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新生兒養護:父母的必修課(2)(3 / 3)

與成熟乳比較,初乳中富含抗體、豐富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及寶寶所需要的各種酶類、碳水化合物等,這些都是其他任何食物都無法提供的。相對而言含乳糖、脂肪、水溶性維生素較少。

初乳中的免疫物質可以覆蓋在寶寶未成熟的腸道表麵,阻止細菌、病毒的附著。所以,初乳被人們稱為第一次免疫,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好處

母乳永遠都是寶寶頭半年內最自然的食物,每個新媽媽都應當盡量用自己的乳汁喂哺自己的寶寶。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好處有很多。

提供寶寶生長最佳營養。母乳是寶寶必須的和理想的食物,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合寶寶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

增強寶寶免疫力。母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能保證寶寶少得疾病。寶寶發生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的概率小,還能預防過敏。與吃配方奶粉長大的寶寶相比,吃母乳越多的寶寶,患耳炎或腹瀉的可能性越小。

促進寶寶牙齒健康。吸吮運動有助於寶寶麵部正常發育,可預防由奶瓶喂養引起的齲齒。

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母乳中含有寶寶大腦發育所必需的氨基酸。

此外,哺乳過程中,媽媽的聲音、心音、氣味和肌膚的接觸能刺激寶寶的大腦,促進寶寶早期智力開發。

母乳喂養對媽媽的好處

母乳喂養不僅對寶寶健康成長很重要,對新媽媽也很有益:

讓新媽媽獲取做母親的感覺,幫助新媽媽從孕期狀態向非孕期心理狀態成功過渡。

母乳喂養能減少產後出血。伴隨吸吮而產生的催產素,能促進新媽媽子宮收縮,促使子宮恢複。新媽媽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所需之營養物質,能通過產後閉經得以貯存,有利於產後的康複。

母乳喂養可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

早接觸、早吸吮的益處

在寶寶出生後的30分鍾內,當臍帶一剪斷,擦幹淨寶寶身上的血跡後,就馬上讓寶寶裸體趴在新媽媽胸前,然後在助產士的幫助下讓寶寶吸吮新媽媽的乳頭。這樣的接觸最好能持續30分鍾以上。這就是早接觸、早吸吮。

寶寶在出生後20~50分鍾內,吸吮反射最為強烈,盡早吮吸會留下強烈的記憶,這樣過2個小時後,他就吮吸得很好。未經早吸吮的寶寶,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教會他吸吮。

早吮吸,頻繁接觸,可以刺激新媽媽產生更多的泌乳素和催產素,促進乳汁分泌。沒有經過早吸吮的新媽媽,大約2天後才開始泌乳。

早接觸、早吸吮還可以增進母子感情,可以促進新媽媽的子宮收縮和產道恢複,減少產後出血。

按需喂養保證供給

每當寶寶哭啼、新媽媽脹奶或新媽媽認為應當給寶寶喂奶的時候給寶寶喂奶,就稱為按需喂養。通俗地說,隻要你認為該喂奶就給寶寶喂奶,就叫按需喂養。

寶寶剛出生時,吃奶可能很不規則,一天要吃很多次,或一天隻吃幾次。隨著哺乳次數的增加和寶寶吸吮動作的刺激,新媽媽的泌乳素分泌增加,排乳量也會隨之增加,這時,喂奶間隔也就會相應延長,漸漸地,喂奶就會形成一定規律。

在寶寶吃奶還沒有什麼規律之前,一定要按需喂養,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需要,也才能使媽媽的乳汁分泌更多。

寶寶經過1~2周的按需喂哺後,從第3~4周開始就可按培養起來的定時哺乳時間,固定地給寶寶喂奶了。一般來說,一次喂奶的時間在15~20分鍾。

按需喂養的注意事項

在寶寶剛出生不久,新媽媽按需哺乳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按需喂養不是寶寶一哭就喂。寶寶哭啼不一定是饑餓。要看看是不是尿布濕了;有沒有身體不舒服,比如說皮膚上麵長了東西、肚子疼痛或鼻子不通氣等。

寶寶吃奶次數過多時應注意,是不是寶寶吸吮的姿勢不對,吃不到足夠的乳汁;每次吃奶的時間過短,寶寶沒有吃飽。

寶寶老是睡覺時要注意,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寶寶不睜眼仍可以吸奶,就要堅持給寶寶喂奶,這種閉著眼睛仍吃奶的情況多見於一些性格比較安靜的寶寶,不是病狀。

總之,要給寶寶多吸吮,並且多觀察,新媽媽很快就會學會按需喂養寶寶了。一般說來,新媽媽和寶寶經過2~3周的學習,就能建立良好的默契,並逐漸地形成規律。按需喂養也會發生意外,即有的寶寶總有吃奶需求,兩次吃奶的時間間隔特別短,好像每次都吃不飽似的。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是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吃不到足量的奶;二是吃奶時間過長,疲勞入睡,但很快又醒;三是喂奶時間太短或母乳過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