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不宜哭
新媽媽產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傷口還沒有恢複,可能還有母乳喂養遭遇挫折、身材改變、不知如何照顧寶寶等問題,容易感到憂鬱甚至哭泣。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為精血所養,產後本已氣血耗損,如果再哭泣則更傷精血,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因此,新媽媽盡量不要哭泣,要好好休養,家人要幫助新媽媽度過這個難關。
溫馨提示
如果新媽媽隻是偶爾碰碰涼水,不會有太大的害處。但不要持續、頻繁地使用涼水。如果想自己給寶寶洗衣服和尿布,建議用溫水。
熱水泡腳好處多
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達到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等作用。新媽媽分娩後精疲力盡,如果每天用熱水泡腳,對恢複體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和神經疲勞都有好處。如果在熱水泡腳的時候,同時按摩腳趾和腳心,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泡腳時水溫不宜過高,熱而不燙即可。水溫太高容易引起心、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還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麵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幹燥甚至皸裂。
適合新媽媽的內衣
產後最常見的生理現象就是出汗多,尤其是夜裏睡覺和剛睡醒時最為明顯。而且,媽媽還要頻繁地給小寶寶哺乳。所以,新媽媽的內衣一定要選擇無刺激性、透氣性好、吸汗的純棉布料,宜寬大舒適,不要過於緊身。
月子裏宜戴乳罩
新媽媽在產後應該戴乳罩,這有利於乳房健美與恢複。
乳罩的作用是托住乳房,使其保持在合適的位置上,有利於乳房的血液循環,不僅能使乳汁分泌增多,還可以避免乳汁淤積而患乳腺炎。
乳罩能保護乳頭免受刺激和擦傷,減輕運動時乳房受到震動。
乳罩在哺乳時還能使乳汁排泄通暢,防止其他衣物上的纖維進入乳管孔,引起堵塞,影響哺乳,特別是穿羊毛類衣服時。
有些媽媽溢乳嚴重,經常弄得胸前衣服濕一片,感覺尷尬。戴乳罩會吸收一些溢出的乳汁,不至於外衣濕很多。
乳罩可以支撐托起乳房,避免哺乳期結束後乳房明顯下垂,這個可是很多媽媽都在乎的哦!
不適與疾病的應對
產後的新媽媽有可能出現產褥感染、產後風、子宮脫垂等不適,這直接關係到新媽媽的身體恢複和健康。應該采取措施更好地預防。
防止尿瀦留
膀胱內積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稱為尿瀦留。要防止尿瀦留,產後飲水要適量,產後4小時即使無尿意也要主動排尿。如果情況允許,可試著起床排尿或坐在床上排尿。用熱水袋敷膀胱區有利於排尿。還可用小容器盛水,從高處將水倒在低處的大容器內,讓媽媽聽著水流聲,反射排尿。如果這些方法還不能排尿,應請醫生導尿或打針、服藥,以便及時糾正尿瀦留。
預防產褥熱
產褥熱表現為產後2~5天開始出現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下腹部壓痛、惡露有臭味且增多等症狀。
對於產褥感染,預防勝於治療。產前應加強營養,糾正貧血,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其他並發症,預防和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或黴菌性陰道炎;妊娠末期,禁止性交和盆浴,以免將病菌帶到陰道和子宮裏,引起產後感染。產後新媽媽要注意衛生,尤其是要保持會陰部的清潔;盡早下床活動,促使惡露早排出,注意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產褥期要禁止性生活。
一旦患了產褥感染,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使用針對性強、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滅滴靈等。患產褥感染的產婦要充分休息,有條件的最好不要給寶寶喂奶,待身體康複之後再喂。
子宮脫垂的應對措施
發生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有急產、滯產和產後過早參加勞動。子宮脫垂患者會感到下腹、外陰及陰道有墜脹感,並可有腰酸背痛,久立或勞動時感覺更加嚴重;若病情繼續加重,嚴重者影響行動。
子宮早期脫垂或症狀較輕者,可取平臥位或稍坐一會兒,即可使會陰部恢複常態;也可使用體育療法,如縮肛運動,一縮一放地進行,每次10~15分鍾,每天2次。為了預防子宮脫垂,在產褥早期產婦應當做簡單的康複體操,加強產後鍛煉。產婦在產褥期臥床時應經常更換體位,要多側臥或俯臥,不要總是仰臥。產後避免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盡量避免便秘或劇烈咳嗽。
緩解宮縮疼痛的方法
在產褥早期因宮縮引起下腹部陣發性劇烈疼痛,稱為產後宮縮痛。哺乳時,反射性催產素分泌增多會使疼痛加重。產後宮縮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宮收縮。產後子宮要通過收縮,逐漸恢複到正常大小。多胎產婦及經產婦的痛感更強烈,主要是因為子宮隻有加強收縮才能恢複正常大小。一般產婦都能忍受得了這種疼痛,對於嚴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