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界的讚助(2 / 2)

通知報Herald Tribune上,也寫了一篇評論,大概說:『梅君天資聰慧,藝術高深,加以青年玉貌,所以這次來美,成績極好。頭幾天開演,上了滿座,還在人意料之內,想不到演了四星期,依然是天天滿座,由此可知美國人對中國劇歡迎的程度了。中國劇的組織法極高妙,實在不容易學;可是現在竟有機會看這樣好戲,看這樣完美的藝術,豈不是一件極快樂的事麼?』又說:『梅君的表情深刻,不用說了。——隻要看過的人都可以知道。——就是他的為人,不但文雅,並且極謙恭和靄;一個大藝術家能修養到這樣,實在令人欽佩!』

紐約有一家希臘文報,也作了一篇很長的文章,來揄揚中國劇和梅君。紐約人對這篇文字非常注意,大概因為希臘本是舊有文化的國家,他的議論一定有些特別的見解;中國劇有他一提倡,更容易引起眾人的重視。

紐約別的各種報,也都紛紛評論讚美,都不把梅君看作平常的演員,不稱呼他是大藝術家,就說是溝通文化的專使。各雜誌也都有極好的評論,比如:楊君Stark Young發表了幾篇文章,極力提倡揄揚。他也真能把中國劇的妙點,和梅君的長處說出。其餘各雜誌差不多也都爭著登載,竭力提倡讚揚。有報紙雜誌這麼一來,鬧得全市喧騰,紐約各界人更另眼相看了。

一天,報界公會開曆年大會,到會的共有四五百人,雖然各國的人都有,但都是本會的會員;隻有我們幾個人是特請來聚餐的。梅君一到,會長和各股主任,重要人員,都上前招呼行禮,並給各會員一一介紹;大家對梅君都非常恭維。席間暢談一切,盡歡而散。第二天,各報就把這個聚會詳細的登載出來了。這會裏共有二十一國的通信員,所以各國的電報,在第二天也都發出去了。這種鼓吹,對中國劇、對梅君,都有極大益處。

到了芝加哥,芝加哥報界公會也開了一個歡迎會。各報都極力的提倡,可是芝加哥的報和紐約的報,對梅君的觀察點,有一點不同。比如:紐約報議論梅蘭芳,總是用世界或歐洲各國的名腳來比較;芝加哥的報就總用美國的名角來比,雖然他們議論的範圍不同,但提倡的美意是一樣令人可感的。

到舊金山,報界也極幫忙。在那裏演戲的第二天,就有一個報上說:『東方各報對中國劇的組織,和梅君個人的藝術批評的很多很詳細,並且都是非常恭維但是據我看來,還沒有把梅君的妙處說盡。』

又有一個報上說:『我從前看過幾次「唐人戲」(唐人戲是廣東戲,在舊金山有兩個班子)。當我沒有看梅蘭芳的戲以前,總以為既都是中國戲,一定差不了許多。誰知到看過以後,才知道梅蘭芳的戲,距唐人戲遠的程度,比美國戲距唐人戲的程度還遠的多!』

羅森Los Angeles的新聞界,也很幫助。我們還沒有到羅森剛到舊金山的時候,就有很多羅森的訪員來訪談;有幾家報館都來要材料,好拿回去預先宣傳。

檀香山火奴魯魯Honolulu隻有一家英文報,報館的主筆就是前任檀香山的總督。我們沒到以前,這報就有很多宣傳;既到了以後,該主筆又特約我們相會,對一切事都詳細指教。那報上對中國劇和梅君的藝術,都極力說明讚美,深怕本地人感不到興趣。

梅君這次到美國去,美國各報對中國劇和梅君的特點長處,都發表了很多既詳細又精確的評論。若在這短小的期間,都一一翻譯出來,放在遊美記這本小冊子裏,是頗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們決定將來把各報的評論,另彙印一冊,因此各報的論調在這一篇裏就不必詳細寫了。以上不過略舉一二事,把當時大概的情形說明一點就是了。

總之梅君這次在美國的成功,報界的力量很大;可是報紙的效力,完全在他們自動發表的評論和新聞來提唱,若隻靠我們自己登廣告,那不但花錢太多,效力也就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