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食用
【主治】夜盲症、視力減退。
【食用宜忌】
生蔥不能和蜂糖同食。表虛多汗者忌服,腎髒疾病患者盡量少用。
234. 薑
別名鮮薑、川薑、白薑、均薑,為多年生薑科草本植物薑的新鮮根莖。嫩者名紫薑、子薑;
宿根名母薑;幹燥根莖名幹薑。原產於東南亞,全國各地均產,是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調味蔬菜。
生薑作為調料,辛辣芳香,入到雞鴨、魚蝦等菜中,可起到避腥、開胃的作用,且使菜肴味
道更加鮮美。中國民間俗語“冬食蘿卜夏吃薑,或者早吃薑晚吃蘿卜”。因為夏季人體內的
陽氣外越,腹中相對偏寒,或者人過多食涼、冷食物,脾胃寒濕偏重,夏天適當吃生薑能調
節脾胃功能,對人體有益處。
【營養成分】
每100克生薑鮮品中,含水分85克,蛋白質1. 3克,脂肪0. 6克,灰分0. 8克,碳水化合物6
. 6克,粗纖維2. 7克,胡蘿卜素0. 17毫克,硫胺素0. 02毫克,核黃素0. 03毫克,抗壞血
酸4毫克,鈣27毫克,鉀295毫克,鈉14. 9毫克,鎂44毫克,磷25毫克,鐵1. 4毫克,錳3.
2毫克,鋅0. 34毫克,銅0. 14毫克,硒0. 56微克,尼克酸0. 8毫克。
【藥用功效】
發表散寒,溫胃止嘔,溫肺祛痰。主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痰飲喘咳、脹滿腹瀉、胃痛胃
寒、解生半夏、生天南星等多種藥毒及生野芋及魚蟹、鳥獸肉等中毒。
【食用方法】
老薑辣味大,主要供調味用,還可做薑汁;鮮嫩的薑芽可用於醃、漬、泡、醬等。
【藥膳方劑】
1. 紅糖方
【原料】生薑30克,紅糖30克。
【製法】將生薑洗淨,絞汁,入鍋加水150毫升,煎煮成80~(2?時入紅糖調勻,起鍋備用。
【用法】飲服。
【主治】輕度藥食中毒。
2. 生薑芥菜湯
【原料】生薑20克,鮮芥菜500克,精鹽1克,味精0. 3克。
【製法】將生薑洗淨切片,鮮芥菜洗淨切成段,入鍋加水750毫升同煮,入味後加入精鹽、
味精,起鍋備用。
【用法】飲湯。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筋骨疼痛。
【注】芥菜可吃可不吃。
3. 鮮薑蘿卜汁
【原料】白蘿卜200克,生薑50克。
【製法】將以上二味分別洗淨,切碎,絞汁,混勻即成。
【用法】頻頻含服,不計用量。
【主治】急性喉炎、失音、癰腫、魚蟹中毒等。
【食用宜忌】
薑不能食用過多,過多會導致口幹、便秘等。
支氣管哮喘、痔瘡、眼病、發燒、癌症(濕熱型)病人忌食。
235. 蒜
別名葫、蒜、胡蒜、蒜頭、獨蒜、葷菜、小蒜、大頭蒜、獨頭蒜,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大蒜的鱗莖。原產於亞洲西部或地中海,傳入我國後各地均有栽培,是重要的調味蔬菜
,按皮色分為紫皮蒜和白皮蒜,與蔥、薑、辣椒共稱四辣。5月葉枯時采挖,晾幹入藥。全
國各地均有栽培。
蒜供食用的部位有鱗莖(蒜瓣)、幼苗(青蒜)、蒜苔(蒜苗)和軟化栽培的蒜黃,這些都是人們
所喜愛的蔬菜。蒜瓣中含磷質和糖分較多,青蒜含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因此大蒜是食用價
值很高的蔬菜,常吃可以提高肌體免疫力。
【營養成分】
100克大蒜中含熱量526. 9千焦,蛋白質4. 3克,脂肪0. 2克,食物纖維1. 1克,糖
類26. 5克,維生素A5微克,維生素B10. 04毫克,維生素B20. 06毫克,煙酸0. 6毫克,
維生素C1. 07毫克,維生素C7毫克,鉀302毫克,鈉19. 6毫克,鈣39毫克,鐵1. 2毫克,
鋅0. 88毫克,磷117毫克,硒3. 09微克。
【藥用功效】
消腫,解毒,殺蟲,止咳祛痰,行氣通竅,解蟹毒。主治食積、脘腹冷痛、水腫、泄痢
、瘧疾、百日咳、黴菌感染、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鉤蟲、蟯蟲等病症;高血
壓、高血脂;預防流感、流腦、食蟹中毒。
【食用方法】
大蒜應該生食,熟食會破壞營養價值。大蒜在烹調中主要用於調味,蒜苗、青蒜可以炒
食也可以作配料。
蒜本身不抗癌,它裏麵的大蒜素才有抗癌作用。食用時將大蒜切成片,放在空氣裏15分
鍾以上,讓它和氧氣結合產生大蒜素。
【藥膳方劑】
1. 獨頭蒜方
【原料】獨頭蒜50克。
【製法】搗爛備用。
【用法】外敷患處。
【主治】無名腫毒、頭癬。
2. 蒜苗炒肉絲
【原料】青蒜苗300克,豬肉200克,醬油5克,料酒5克,精鹽1克,白糖3克,澱粉15克。
【製法】將豬肉洗淨切片,用醬油、料酒、澱粉拌好;青蒜苗擇洗幹淨,切成小段;鍋燒熱
加入豬肉煸炒,加精鹽、白糖和少量水煸炒至肉熟透,放入青蒜苗,繼續煸炒到入味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食欲不振、便秘。
3. 蒜頭炒莧菜
【原料】大蒜50克,莧菜500克,精鹽1克,味精1克。
【製法】將莧菜擇洗幹淨,大蒜去皮切成薄片,鍋中油燒熱,放入蒜片煸香,投入莧菜煸炒
,加入精鹽炒至莧菜入味,再入味精拌勻,出鍋裝盤。
【用法】食用。
【主治】尿道炎、瀉痢。
4. 大蒜炒雞肝木耳
【原料】大蒜100克,雞肝80克,黑木耳30克,料酒、精鹽1. 5克,薑末10克,濕澱粉20克
,植物油50克。
【製法】大蒜洗淨去皮切片,雞肝洗淨切片,黑木耳用清水浸兩小時去雜質洗淨,鍋燒熱加
入油25克,油八成熟時放入雞肝、料酒、精鹽、薑末等,翻炒至將熟盛起。再起鍋加入油25
克,放入大蒜、肉桂、黑木耳,加精鹽,翻炒至將熟,投雞肝繼續翻炒至熟,加味精、濕澱
粉勾芡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關節炎、腰痛、虛勞。
【食用宜忌】
大蒜梗鮮者可食,幹者藥用;大蒜子、苗皆可鹽醃後貯藏。陰虛火旺者以及目、口、齒、喉
、舌等處疾病或是流行病者,均應忌食。
陰虛火旺及有目疾者,目、口、齒、喉、舌諸疾均不宜服。外敷能引起皮膚發紅、灼熱、起
泡,故不可敷之過久。
236. 糖
食用糖類主要分為白砂糖、紅糖和冰糖三種。白砂糖是甘蔗的莖汁,經精製而成的乳白色結
晶體。冰糖是白砂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晶。紅糖是從甘蔗或甜菜中提取的粗製糖。
白砂糖
白砂糖是食糖中質量較好的一種食用糖。砂糖的顆粒為結晶狀,均勻,顏色潔白,其甜度雖
然低於紅糖或綿白糖,但它的甜味純正,在日常烹調中常用。
每100克白砂糖中含熱量1672千焦、糖類99. 9克、鉀5毫克、鈉0. 4毫克、鈣20毫克、鐵0.
6毫克、鋅0. 06毫克、磷8毫克。
白砂糖性味甘、平;有潤肺生津、補益中氣的功效。
白砂糖為甘蔗的莖汁提煉而成,而綿白糖則用甜菜根等提煉而成。兩者在性味上都為甘、平
,具有補脾潤肺的功效。
紅糖
紅糖又名砂糖、赤砂糖、紫砂糖、墨砂糖等。
每100克紅糖中含熱量1626千焦、蛋白質0. 7克、維生素B10. 01毫克、煙酸0. 3毫克、鉀24
0毫克、鈉18. 3毫克、鈣157毫克、鐵2. 2毫克、鋅0. 35毫克、磷11毫克、硒4. 2微克。
紅糖性味甘,溫;有補中緩肝、和血化淤的功效。
紅糖含有較豐富的鐵質。因此,產婦失血後,可起到補血作用。紅糖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
素B1、胡蘿卜素和煙酸等成分,都是產婦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這些成分白糖沒有。其次,
紅糖還含有較多葡萄糖,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服用紅糖水3~5分鍾後,血糖就會增加,人
很快就感到溫暖,有活血舒筋的功效,對產婦能起促進血循環的作用。紅糖還含有微量的鈣
、錳、鋅等各種元素,不僅對產婦有益,對男女老幼都有一定的好處。
【營養成分】
白砂糖、冰糖提純度比較高,主要成分是蔗糖。
紅糖中除蔗糖外,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鐵質、錳、鋅、核黃素、尼克酸等成分
。
【藥用功效】
糖分可以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提供肌體能量,維持心髒和神經係統正常功能,還可
以維持脂肪正常代謝,防止酸中毒,保肝解毒,使肌體本身免受損害等。
紅糖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食不易誘發齲齒等牙科疾病
。
冰糖潤肺,生津,可治療肺燥咳嗽、口幹脘痛等。
【食用宜忌】
吃糖可增加熱能,但多食會引起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尤其長期喜甜食者,易增加體重,引
起肥胖,血脂升高,對健康不利。老年人及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者更不宜多吃。適量
食用白砂糖能益氣補脾,多食則有留濕生痰的副作用。
在飲用牛奶、咖啡等飲料時,不宜加入大量的糖。紅糖因雜質較多,不宜直接食用,要用開
水衝化或煮化,待沉澱後再用。老年人陰虛內熱者不宜多吃紅糖。
237. 味精
別名味素,是用澱粉做原料,用酸或酶水解成糖,經微生物發酵而成。
味精是烹飪中常用的鮮味調味品,它的化學名稱又叫穀氨酸鈉。味精是以澱粉為原料,
經發酵提純的穀氨酸鈉的結品,穀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之
一。
味精不僅是一種很好的調味品,也是一種很好的營養品,每100克味精所含營養成分有
蛋白質43. 5克、脂肪0. 2克、糖25克、鈣143毫克。味精是由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的成分
,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對改變細胞的營養狀況,防止兒童發育不良,治療神經衰弱等都有一
定作用。
【藥用功效】
味精中的穀氨酸鹽是對人體絕對無害的有機鹽類,無論是穀氨酸單鈉還是其他的穀氨酸
鹽,都不會對人體有任何傷害。但味精畢竟是一種化學製劑、有機物質,過量的使用會使人
體出現一些如口渴、嗜睡的生理現象。
【食用宜忌】
味精用水稀釋3000倍,仍能嚐出味道,所以廣泛用於菜肴的調味,味精在70~90℃時溶解
最好,在高溫下(200℃以上)則能使穀氨酸鈉分解成焦穀氨酸鈉,而失去鮮味和營養價值
,對人體還有一定毒性。所以要在菜和湯做好臨出鍋前再放味精,用在涼萊中因溫度低不易
溶解,其鮮味發揮不出來,應適當用溫開水溶解後再澆入涼菜中。使用味精要適量,用量
多會產生一種似鹹非鹹,似澀非澀的怪味。
哺乳期婦女應盡量少食味精,三個月齡的嬰兒應忌食味精,一周歲以內也以不食味精為宜。
成人攝入味精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不超過0. 12克為宜。
酸味菜、糖醋、醋溜和酸辣菜不宜放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溶液中木宜溶解,而且酸性越強
,溶解度越低。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忌食味精。
238. 大料
別名大茴香、八角,因其有八個角而得名,是我國的特產,有特殊香氣,在製作冷菜及燉、
燜菜肴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我國廣西百色地區所產八角茴香品質最為優異
,這裏也是我國傳統的大料出口產區。
優良的大料顆粒整齊完整,棕紅色並有光澤,朵大飽滿,莢邊開裂縫較大,能看到莢內明亮
的籽粒。手抓八角有刺手和幹脆之感,香味濃烈。如果大料的朵瘦小,碎粒多,顏色黑褐,
香味差為質次品。
大料有理氣止痛,調中和胃的作用,在臨床上常治療肝胃氣滯寒瀉所致的胃腹脹滿,氣滯生
結腹痛等病症。
【營養成分】
每100克大料中含熱量815. 1千焦,蛋白質3. 8克,脂肪5. 6克,食物纖維43克,糖類32. 4
克,維生素A7微克,維生素B10. 12毫克,維生素B20. 28毫克,煙酸0. 9毫克,維生素R1.
11毫克,鉀202毫克,鈉14. 7毫克,鈣41毫克,鐵6. 3毫克,鋅0. 62毫克,磷64毫克,硒3
. 08微克。
【食用宜忌】
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痛風、癌症患者(熱盛者)忌食大料。
莽草的果實與大茴香為同屬植物,形狀與八角茴香非常相似,極易混淆。莽草果實有毒,不
可誤用,其主要區別為莽草果實較小,一般長7~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彎曲的鳥喙狀,果
柄多垂直,常脫落。帶樹膠樣氣味,其味較苦。陰虛火旺者應慎服。
239. 辣椒
別名番椒、秦椒、海椒、辣茄、辣角、圓椒、尖椒、雞嘴椒、釘頭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的
熱帶地區,以墨西哥最為盛產。首先種植與食用的是印第安人。16世紀傳入歐洲,17世紀引
種我國。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花鏡》和《本草綱目拾遺》。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辣椒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栽培較廣、消費量較大的食品。它不僅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形式的調
味料,而且能烹製各種美味佳肴,讓人胃口大開。按味道的不同,辣椒又可分為甜椒和辣椒
,甜椒個大,圓形,肉厚;辣椒個小,長而尖,肉薄。辣椒老熟後多用於曬幹食用。貴州出
產的辣椒品種繁多,如朝天椒、小青椒、小米椒、牛角椒、柿子椒、燈籠椒等。在我國善
吃辣者主要集中在川、黔、貴、湘地區,俗話說,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
怕不辣。
辣椒各地均有栽培,品種甚多,有尖椒、團椒等,其圓團而肥大的,味不很辣稱團椒;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