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進入旋律天堂(2)(1 / 3)

微小的蜘蛛,頑強的意誌,重來一次,再來一次又一次。努力著,不輕易放棄,堪為人師。

蜘蛛為師,空中吐絲,風中結網,埋頭自己的人生,專注於自己的職責。歎息與責任背道而馳,不去理會別的什麼。生活中沒有該怕的問題,隻有該做的事情。或許可以有理由等待,但不等待,隻在踏踏實實的勞作中織夢。

蜘蛛為師,大道必簡,讓心歸零,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當生活以網的形式出現,滿懷一萬個信心,頑強地在網中生存。細細蛛絲的持之以恒,很難說還有什麼是辦不到的事情。能忍受自己,就能忍受許多,靈魂能強化有效的生命。

蜘蛛為師,昭示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於運行軌跡的細密,而在於專注的內容。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才能,而是如何運用才能。

蜘蛛為師,拯救在愛中實現,擁有頑強不屈的意誌,擁有百折不撓的人生。這世界並沒有真正意義的阻隔你的障礙,有的隻是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意誌,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結果。直線,曲線,都是人生的路徑。

蜘蛛為師,沉重的文化背景下,沒有歎息,沒有計算,隻有行動,隻是行動。

享用沉默不聲響

有話可說,卻沒有隨意說出口的人,是深沉的。隻有深沉的人,大音稀聲,惜字如金,懂得享用沉默。

我覺得最懂得享用沉默的人是丘特契夫。一首《不聲響》讓我許多年來縈繞於心:“別聲響!/要好好地藏起自己的感情,還有想往/任憑著它們在心靈深處/升起、降落、不斷回蕩/你應該默默地看著它們/就像欣賞夜空中的星光/——別聲響!//你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腸/別人怎樣理解你的思想/每人有各自的生活體驗/一旦說出,它就會變樣/就像清泉噴出會被弄髒/怎能捧起它,喝個歡暢/——別聲響//要學會生活在理智之中/全宇宙,就是你心房/何惜神秘而迷人的思想/會被那外來的噪聲擾攘/甚至目光也把靈感驅散/你要懂得自然的歌唱/——別聲響!”

之所以不怕被說成囉嗦而把全詩都引出來,覺得這首詩能美妙地震撼靈魂,能喚起人情思的波瀾。

沉默也好,不聲響也好,總之是回避語言,也不需要文字的表達,在心靈留白過程,內在的靜思增大。今本《老子·十六章》中,王弼注雲:“以虛靜觀其反交,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複歸於虛靜,是事物之極篤也。”指明從紛繁萬有或雜複萬變中,理出源頭,複歸源頭活水。

人怎樣獲得靈魂?在於感受生活,感受得具有深度,廣度,也就形成了成熟豐滿的靈魂。尤其是作家,作為人類的良心,社會生活的代言人,更需要深度地靜心,不能被喧囂的世聲困擾。與時代同步,傾聽大地的脈動。有時聽比說重要,而理解更重要,是審美知覺的最高層次。

語言是需要的,人類的交流依賴它作為工具,然而不完全是語言的作用,有時我們隻是靜靜地存在,並與存在的世界交融。

沉默靜思,語言被超越了之後,我們就會不滿足於對事物表象的熱衷,不滿足於對直接視覺或官能感覺刺激的反應,也不滿足於對生活細枝末節的瑣碎陳述。無法表述的東西,不可名狀的事物,就會顯現其蘊含的美。

享用沉默不聲響,自然和生命的深處脈搏與呼吸,就會被心靈之眼捕捉,複見天地之心,心之節拍和應著,策動生命進入詩性狀態。

用今天去點亮明天

日落月升,寒來暑往,天地宇宙是一個大循環。

人生百年幾今日?不由得讓人慨歎。

用今天去點亮明天——英國勃朗寧在《天鵝巢的羅曼司》中的詩句。

日複一日,我們首先擁有今天,那就種今天的樹,積攢今天的柴,收集今天的火種;燃起今天的火,將今天的生活溫暖,把今天的天空照亮。每個今天都是過去時間上的一個點,應當惜寸陰於今天。艾默生說,“你若是愛千古,你應當愛現在。昨日不能喚回來,明天還是不實在,你能確實把握的隻有今日的現在。”我們隻能以現在來延續未來,以今天點亮明天。

在生活和愛中,隻有一個時刻,那就是現在,就是今天。因為誰也無法使時鍾去敲已過去的鍾點,抓住今天,因為它不再來。在生活和愛中,尚有一個遠景一個夢,那就是明天。抵達遠景,及時啟程;實現夢想,不能坐等。一個人明天的幸福,取決於今天誠實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