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界的讚助(3 / 3)

有一位大戲劇家麗嘉利女士Evala Gallsene是創演所講「小孩戲」PeterPan的頭一個人。所演的戲是專為供給小孩們看的,她對於觀察兒童的心理,啟發兒童的思想,引起兒童正當的趣味等等,很下過苦工夫來研究。每逢出演時,觀客總是擁擠不動,可是十分之八九都是天真活潑的小孩們,所以這位女士也很有名。梅君出演以後,她雖然不是天天來,但是至少也看了十幾回,並且總是在後台看,為的看真切些,——因為她想研究研究中國劇的原則。每次看完後,也一定把她覺得疑難的詢問清楚,然後陳述她的意見。她對中國劇的組織法,和梅君的表演法,極端佩服恭維!但是除了議論戲劇以外,對我們非常熱心,關於在紐約一切辦事交涉的頭緒,幫助我們很多。如:與戲館子應怎樣交涉;應怎樣辦理;廣告應怎樣登法;各種事情應該怎樣布置;在後台辦事和工人應該怎樣對付;這種種的瑣碎小事,都一件件的詳細指教,她曾約我們看了兩回她的戲,她在博聞劇場The Cire Repertort Thethe出演。我們一到戲館子門口,她就派人來招待,非常周到客氣,一進去,果然看見滿園都是小孩,精神極活潑,都興致勃勃,眼裏滿含著興趣的光向台上注視著。因為所演的戲,於小孩的心理極有研究,所以特別受小孩的歡迎。台上演員和台下小孩,偶然也有問答的時候,發語都非常有趣,耐人尋味。我看著不覺想起中國的小孩們來,可憐他們的娛樂是什麼呢?我還想作一篇文字,專記載這種戲的演法,所以這裏不必詳細說了。看完以後,裏加裏女士特請我們到後台參觀,對於布景和戲台上各種組織都一一的解釋,態度極和靄熱誠。臨行時,送給梅君一大本畫冊,裏麵完全是她排戲的各種圖樣,訂製印刷,異常精美。

克耳瑪娜媧女士Madame Kermanova是一位演白話戲的大家。她本是俄國人,但是在紐約出演多年,名氣頗大。梅君演戲時,雖常常來看,看玩以後,總要到後台坐一坐。但是她性情沉默,不愛多說話,天天到了後台,點頭讚歎會子就走了。對梅君個人尤其佩服。她新排了一出戲叫:「三姐妹」,是編的俄國故事,演時特請我們看了兩次,女士自己飾一位大姐姐,是一個不愛說話的角色,恰與本人的性情相合。

還有一位大戲劇家普隆科女士,Miss Vander Pleonck也來看了十幾次。她最恭維醉酒,說:『沒看醉酒以前,總以為女子喝醉了本沒有甚麼好看,若醉後調情,一定更不容易好看,說不定怎麼粗野卑鄙呢!真不知道在戲台上應該怎樣形容法才好。誰知等看了以後,竟覺得醉態有醉態的好看,調情有調情的好看;中國劇能把人的精緒形容到這步田地,實在出人意料以外。就這一點,就可以知道中國劇組織法的高深,更可以知道梅君藝術的精妙了!』

此外還有許多名腳,看戲以後,也都到後台來談論。有的說:『汾河灣最好,近情近理,人人能懂!』有的說:『舞劍的姿勢最好看!』有的說:『中國劇的高雅,實與希拉古劇相同。』又有的說:『中國劇的規矩真妙,比方到相當的時間,我們覺得這時似乎應該唱了。果然台上就起了唱工,真令人看著舒服。』諸如比類的這些話非常的多,可惜差不多都忘了,尤其記不清那句話是誰說的了。雖然他們所說的話不敢說不是有意恭維,然而真在行的話,也非常之多。

紐約各大劇場,如Mertropolitan Opera Hause等處,差不多都請我們去看戲;看完以後,一定約到後台參觀,招待都很周到,但不必一一的詳細說了。

各名腳,各編劇家,各導演家,各劇場的經理,都常常來看梅君的戲。劇場的經理,前台的人員,對於這些人非常注意,每天隻要他們一到場,前台的人必到後台來報告,說:『某某名腳來了!』『某某劇家到了!』大概這是平常很難得的事情,所以前後台的經理都認為他們竟來看戲,真是極好的現象。他們不但都來看戲,並且都約我們去看他們的戲,又招待得非常客氣。這種種情形,乍一看彷佛沒什麼關係,其實發生的影響很大。因為中國戲與外國戲組織上差別的太多,所以普通美國人本不能了解中國劇,就是聽人說好,也還不十分注意,等一聽說各名角都來看過,他們不免有些動心,既是本國的名角都熱烈歡迎,當然是好的無疑了,所以都要來看看;看過以後,以為好的不必說,就是以為不好的也不敢說出了,因為他若說不好,就好像外行似的。這是於叫座極有關係的事,所以每逢有劇界名人來看戲,前台非常注意;並且必到後台來報告。若有一晚名腳來的特別多,前台的人們就高興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