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1 / 1)

知識鏈接:

錫伯族主要集中分布於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霍城等,還有在東北的沈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和鳳城等地。

錫伯族民間有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另外,新疆的錫伯族把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定為西遷節,錫伯語稱“杜因拜專紮坤”。錫伯族人善於騎馬射箭,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製品,也十分注重禮儀,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覺時脫下的褲、鞋、襪等不能放在高處等。

回頭崗的傳說

相傳在三百年前,錫伯族還多數聚居於伯都納,也就是現在的吉林省扶餘縣,他們在那裏安定地生活著,他們善於騎馬,射箭也是一流的,是個勇敢善戰的民族。清朝時期,朝廷怕錫伯族聚眾起義,把他們納入了“八旗”,後又在康熙年間調一部分族人去盛京駐守,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沈陽市。

這個消息對於一對相愛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噩耗。色倫堡和歐吉娜從小一起長大,長大後也是每天形影不離,一起去放牧,一起去騎馬,早已是一對兩小無猜的戀人了。可是這次遷徙卻要將他們分開,因為色倫堡一家被分到了遷徙的隊伍裏。兩個年輕人麵對即將到來的離別很是悲傷。

錫伯族民居但是,要來的終究還是會來。這天早上,色倫堡一家就要啟程了,歐吉娜一家早早地就來送行。歐吉娜的爸爸把自己多年來一直愛不釋手的馬鞭送給了色倫堡。歐吉娜雖然痛苦萬分,在色倫堡麵前卻沒有一絲表露,因為她不想心愛的戀人在離別的時刻看到的是她的淚水。她從自己的脖子上摘下了護身符,親手為色倫堡戴上,但願這信物能保佑他平平安安、對自己的感情永遠忠貞不渝。

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歐吉娜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在思念和焦慮中一天一天熬過去的。身邊的人們都在講述去往盛京的親友的情況,而歐吉娜卻沒有聽到有關色倫堡的半點消息,是他變心了還是……她在不斷地猜想。

再說色倫堡這邊,一家人曆經千辛萬苦才到達盛京,每天忙著開墾荒地、放養牛羊,生活十分繁重。對於他,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每天晚上攥著歐吉娜送他的護身符,看著天上的星星,回憶他們曾經共同擁有的快樂。可是那一切美好都不可能再成為現實了,為了歐吉娜將來的幸福,他不得不選擇狠心地斷絕,不給她一點關於自己的消息,還曾幾次想讓人把護身符轉還給她,可他一直沒能狠下心,畢竟他們是那麼地相愛。

錫伯族青年男女又是一年的八月十六,已是深夜,色倫堡怎麼也睡不著,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屋外,思念著他的歐吉娜。以前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他們共同度過的,現在的月光下卻隻有孤獨的一個人。想著想著,色倫堡越來越傷心。他躍上馬背,一陣疾馳來到了灰土岩,向山下大喊著歐吉娜的名字,以此來排解內心的苦悶。沒想到的是,遠方有一團火光應聲而來而且光亮越來越大,馬蹄奔跑的聲音也越來越近了。隻怕是又有外族人來侵犯了,色倫堡趕忙騎上馬,朝著火光的方向奔去。等他定睛一看,來者是一個騎著白馬的錫伯族姑娘,好熟悉的身姿,還喊著自己的名字,一聽聲音竟是歐吉娜。色倫堡發瘋一樣地奔了過去,他終於與日夜想念的歐吉娜相見了。隨歐吉娜而來的還有鄂、趙、卜三家表兄弟,色倫堡既驚喜又好奇,他們怎麼會趕到這來呢?

其實,在色倫堡走後,歐吉娜的父母眼見女兒因為思念而日漸消瘦,就決定舉家搬到盛京,讓這對戀人能夠團聚。可是歐吉娜的妹妹和鄂家定下了親事,歐吉娜的父母隻得去遊說鄂家也一起前往盛京。麻煩的是,鄂家的女兒和趙家的大兒子也定了親,還有趙家的小兒子和卜家的女兒,這一動要牽動四戶人家。大家經過商量,決定成全歐吉娜,一起搬到盛京去。

就這樣,相愛的人終成眷屬,盛京的家族又擴大了不少,他們就在盛京以北的草原找到了一個風景秀美、適合居住的地方安了家,這個地方正是灰土岩,位於草原的中心,家族的後代一直在這裏繁衍生息。為了紀念色倫堡和歐吉娜忠貞的愛情,灰土岩改名為“回頭崗”,色倫堡在沒有和歐吉娜重逢前,曾多少次騎馬跑到這來回望家鄉,最後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幸福。

直到現在,每逢過年,錫伯族的長輩還會帶著全家老小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跪拜,以表示對故鄉的懷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