它亮堂一些。

生活中常有一些這樣的情況,生活在同一城市的人,視線角度卻是多種多樣的。一所醫院剛建成,馬上就有人注意到了,可是也有人非等到別人告訴他才能發覺。

別說是城市的變化了,有的妻子竟然連自己的丈夫換了眼鏡也絲毫沒有察覺,直到丈夫說了才知道。這實在是很讓我感到吃驚。

在我的印象中,妻子、母親應該是通過家人的表情、臉色就可以察覺出他們身體及心情變化的。難道這種想法在現代人看來,也很“古老”嗎?

現如今女性們走向社會,投入緊張的工作,於是有的女性會說“太忙了,哪有時間注意丈夫的表情呀”。可是,每天在一起吃飯、交談,卻注意不到丈夫的變化就不對了。是把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去了的緣故嗎?

做丈夫的也一樣。你注意到妻子發型的變化了嗎?看到妻子穿新衣服,你能馬上表揚她很漂亮嗎?

不能準確把握新動向,或者不能及時發覺新變化,那就證明你失去了興趣。這很可能是衰老的開始。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心老的開始。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日野原先生開會遲到了,他為了不打擾其他參加會議的人,便悄悄地從側麵走了進去,想坐到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可是大部分人還是注意到了他。

隻有那天主持會議的司儀,好像沒看到他,他說:“今天日野原先生還未到會,我們先開始吧。”

日野原進入會場時應該是在司儀的視野範圍之內的,可是他就是沒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