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芝嚇了一跳,不知道是自己喝醉了出現幻覺,還是真的有妖怪。這個人的膽子小,就不肯再為胡雪岩蓋花園了,便推脫自己的老母親有病,就回家了。臨走的時候把圖紙交給了魏實甫,並把他推薦給胡雪岩,作為自己的後任。
胡雪岩一想也不能強人所難啊,那就叫魏實甫來吧,先麵試一下,看這人有沒有本事,這才有了魏實甫的胡宅之行。
魏實甫聽說胡雪岩要他幫忙蓋房子,很開心。最近經濟危機,他的工作室好久都沒接到活了,口袋裏麵的“孔方兄”已經不多了。這次去見胡雪岩,都沒衣服穿,還是去鄰居家借的衣服;也沒有轎子,也是借的。
以下是魏實甫自己寫的遊記:
“我坐著轎子來到了元寶街,好久沒坐轎子了,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我這是第一次來元寶街。元寶街的四個拐角上還真放著一個石元寶。這元寶街可真寬啊,四匹馬一起走都走得下。這條街中心凸起,兩邊低下,也像個元寶。估計元寶街就是這樣得名的吧,那幾個石元寶肯定是後來放上去的。街道上鋪的全是青石,不像是我家門前的破巷子,一下雨就倒了黴了,全是泥,根本就沒法兒走。
“終於到了胡宅門前了。胡宅的兩麵牆腳石砌有一人多高,一片黑牆,打磨得和鏡子一般,人在那裏走都有影子。這牆高得要仰著頭看那瓦脊,你如果帶著帽子,帽子都要掉下來!我估計這牆有五六丈高,實在是有氣魄啊。
“這宅門也很寬,可以容得下兩乘轎子通過。門兩邊的石獅子都雕得極為精細,磨得鋥光雪亮。那兩扇大門的鉸鏈,是膏銅燒造成的花籃鐶。
“我的轎子進了門,然後看到門樓下有許多兵役坐著,都是布政司的號衣。
然後轉彎進了二門,我發現已經有一乘八人轎歇在地下了。我也趕緊吩咐停了轎子下來,向四下一看,看見前麵是一所七開間的非常寬敞的大廳,大廳的正中懸掛著禦賜的匾額。
“我向管家報了來意,他進去問了一下,然後出來領我進去。終於可以進到胡府,並且可以見到那傳說中的胡財神了,我的心不禁突突地跳了起來。
“我跟著那管家進去,轉到了大廳的後麵。迎麵居中朝南的是一個極大牆門,兩邊是兩個小巷子,都有小小的兩座石庫便門。西麵又是一座大牆門,往裏麵望去是一條回廊,東麵是一座月洞門,上麵寫著‘芝園’兩個字,那管家便從這門進去,我在後麵緊緊跟著。
“我一邊兒走一邊兒看,進了門以後又是一道遊廊,迎麵有一座短短的花牆擋著。遊廊向花牆角上轉出,又接上一座短短的石橋,石橋上是白色的欄杆,兩邊種著兩株梅樹。過橋便是一座白石露台,上麵是一所三開間的四麵樓閣,兩邊的縫牆都是太湖石砌成冰紋的。再回頭一看,突見一座高樓,飛出雲際,原來對麵是一座有很多怪石的大假山,大概有五丈多高,上麵又蓋上一座三層的高樓,所以很引人注目。
“我還想再仔細地看呢,那管家卻已經向那露台東麵繞過去了。那邊是兩條遊廊相夾,中間露一線天井,種著一株大洋楓樹。現在正是新秋天氣,那葉紅得十分可愛,遮映著一口六角雕欄的石井。一麵一帶曲曲的牆,那牆洞內及牆上滴水簷,都嵌著彩瓷,彩瓷上麵是極工細的人物花卉,牆上開著一座長八角式的洞門。
“進了這個門,隻見修竹數竿,綠蔭滿院,有一所朝南的非常精致的小房子,窗戶都是黃楊、紫檀坯子的,雕琢極工極細,嵌著五色玻璃,但其中藍色的又比較多,置身其中,就覺得自己仿佛在瀟湘館中了。
“我就在這間小屋子裏麵等著,不久傳說中的胡財神就等到了……”
後來的故事是,魏實甫得到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有著天才設計師尹芝的設計圖紙,還有花不完的銀子,魏實甫幫助胡雪岩重新修建了花園,重新修建後的花園比原先的更精巧、更奢華。要想知道這個花園是什麼模樣,請關注當時參加花園落成典禮的一位嘉賓的自敘。
“芝園”落成典禮
胡雪岩的花園叫做“芝園”。在魏實甫的主持下,新的“芝園”煥然一新,更顯氣派。
當時修花園,都要在花園落成的時候請人來題各處的匾額。胡雪岩的芝園也不能例外。都要邀請些什麼人呢?當官的大部分都是胸無點墨之人,就是邀請了來不過是請他喝杯酒,然後讓他發表幾句空話,要想讓他題一個字,那還不如要了他的命。胡雪岩洞悉人情,知道有這個事情,所以單請那些騷人名士到來。
以下便是當時參加落成典禮的一位名士的日記。
“胡財神某日請我參加他家的花園落成典禮,他的麵子不能不給,再說家裏老婆看得嚴,好久沒有喝酒了,正好可以出去偷喝幾杯酒。
“去了胡府一看,我的媽呀,怎麼來了這麼多人?據說,胡雪岩把杭州所有的名人都請來了。至於都是哪些名人,我也記不住了。有這麼多的人,大約百家姓上的姓,都已經到齊了。原來我也算是個名人啊,我其實就是個小地主,家裏麵有幾畝地,靠著收租子生活,前幾年剛搬到杭州城裏麵來住。老胡可真給我麵子啊!
“人家也不是白讓你來的,而是請我們來為新花園剪彩的,順便給園中各處景點題字什麼的。這胡府我還是第一次來,果然氣派!再看看這新花園,真是太漂亮了,杭州城絕對沒有第二家!
“我就跟著人群走啊走,袖子裏麵藏著一瓶胡雪岩府上的洋酒。誰肚子裏麵有墨水誰就題字吧,我是沒那雅興,我隻有喝酒的雅興。一邊喝酒,一邊賞美景,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啊!
“從園門口進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四方半亭,兩頭都接著抄手遊廊,向南去是一帶隨山漸高的遊廊,上去便是新造好的假山,向北遊廊上轉去,卻是一座小小的暗閣,有人便題了個‘綠暗瑤廂’的匾額。
“大家出來向東走去,來到大花廳的後軒,那後軒天井裏有一座假山,數株石筍,靠西的牆是假山石做的峭壁,卻嵌著一塊六尺多高的秋葉式石碑。
“胡府的一位導遊走上來解釋道:‘這門是新開的,通裏麵正院的翻軒。外左廂是藏春亭,那亭子也是因為這個門露相不好看,新蓋的,但是用五色玻璃門窗遮蔽過去,這邊卻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做了這塊假碑。’
“這時又一位導遊走上來,帶著我們向東首的花牆洞門出去。趁人不注意,我掏出袖子中的洋酒喝了一大口,味道不錯!
“接著是一道夾廊,從大花廳前麵石台下六角井邊起直接過來,一直到牆這邊,然後在牆上開了一座洞門。進去卻是一所朝南的大三間西洋式的樓廳,天井裏花木扶疏,左首牆角蓋了一座半圓亭子,裝滿朱紅柵子,裏麵關著一雙金翠孔雀,就是前兒德藩台送的,眾人就提了一個‘鎖春園’的匾額。
“我們從原路返回,從遊廊上向東進一個小門,有一個天井,天井對麵花牆上開了一座月洞門,進去看時,還蓋了一座半圓亭子,在角落裏麵還種著幾株芭蕉,有一對鶴在那裏哈啾哈啾地叫。大家於是題那亭叫做‘綠夢亭’。
“出來,仍順著那遊廊向南走去,卻是一帶曲曲的花牆,就是綠夢亭的圍牆外麵,都造了回廊,一直蜿蜒到假山上去,半中間高處,懸空地撲出一座亭角,亭外麵一座牌樓,仿佛西湖上‘日月光華’的神氣,於是大家題了‘水木湛華’四字。
“再上去,到了山頂第一處,便是一座三間樓閣,靠山口淩空架出一座月台,卻用青石亭柱,一直從平地上豎起來的,望下去便有十分危險之勢,大家便題這台叫做‘撲涼台’,題那樓閣叫做‘冷香院’。向東進一重月洞門,是一所三開間正廳,四麵用石欄圍著,望下去正對延碧堂正麵,那邊的飛樓畫壁,碧橙紅商,都隱約在花梢樹梢之間,芳菲可愛,大家因題這處叫做‘薈錦堂’。
“大廳的上麵還有三層樓,我們要上樓參觀。導遊連忙去開了中間的落地風窗進去,隻見中間有一座雲石嵌成的大十景槅子,天然湊成了一幅山水。轉過槅子後麵是一所翻軒,低窯繡檻,精細絕倫,卻看不見樓梯。大家剛要問時,導遊已把那十景槅子橫麵一塊嵌雲石的門隨手推開,現出樓梯。原來這槅子是夾層的,特意設計來掩藏著樓梯。看到這裏,我也不禁感歎這妙處,又掏出酒大喝了一口。
“這個樓梯不是很長,走了沒幾步,就到了第二層樓。再仔細一看,發現那樓板都是用磨磚砌成的,而不是木板,這一層樓四麵的欄杆,全是用紅磚琢出空心花兒的,真是精巧。向台上一望,滿園的景致,一覽無餘。
“等我們再上第三層看時,那滿園的景致卻都被樹木遮蔽了,隻能看見遠處的景色,如江幹、湖墅、西湖、吳山等處,都像列在幾案之前。當時正是十一月初旬天氣,一陣風吹來,把人的衣裙都倒吹起來,人站在這裏,好像要乘風飄去,真是快哉!
“大家下了樓,又從東邊的垂花門走進去,一看裏麵是一排非常精致的小房子。
房子的中間是落地屏風,兩旁是開得很低的窗子。窗子用紫檀打成葵花槅子,嵌著五色玻璃,並用黃楊木嵌上花結子。窗臼都是用雲銅鑄成半個香爐式的,用大螺螄鏇在上麵,很有古風。
“往房子裏麵看,發現房子中間也不用分間,兩邊雲石砌牆,嵌了兩大塊金邊的大鏡子,大概有八尺多寬,五分多厚,據說是英國的一位外交官送的。兩麵鏡子的光輝互相激映,一層一層的也數不出有多少層次。在居中懸著一架13 層的水法塔燈,是在日本訂做的。據說胡府裏麵共有30 餘架,因地方大了,掛著也不留意,放在此地有了這兩麵鏡子映起,便覺好看。況且這燈又全是湖色洋瓷描金花的,六角挑起水法龍條,上麵擎著燈,下麵墜著瓷做的風鈴,風起來的時候,滿園子隻聽得零零琅琅地響著,即便是皇宮後院也不過如此。大家稱讚了一會兒,便在此地題了個‘影憐院’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