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1 / 1)

知識鏈接: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同仁、樂都、門源,還有甘肅天祝等地。

追溯其起源,應該以曆史上的吐穀渾人為主。由於地域的差距,土族的自稱有“蒙古人”、“察罕蒙古”、“土昆”和“土戶家”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土族”。

扭達的傳說

扭達土族所說的“扭達”,指的是土族姑娘頭上的頭飾,有不同的花樣,每種花樣都代表著不同的身份或意義。據說圓形的吐渾扭達是吐穀渾的“王冠”,象征著一種高貴,應該是最早出現的扭達,還有捺仁扭達、適格扭達、雪古浪扭達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不同樣式的扭達製作手法精細,是土族古老文化的一種體現。關於扭達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時候,在土族人聚居的部落,有一個美若天仙的姑娘,她的名字叫臘月花。臘月花生性善良,而且有一雙巧手,做什麼像什麼,她和同村的尼達、莫盧兄弟倆從小一起長大,轉眼他們已經長成了風華正茂的青年。尼達和莫盧都愛上了美麗的臘月花,而臘月花隻喜歡正直忠厚的哥哥尼達,令弟弟莫盧很是妒忌。為了能討得臘月花的芳心,莫盧想盡了一切辦法,曾幾次陷害哥哥,都沒有成功,這樣反倒激起了臘月花對他更多的厭惡。眼看臘月花和尼達的感情越來越好,莫盧對哥哥越發懷恨。

土族民居一天,莫盧從巫師那得來了一種毒藥,喝下它的人會變成長相醜陋的怪物,他打算以此來毒害哥哥。沒想到的是,莫盧自己也誤服了毒藥,結果兄弟倆都變成怪物。尼達變成了石頭怪,莫盧變成了長相惡心的蟒怪。臘月花知道後,抱著石頭怪傷心地哭了起來,而石頭怪的心一下變熱了,居然還說起話來,它對臘月花說:“蟒怪為了娶到你是不會罷休的,現在隻有一個辦法能除掉他,那就是用扭達。”於是,臘月花召集村裏同樣憎恨蟒怪的十幾個姑娘,一起來製作各式各樣的扭達。

果真像石頭怪預言的那樣,蟒怪來搶親了。臘月花假裝痛快地答應了蟒怪,但提出的要求是要帶十幾個姑娘去陪嫁。蟒怪見臘月花答應了親事,別說一個要求,就是一百個也得答應啊。成親那天,十幾個姑娘都各自戴著扭達陪嫁了過去。就在晚上,蟒怪剛揭開新娘的蓋頭,臘月花就低頭衝了過去,頭上簸箕形的扭達一傾斜,裏麵的灰土落了蟒怪一臉,把它的眼睛迷住了。一看情況不好,蟒怪打算用噴射的毒液毒死臘月花,這時戴著馬鞍形扭達的姑娘擋了過來,用扭達接住了毒液。蟒怪急了,開始滿地跑著追趕臘月花。於是,戴漏鬥形扭達的姑娘把扭達裏的豆子撒在地上,蟒怪被滑到了。抓住機會,戴圓盤形扭達的姑娘用裏麵的石頭砸向蟒怪的頭,還有戴三叉形和幹糧形扭達的姑娘,分別用三把尖刀和犁頭紮進了蟒怪的心髒,可惡的蟒怪終於被除掉了。

為了紀念這幫聰明勇敢的土族姑娘,人們把她們製作的扭達保留下來,並一代代傳下去,扭達的故事也隨著被流傳開來。後來,扭達就成了土族姑娘標誌性的頭飾,代表著土族人民的正直和勇敢。

輪子秋是土族男女老幼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