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伏藏”和“掘藏”---又是一個永遠不能解開的謎嗎?(1 / 1)

色達的“珠日”神山下,有一片陡峭的石壁。四周經幡密布,風吹經幡“呼呼”作響,讓人一來到這裏就有一種神秘的感覺。這裏是一處遠近聞名的“伏藏門”,那石壁就是“門”,據說,有許多寶藏就在那處石壁裏麵。有緣者可以從這個“門”裏去遠古取回寶來,因此,有人又把此處叫做可以通向古代的“時光遂道”。不同的人,在這座“伏藏門”裏獲得寶貝的方式不同。有人是自己的手突然觸到石壁一處、在旁人看來並無特殊的地方,就在那一瞬間,這人已從那裏獲得了寶貝。有的人獲得的是一本經書,有的人獲得的是一件什麼物件,如海螺、法鈴、金剛杵,等等。還有的人卻是在這座石壁下昏睡過去,醒來就明白了許多事理,主要是對佛經的理解、感悟已經超出了常人。而這座“珠日”神山下的“伏藏門”裏還埋藏有許多有關“格薩爾王”的說唱本,不止一人在這裏獲得了“格薩爾王”的說唱本,據說,現今流傳於色達的好多種“格薩爾王”說唱本就是從這座門裏獲取的。而這種獲取,並不是指真的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書本,而是這人傍著石壁,在這座“門”前的草坪上睡了一會兒,醒來後,一部原來並沒有在人世間流傳的“格薩爾王”的新的唱部,就源源不斷地從這人口裏“流”出來。

這是一個神奇得無法想象的地方。像色達“珠日”神山這樣、被稱為有“伏藏”的地方,在遼闊的高藏高原上幾乎到處都有,隻是不如這裏能夠有人在不同的時間裏,幾乎是在同一個地方不斷取出“寶藏”來。而這種“獲得”和“取出來”就是“掘藏”。能夠“掘藏”的人也隻能是少數,他們有一個稱號,叫做“掘藏師”。

難道說在這世界上真有所謂的“伏藏”和“掘藏”?宗教信仰者回答是肯定的。他們說,佛教經曆了曆史上“朗達瑪滅佛”的劫難時期,那時候,一些佛教徒就把一些佛教經典書籍、一些進行佛事活動時必須的器具想方設法“埋藏”起來,埋藏者早就知道,在若幹年後,有人能夠把這些寶物發掘出來。這裏早就有一種不受時間限製的心靈間的交流、溝通,因此,有的“掘藏師”並沒有獲得一件“物質”的物件,他所獲得的是一種“超物質”的寶物,讓自己有了常人還沒有具備的知識,他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格外的尊敬。

作為一個長期受唯物主義教育的人來說,麵對這個情況,無一例外的都會目瞪口呆。大腦裏的第一反映就是:荒謬!不可思議!是有人“做手腳”。但作為長期生活在康藏高原的人,不斷地聽到又有人在某地“掘藏”得到了什麼、什麼,聽得多了,就有一種見慣不驚的麻木,很少有人卻追問是不是?為什麼?這也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就因為這樣的事情真的是層出不窮,既然說不清其中的道理,就少有人去費那個心機。

“伏藏”是“因”,“掘藏”自然是“果”。“因”產生於遙遠的年代,對今人來說弄不明白情有可原。“果”雖然是發生於今天,可那些能夠“掘藏”的人對一般人來說,又是十分陌生,對他們的行為知之甚少。因此,說“伏藏”和“掘藏”都是謎,無論是對於信仰者和不信仰者來說,都是謎。隻是,對於這個謎的認識以及看法不會一樣,就連提出的問題也不會一樣。一方不會相信,多半他們的提問是:這樣的事可能嗎?而另一方的提問則很可能是:在哪裏?而對於“伏藏”和“掘藏”本身這樣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卻退到了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