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促進了民主集中製的貫徹落實。通過狠抓巡視意見的反饋和落實,推動一些被巡視地區和部門黨委(黨組)不斷完善議事規則,提高領導班子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促進了被巡視地區和單位健全了民主集中製等各項製度,堅持用製度規範權力運行的行為;發現和糾正了一些違背民主集中製的行為。
五是促進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解決。巡視組針對教育、醫療、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和司法等領域,以及在企業重組改製、土地征用、城市拆遷、環境汙染等方麵存在的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監督檢查,有力促進了這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加強監督檢查,保障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得到貫徹執行
根據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反腐倡廉的新思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決定,會同有關部門對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及地方各級黨委集中換屆等工作開展監督檢查。積極參加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圍繞市場經濟秩序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促進市場機製的形成和完善,防止權力的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一)開展對土地宏觀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2003年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國土資源等部門,深入開展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全麵清理各類開發區。嚴肅查處了河南省鄭州市非法批準征收占用土地建設龍子湖高校園區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全國共核減各類開發區5298個,規劃用地麵積壓縮2.87萬平方公裏。
(二)開展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工作。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嚴肅查處了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違規建設新豐電廠等案件。2004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發展改革等部門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了全麵清理、審核,查處和糾正了違反規定上項目的問題。
(三)開展國債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2000年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對投資管理和項目主管部門撥付和使用國債資金、建設單位執行工程管理製度等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促進國債資金規範管理、合理使用,保障了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的順利實施。
(四)推進土地和礦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國土資源等部門積極推行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和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製度,督促建立和完善相關規章製度,嚴肅查處違反規定的出讓行為。2005年,全國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土地麵積6.65萬公頃,價款5429億元,比2003年分別增長了21.95%和46.51%。
(五)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招標投標法》實施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了對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製度和配套措施,規範和完善工程招投標行政監督機製,嚴肅查處建設領域的違紀違法案件,推進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體製機製和製度的創新。
(六)優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決糾正違反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搞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等行為;嚴肅查處侵害投資者權益、幹擾企業生產經營、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典型案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了整治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生產治安秩序專項行動、建材市場專項整治、知識產權保護等20餘項專項檢查,糾正了一批在市場體係建設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影響經濟健康運行的突出問題。
2008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為推動中央關於科學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配合有關部門重點就市場價格調控、節能減排、固定資產投資、節約集約用地、房地產市場調控等5個方麵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開展了監督檢查。全國共查處54916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共對3006起環保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進行了掛牌督辦。
2008年,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從救災工作一展開,就實施全過程監督檢查。經中央同意,中央紀委成立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督檢查領導小組,製定一批加強救災資金物資監管的製度規定,組成檢查組赴災區和有關單位進行檢查,嚴肅查處並及時通報了一批貪汙、截留、挪用救災款物的違紀違法案件。按照中央“節儉辦奧運、廉潔辦奧運”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中央關於籌辦北京奧運會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及場館建設、市場開發、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