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 常用15種中藥材,輕鬆調氣血(3 / 3)

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調經、利水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瘀、惡露不盡及瘀血所致的崩中漏下、尿血、便血、癰腫瘡瘍等。益母草可使子宮產生顯著的興奮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改善冠脈循環和保護心髒。

食用注意

1 挑選益母草時,應以色澤黃綠、葉多、質地細嫩、完整者為佳。

2 保存時可將益母草放入密封罐中,置於通風陰涼、幹燥處保存。

食補搭配

益母草+豬瘦肉

搭配同食,有益氣補虛、活血化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調經、產後促進子宮恢複。

益母草+雞蛋

有益氣補虛、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

益母草適用量

每日10~30克

活血化瘀

有效成分

益母草堿、水蘇堿、

益母草定、益母草寧

亞麻酸、β-亞麻酸

益母草桂圓核桃茶

材料

桂圓肉15克,核桃仁30克,益母草10克,白糖20克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備好的桂圓肉、核桃仁、益母草,蓋上蓋,用小火煮約20分鍾至食材熟透。

2. 揭開蓋,放入適量白糖,拌勻,煮至白糖溶化。

3. 關火後盛出煮好的茶,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核桃仁含有亞油酸、胡蘿卜素、維生素、葉酸、銅、鎂、鉀等營養成分,具有止咳化痰、溫肺補腎、潤燥滑腸、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益母草大米粥

材料

水發大米120克,益母草10克

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用大火燒熱,放入備好的益母草拌勻,煮30分鍾至析出有效成分,將益母草撈出。

2. 倒入洗好的大米拌勻,蓋上鍋蓋,燒開後用小火煮30分鍾至大米熟軟,揭開鍋蓋,持續攪拌。

3..關火後盛出煮好的粥,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

益母草胡蘿卜牛肉湯

材料

牛肉125克,去皮胡蘿卜100克,益母草10克,薑片、蔥段各少許,鹽、雞粉各1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 洗淨的胡蘿卜切滾刀塊;洗好的牛肉切塊。

2. 鍋中注水燒熱,倒入切好的牛肉,汆煮一會兒至去除血水和髒汙,撈出瀝水,裝盤待用。

3. 將洗淨的鍋置火上,注水燒開,倒入益母草煮30分鍾,撈出益母草,倒入汆好的牛肉,放入薑片、蔥段,攪勻,加蓋,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續煮1小時至熟軟。

4. 揭蓋,倒入切好的胡蘿卜攪勻,加蓋,續煮30分鍾至胡蘿卜熟軟。

5. 揭蓋,加入鹽、雞粉、胡椒粉攪勻調味,關火後盛出煮好的湯,裝碗即可。

功效

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氣的功效,適合氣虛、氣滯、血瘀者食用。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肝、腎經。

食養功效

枸杞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和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並能保護肝細胞的新生,改善肝功能,對於慢性肝炎、中心性視網膜炎、結核、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症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枸杞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枸杞配熟地或女貞子可滋補肝腎精血;配何首烏可益精補血、平補肝腎;配黃精可滋陰養血。但對於脾虛泄瀉者和感冒發熱患者則不宜服用枸杞。

食用注意

1 枸杞多為內服,既可以泡茶飲用,也可以搭配菜肴同食,還可以直接嚼食。一般認為直接嚼食有利於枸杞藥效的發揮。

2 以粒大、肉厚、種子少、色紅、質柔軟者為佳。置陰涼幹燥處,防悶熱,防潮,防蛀。

食補搭配

枸杞+鱔魚

二者搭配食用,可補腎養血。

枸杞+田雞

二者搭配食用,可補血養顏。

枸杞+蓮子

二者搭配食用,可補氣養血、養心益腎。

枸杞適用量

每日6~12克

平補肝腎

有效成分

枸杞多糖、甜菜堿、隱黃質、

玉蜀黍黃素、維生素B2、

酸漿紅素、東莨菪素、

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B1

山藥枸杞豆漿

材料

枸杞15克,水發黃豆60克,山藥45克做法

1. 洗淨的山藥去皮,切片,再切成小塊;將已浸泡8小時的黃豆倒入碗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手搓洗幹淨,倒入濾網,瀝幹水分。

2. 把洗好的黃豆倒入豆漿機中,放入備好的枸杞、山藥,注水,至水位線即可,蓋上豆漿機機頭,選擇“五穀”程序,再選擇“開始”鍵,開始打漿。

3. 待豆漿機運轉約15分鍾,即成豆漿,將豆漿機斷電,取下機頭,把煮好的豆漿倒入濾網,濾取豆漿,倒入杯中,用湯匙撇去浮沫即可。

功效

本品適於調理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遺精、貧血等症。

番石榴銀耳枸杞糖水

材料

番石榴120克,水發銀耳100克,枸杞15克,冰糖40克做法

1. 洗好的銀耳切成小塊;洗淨的番石榴對半切開,改切成小塊。

2. 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切好的番石榴、銀耳,用勺攪拌勻,改用小火,蓋上蓋,煮15分鍾至食材熟軟。

3. 揭開蓋,放入冰糖,煮至溶化,放入洗淨的枸杞,攪拌勻,將煮好的糖水盛出,裝入湯碗中即可。

功效

有健脾益氣、養陰生津的功效,非常適合氣血虛弱者食用。

銀耳枸杞炒雞蛋

材料

水發銀耳100克,雞蛋3個,枸杞10克,蔥花少許,鹽3克,雞粉2克,水澱粉14毫升,食用油適量

做法

1. 洗好的銀耳切去黃色根部,切小塊;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鹽、雞粉,淋入適量水澱粉,用筷子打散調勻。

2. 鍋中注水燒開,加入切好的銀耳,放入少許鹽,拌勻,煮半分鍾至其斷生,把焯煮好的銀耳撈出,瀝幹水分,待用。

3. 用油起鍋,倒入蛋液,炒至熟,把炒好的雞蛋盛出,裝入碗中,備用,鍋底留油,倒入焯過水的銀耳,放入雞蛋,放入洗淨的枸杞,加入蔥花,翻炒勻,加入鹽、雞粉,炒勻調味,淋入適量水澱粉,快速翻炒均勻,關火後盛出炒好的食材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補腎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適合脾腎氣虛、肝腎陰虛以及氣陰兩虛型慢性腎炎患者食用。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心、肝、脾、腎經。

食養功效

桂圓肉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的功效,是健脾益智的傳統食物;對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有較好的食療效果;對病後需要調養及體質虛弱的人尤為有益。

桂圓肉營養豐富,具有增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活性、升高血小板、改善毛細血管脆性、降低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對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食用注意

1 桂圓食用過多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

2 使用桂圓時應該注意,痰多火盛、無食欲、腹脹、舌苔厚膩、大便滑瀉,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不宜服用。

3 市售的桂圓肉以色金黃、肉厚、質細軟、體大、半透明、氣香、味甜、嚼之口感“起砂”者為佳;生曬桂圓肉為好。置通風幹燥處,防潮,防蛀。

食補搭配

桂圓+雞蛋

二者搭配食用,可治療血虛引起的頭痛。

紅棗+桂圓

二者搭配食用,有補血養氣、美容養顏的功效。

桂圓肉適用量

每日3~9克

養血安神

有效成分

蛋白質、脂肪、煙酸、

糖類、粗纖維、鈣、

維生素C、維生素K、磷

板栗桂圓粥

材料

板栗肉50克,桂圓肉15克,大米250克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用大火燒熱,倒入備好的板栗肉、大米、桂圓肉,攪勻。

2. 蓋上鍋蓋,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鍾至食材熟透。

3. 揭開鍋蓋,攪拌均勻,關火後將煮好的粥盛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本品可調理虛勞羸弱、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等症。

人參魚片湯

材料

黃魚270克,瘦肉120克,桂圓肉12克,人參45克,蔥段、薑片各少許,火腿片15克,川貝適量,鹽2克,料酒5毫升,水澱粉適量做法

1.將洗淨的瘦肉切薄片;處理好的黃魚切取魚肉,用斜刀切片,把魚片裝入碗中,加入少許鹽、水澱粉拌勻,再醃漬10分鍾至其入味。

2.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瘦肉片,拌勻,淋入少許料酒,汆去血水,再撈出瘦肉,瀝幹水分,待用。

3.取一個蒸碗,倒入汆過水的瘦肉片,放入火腿片,撒上備好的桂圓肉、人參,放入薑片、蔥段,倒入洗淨的川貝,注水至九分滿,蒸鍋上火燒開,放入蒸碗,蓋上鍋蓋,用中火蒸30分鍾至食材散出香味,揭蓋,放入醃漬好的魚片,擺盤即可。

功效

具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等功效。

桂圓蓮子銀耳甜湯

材料

桂圓肉30克,水發銀耳100克,藕丁100克,葡萄幹、紅棗、蓮子、薏米各15克,冰糖20克

做法

1. 洗好的銀耳切成小塊。

2. 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桂圓肉、銀耳、藕丁、葡萄幹、紅棗、蓮子、薏米,用小火煮40分鍾至食材熟軟,放入冰糖,煮至溶化,盛出即可。

功效

適於脾虛虛寒、肢寒畏冷、貧血、腰膝冷痛、月經不調者食用。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脾、胃經。

食養功效

紅棗中富含鈣和鐵,對女性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有重要作用,對更年期女性和中老年人經常出現的骨質疏鬆、生長發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和女性貧血,紅棗都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紅棗中還含有蘆丁,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

紅棗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的功效,因而常用於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等病症的治療。紅棗常與熟地、阿膠同用,可滋陰補血;常與甘草、小麥同用則可養心安神。

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人血白蛋白,保護肝髒。

食用注意

1 齲齒疼痛、腹部脹滿、便秘、消化不良、咳嗽、糖尿病等患者不宜常用。

2 優質的紅棗皮色紫紅,顆粒大而均勻、果形短壯圓整、皺紋少、痕跡淺、皮薄核小、肉質厚而細實。紅棗應保存在陰涼幹燥處,注意防潮防蟲。

食補搭配

紅棗+小麥

有補血潤燥、養心安神的功效。

紅棗+花生

有補血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紅棗適用量

每日6~15克

補中益氣

有效成分

蛋白質、糖類、

有機酸、維生素C、

蘆丁、葡萄糖、果糖

紅棗蒸百合

材料

鮮百合50克,紅棗80克,冰糖20克做法

1. 蒸鍋注水燒開上汽,放入洗淨的紅棗蒸20分鍾,取出。

2. 將備好的百合、冰糖擺放到紅棗上,再次放入燒開的蒸鍋蒸5分鍾。

3. 掀開鍋蓋,取出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補益脾胃、調和藥性、養血寧神等功效,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加速機體複原;老年體弱者食用紅棗,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紅棗芋頭

材料

去皮芋頭250克,紅棗20克,白糖適量做法

1. 洗淨的芋頭切片。

2. 取一盤,將洗淨的紅棗擺放在底層中間,盤中依次均勻鋪上芋頭片,頂端再放入幾顆紅棗。

3. 蒸鍋注水燒開,放上擺好食材的盤子,加蓋,用大火蒸10分鍾至熟透。

4. 揭蓋,取出芋頭及紅棗,撒上白糖即可。

功效

可健脾胃、養氣血,調理食欲不振、氣血虧虛、便秘、新陳代謝差等問題。

山藥紅棗雞湯

材料

雞肉400克,山藥230克,紅棗、枸杞、薑片各少許,鹽3克,雞粉2克,料酒4毫升

做法

1. 洗淨去皮的山藥切滾刀塊;洗好的雞肉切塊,汆水後撈出備用。

2. 砂鍋中注水燒開,倒入雞肉塊、山藥、紅棗、薑片、枸杞,淋入料酒,蓋上蓋,用小火煮約40分鍾。

3. 揭開蓋,加入少許鹽、雞粉攪拌均勻,略煮片刻至食材入味即可。

功效

本品可健脾補血、清熱、通利腸胃,適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貧血、便秘等症者食用。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

食養功效

山楂的酸性成分能增加胃酸分泌,增加酶的活性,具有開胃消食的作用,尤其對消除肉食積滯效果更好,但是胃酸分泌過多者則不宜食用,會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另外,山楂還有抗菌的作用,對輔助治療腹痛、腹瀉有較好的效果。

山楂性微溫、味酸,有消食化積、理氣散瘀、收斂止瀉、殺菌等功效,適宜食積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動脈硬化患者食用。

食用注意

1 山楂可泡水、泡茶飲用,也可燉湯、煎煮食用。

2 山楂不適宜脾胃虛弱、胃酸過多、消化性潰瘍、腸炎等患者食用;不適合孕婦食用,因為山楂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有可能誘發流產。

3 外表呈深紅色,鮮亮而有光澤,果實豐滿、圓鼓並且葉梗新鮮,為新鮮的成熟山楂;山楂較易保存,放在常溫處即可。

食補搭配

山楂+核桃

山楂酸甘可健胃,可促進胃消化酶分泌,核桃有定喘潤腸的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消食化積、促進胃消化酶分泌效果更佳。

山楂+芹菜

山楂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芹菜有通便、潤腸的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有活血、消食、通便的功效。

山楂適用量

每日10~15克

理氣散瘀

有效成分

枸櫞酸、蘋果酸、脂肪、

維生素C、蛋白質、

糖類以及鈣、磷等礦物質

山楂薏米水

材料

新鮮山楂50克,水發薏米60克,蜂蜜10克做法

1. 洗好的山楂切開,去核,切成小塊,備用。

2. 砂鍋中注水燒開,倒入洗好的薏米。

3. 加入切好的山楂,拌勻,蓋上蓋,用小火煮20分鍾,揭開蓋,攪拌片刻,將煮好的薏米水濾入碗中,倒入蜂蜜即可。

功效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功效。

雞內金山楂煮瘦肉

材料

豬瘦肉240克,雞內金、陳皮、幹山楂、桂圓肉、薑片各少許,鹽、雞粉各2克,料酒5毫升

做法

1. 洗好的豬瘦肉切塊。

2. 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瘦肉拌勻,汆水,撈出瀝水裝盤待用。

3. 鍋中注水燒熱,倒入備好的桂圓肉、薑片、雞內金、陳皮、幹山楂,用大火煮沸,倒入汆過水的瘦肉,淋入少許料酒,蓋上蓋,燒開後用小火煮40分鍾至食材熟透。

4. 揭開蓋,加入適量鹽、雞粉,攪拌勻,煮至食材入味,盛出即可。

功效

有健脾養胃、補血益氣的功效。

山楂麥芽益食湯

材料

豬肉200克,山楂8克,淮山5克,水發麥芽5克,蜜棗3克,陳皮2克,高湯500毫升,鹽2克

做法

1. 鍋中注水燒開,放入洗淨切好的豬肉,汆至變色,撈出豬肉,過冷水,裝盤待用。

2. 鍋中注入適量高湯燒開,倒入汆煮好的豬肉,放入洗淨去籽的山楂,加入洗好的麥芽、淮山、蜜棗、陳皮,攪拌均勻,蓋上蓋,燒開後轉小火煮1~3小時至食材熟透,揭蓋,加少許鹽調味,拌煮片刻至食材入味。

3. 關火後盛出煮好的湯料,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滋陰涼血、益氣補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