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新媽媽產後回到病房,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6個小時。6小時以後,可以墊上枕頭了,進行翻身,變換不同的體位,以半臥位為主。
做好室內清潔消毒
新媽媽和寶寶在月子裏幾乎整天都在居室內度過,做好清潔衛生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方法。所以,一定要在新媽媽出院回家之前的兩三天,將坐月子的房間打掃得非常幹淨。具體做法有:
家裏最好用3%的來蘇水濕擦或噴灑地板、家具和2米以下的牆壁,並徹底通風2小時。臥具、家具也要消毒,陽光直射5小時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保持衛生間的清潔衛生,隨時清除便池的汙垢,排出臭氣,以免汙染室內空氣。
新爸爸和家人不要在居室內吸咽。
接待來客的方法
生了寶寶後,親戚朋友過來道喜,這是我國的傳統禮儀。但新媽媽最好不要接受親朋好友的來訪,通電話是最理想的接受祝賀的方式。因為新媽媽需要充足的休息,過多地接待客人,使新媽媽很勞累,也會使新媽媽很興奮,容易造成睡眠障礙。人來人往,也容易帶來病菌,特別是在流性疾病爆發的時候,會對新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
如果是推辭不掉的造訪,來訪的時候應該避開新媽媽白天小睡的時段。要求客人進門就脫去外套,抱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不要隨便親寶寶。月子裏不要在家裏大宴賓客,這會擾亂新媽媽和寶寶的正常作息。如果家人需要請客吃飯,可以選擇在飯店設宴,不需要新媽媽出席。
注意勞逸結合
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媽,身體非常虛弱,氣血也不足,身體的各種器官需要通過休養來恢複。
休息好不代表一直躺在床上,體力較好時還是要下床適當活動的,也可以做少量的家務,隻要避免重體力活即可。
產後可以適當下床活動時,僅限於慢慢地走走,也可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多翻身、抬胳膊、仰頭,這些也是運動。產後兩周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如擦擦窗台、抹抹桌子、疊疊衣服。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提供方便的工具,提高效率,如電飯鍋、溫奶器、電磁爐、電壓力鍋等,減輕家務負擔。但要注意做家務的肘候,不要碰冰涼的東西,洗抹布、擦桌子、洗手都要用溫水。
坐月子期間最好少出門
坐月子期間能不能出門走動,都是相對的。這要根據新媽媽身體的康複情況和當時的天氣狀況決定。如果新媽媽的身體恢複良好,天氣暖和,溫度合適,出門走動對身體並沒有壞處。外出時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頭頸部圍圍巾,可預防“月子病”。
產後百脈空虛,又容易流汗,風邪一旦入裏,除了容易感冒外,還可能導致日後四肢關節遊走性的疼痛。因此,月子期間要避免在大風天或冷天出門,因為產後身體比較虛弱,容易出汗,風吹容易導致受涼。總體來說,產褥期以休息為重,減少出門次數,避免勞累。
不宜長時間吹空調
坐月子非常重要,新媽媽不能吹風,不能受涼。空調吹多了,媽媽的身體受不了。如果夏天坐月子,溫度過高,容易中暑,適當吹空調對媽媽有好處。新媽媽生產後,要先進入一間沒有開空調的房間,將身體擦幹後,再進入空調房休養。溫度降低過程中,新媽媽、寶寶最好不要待在空調房裏,待溫度達到26℃的適宜溫度後,再進入空調房。空調房不能密閉,要保持通風。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能長時間吹空調,睡覺更不能吹,當室溫降到一定溫度時及時停止。如果高溫難耐,也切忌貪涼。新媽媽衣服要穿好,盡量將所有部位遮住的情況下再吹,以防貪圖涼快而受涼。一般建議穿長衣長褲,在很熱的情況下,也可以穿長褲短衣,最好穿上一雙薄襪子。
不宜直麵吹電風扇
月子裏的新媽媽怕受風。如果是在夏天,實在受不了高溫,吹電風扇也要小心。
吹電風扇的目的是為了適度降溫。新媽媽要注意不要讓風扇直接對著自己吹,因為直吹容易受涼,引發產後疾病。新媽媽可以讓風扇對著牆吹,讓風反彈回來,這樣風會柔和一些,也可以把電風扇調到柔風那一檔。每個人對溫度的敏感性不太一樣,所以自己的身體感覺舒適就可以了。
月子裏少碰涼水
中醫認為,產後氣血不足、元氣虧損,風寒涼氣容易入侵新媽媽身體,造成氣血運行不暢甚至導致產後身體疼痛。坐月子期間,新媽媽應該注意盡量少接觸冰涼、寒冷的環境。如果你的寶寶出生在寒冷的冬天,那麼建議坐月子期間避免頻繁地接觸冷水。如果新媽媽經常開啟冰箱門,頻繁接觸到冰箱裏冒出的涼氣,對產後恢複也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