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形象記憶法:永不褪色的記憶風景線(1 / 3)

■ 原理:直觀形象的利於記憶

形象的記憶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沒有感知,人們便無法認識客觀事物、獲得知識。

一般來說,形象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直觀、鮮明、穩定和有整體感及概括性,它能給人深刻的印象,能夠幫助人進行聯想,觸景生情,引發人的情緒色彩。通過聯想還可能產生跳躍式的想象,這種想象不受空間、時間限製,缺乏邏輯性。所以說,借助形象來記憶事物能夠增強記憶的效果。

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記得多,這也是記憶活動的一條規律。

為了證明形象記憶在我們大腦中的重要位置,我們做一個西維累爾擺動實驗(由19世紀澳大利亞化學家西維累爾發明)。準備一根長25厘米~30厘米的細線,下端栓一枚大紐扣或小螺母,當成一個吊擺。再在一張紙上畫一個直徑為10厘米的圓;通過圓心在圓內畫一個十字。然後按下列步驟開始實驗:

第一,平穩地坐在椅子上,兩肩放鬆,胳膊放在桌上,心情平靜,呼吸平緩,排除雜念。

第二,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輕輕捏住細線,使下麵的紐扣垂懸在圓心,高度距紙3厘米~5厘米。

第三,眼睛緊緊盯住紐扣,頭腦中浮現紐扣左右擺動的形象,如果一時想象不出紐扣擺動的形象,可以左右移動自己的視線(不要搖頭);並暗示自己:“紐扣開始擺動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紐扣就真的會擺動起來。這時再進一步暗示自己:“紐扣擺動得越來越大了。”

第四,如果你想象停止紐扣擺動的形象,那紐扣就真的會慢慢停止擺動。

第五,熟練以上方法後,還可以用想象隨意讓紐扣做前後擺動、對角線擺動或者繞圓周旋轉。也可以把紐扣懸在玻璃杯裏,通過浮想使其碰杯子內壁,碰幾下完全聽從你的指揮。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有趣的現象呢?原來這是大腦中的手或手指活動的形象記憶在暗暗地起作用。因為任何人的手或手指都有過前後、左右晃動的經曆,這就是晃動的形象,不論自己是否意識到,都已經深深地記憶在腦海中了。同時,這種形象記憶還同當時的身體動作(運動記憶)結合在一起。因此,當你回憶和想象時,身體就會自發地重現當時的表現。

日本的一位教授曾帶領學生進行過這種實驗,看看語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他把學生分成兩組,每組男女生各半,讓其中一組學生隻在嘴裏念叨“紐扣前後擺”或“紐扣左右晃”,而頭腦中不浮現紐扣擺動的形象;讓另一組學生默不作聲地在頭腦中浮現紐扣擺動的形象。實驗結果表明,浮現形象的小組紐扣擺動的現象開始的早,並且擺動的幅度比隻在嘴裏念叨的小組要大4~5倍。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問題呢?他們認為:“通過形象的浮現,大腦肯定會向我們的身體發出變化的指令信號。實際上,這裏麵正好隱藏著記憶力、注意力的秘密……增強記憶力、注意力的動力,似乎就隱藏在如何控製形象記憶中。”這個實驗實際上揭示了人的記憶力的一個最大的奧秘,即形象記憶是人腦中最能在深層次起作用的、最積極的也是最有潛力可挖的一種記憶力。

■ 訓練:盡量將記憶材料形象化

形象記憶的基本技巧是借助於鮮明的形象進行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使之達到增強記憶效果的作用。其實質就是,不僅要把具體的記憶材料形象化,而且還要把抽象的難記的材料形象化,以增強記憶效果。

例如,要記憶雞、鴨、牛、羊、房子等具體名詞時,如果在腦中僅出現這些名詞的漢字,記憶印象不如出現這些具體事物的形象容易記住。又如將人名與人的外貌特征結合起來容易記。這就是說具體名詞形象化記憶效果好。而那些抽象名詞,如愛國、科學、幸福等,沒有直接形象,要想使之形象化,那就要靠想象聯想,人為地賦予某些形象,如將愛國與愛國的英雄人物聯係起來記。嶽飛是個精忠報國的英雄,一想起嶽飛就想起愛國這一抽象名詞。將幸福與幸福的家庭生活聯係起來,科學與家用電器發展聯係起來,就是說將沒有直接形象的抽象名詞,借助想象或聯想人為地賦予它們形象,使之形象化就好記了。這些都是形象記憶法的基本要求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