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1 / 1)

知識鏈接: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等地。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土家人熱情好客,家裏來了尊貴的客人,他們會奉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吃。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係藏緬語族,現在多用漢語,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字。土家人愛唱山歌,跳擺手舞等。

土家族的起源故事

土家族的吊角樓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現在的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常常到大海的一個邊角去打魚,大海的這個邊角就是現在的三峽地帶,而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就是巴人。

千年以來,巴人氏族就在這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他們以山上的洞穴為家,靠在山林打獵和在海邊打魚為生。慢慢地,整個氏族壯大起來。與此同時,其他氏族也在不斷地繁盛,氏族之間由於疆域等問題矛盾越來越深。

土家族的青年男女不久,一個氏族在戰爭中大敗,其頭領在死前氣憤地用頭去撞不周山。結果山拔地而起,把天捅出一個大窟窿,洶湧的天泉水如瀑布般傾瀉而落,大地被一片汪洋所覆蓋。水麵越漲越高,地上的人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就在這危急時刻,女媧娘娘煉出五彩石把天補上了,可是地麵上的水還是沒有半點減少。於是,娘娘又派下一個叫“禹”的人來號召大家共同治理水患。禹不辭千辛萬苦,統領大家把洪水引入了東海。水麵下降十多丈,三峽附近大麵積的土地顯露了出來。海裏的魚蝦也隨著海水流入了東海,地麵隻剩一條狹長的水溝。迫於生活,巴人不得不舉家遷徙。於是,一部分人向南遷到了山林之中,另一部分向北行進來到了黃河邊,又慢慢進入中原地區。

向南遷徙到山林裏的巴人又因分工不同而形成四個族群。其中,一族人開采了耕地,種起了糧食;一族人在山上打獵;還有一族在大水塘裏捕魚捉蝦;最後一族人則在山林中伐木建房舍。

幾百年過去了,四個族群都漸漸地壯大起來,互相的勢力爭鬥也越來越激烈。於是,大家經商議達成共識,每一支族群取了一個不同的姓氏劃分開來。種地的取“田”姓,打獵的取了“王”姓,打魚的取了“向”姓,而建房舍的取了“黃”姓。四個姓的族群又明確地規定了各自的分工,還有互相交換產品的規則。

整個山林有了分工協作以後漸漸穩定了。經過大家共同的勞動努力,此處的族人們生活得越來越富庶。因此,引得北邊的巴人也慕名而來,用他們生產的東西來交換他們沒有的食物等。南北兩地從此交往頻繁,各取所需,都繁榮了自己的氏族。由於中原的巴人總是在南北之間活動,所以被稱為“客家人”,而四姓的北方巴人則被稱為“土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