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修心禪(5)(2 / 3)

有人說:“平凡的人雖然不一定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對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過程中把自己點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隻能發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夠了;平庸的人也許是一大捆火藥,但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引線,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變成了一堆啞火藥。”

也許你隻是一朵殘缺的花,隻是一片熬過旱季的葉子,或是一張簡單的紙、一塊無奇的布,也許你隻是時間長河中一個匆匆而逝的過客,不會吸引人們半點的目光和驚歎,但隻要你擁有自己的信仰,並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就會成為成功駕馭生活的勇士。

你所擁有的,才是真正的財富

知足是天下第一富。

——星雲大師

人人都渴望得到財富,而財富究竟為何物,怎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的人生?星雲大師在《求財富祈願文》中向佛陀祈求七種財富:

第一種,祈求您給我健康的身體。

第二種,祈求您給我慈悲的心腸。

第三種,祈求您給我智能的頭腦。

第四種,祈求您給我勤儉的美德。

第五種,祈求您給我寬廣的胸懷。

第六種,祈求您給我內心的智能。

第七種,祈求您給我世間的因緣。

這七種財富,都是我們通過自我修煉能夠獲得的,並且是真正的、自在的不會拖累己身的財富。

人生走到暮年,已垂垂老矣,隻有回憶占據內心時,曆數一生的喜怒哀樂以及繁華落寞,怎樣的來路才會讓人感覺到充實呢?若將財富得失的心態拋至腦後,我們很容易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如此富有。

從前有一個青年總是哀歎自己命運不濟,生活多舛,既發不了財也求不到一官半職,終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一個老和尚,看到老和尚一臉的平靜祥和不由得歎了口氣。

老和尚攔住青年,問他為何歎氣,青年說:“我看到你開心的樣子覺得很羨慕。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多的煩惱?為何我既沒有一技之長而又一貧如洗?”

老和尚說:“年輕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青年問:“富有?我除了煩惱什麼也沒有。”

老和尚並沒有急著解釋,而是繼續問他:“那麼,假如有人給你一千兩銀子,換你十年的壽命,你換嗎?”

“當然不換!”

“給你五千兩銀子,換你的健康,你換嗎?”

“還是不換!”

“給你一萬兩銀子,換你的生命,你換嗎?”

“不換!”

老和尚頓時笑了:“年輕人,到現在為止你至少擁有一萬六千兩銀子了,難道還不夠富有嗎?”

青年人的煩惱來自於未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他隻是看到了自己缺少的東西,卻從未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若能知足,則一切煩惱自會迎刃而解。

人常說,知足常樂。知足是一種處世態度,常樂是一種釋然的情懷。知足常樂,貴在珍惜,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抱怨不貪求。當我們都在忙於追求、拚搏而失去方向的時候,知足常樂,這種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寧靜與溫馨,對於風雨兼程的我們是一個避風的港口。真正做到知足常樂,人生會多一份從容,多一些達觀。

做人要知道滿足,要懂得珍惜,不可貪得無厭。每個人出生時不可能都含著一把通向富貴、幸福之路的鑰匙,但是每個人都擁有一雙勤勞的手,不要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寄托在上天的恩賜上,美好的生活應該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

對於一個不知足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他也永遠無法看到自己所擁有的青春、能力、經驗、激情、教養、信念……這時候,不滿之心就像是一團熊熊烈火,柴放得越多,燒得越旺;火燒得越旺,人就越有添柴的衝動。於是,人奔來奔去,忙裏忙外,既無暇休息,也體會不到忙碌的樂趣。

星雲大師說,知足是天下第一富。人如果不知足,雖在天堂卻猶處地獄;能夠知足的人,雖臥荒地也如天堂。

無法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就無法珍惜,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緒,既能夠摧毀有形的東西,也能攪亂我們的內心世界。擦亮眼睛,看看我們所擁有的財富:生命、時光、理想、熱情、知識、親情、友誼……你有擁有的,才是你真正的財富。

星雲法語

“學習吃虧”能養德,“人我互調”能慈悲;“當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樂。

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欲;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鋪,但買不到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