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1838648359,7072569321934834695,7077869682543348772,696648418673557814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大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胡雪岩開始在杭州元寶街營建自己的豪宅。

大清同治十四年(1875 年),元寶街胡家大宅落成,占地十餘畝、耗資百餘萬兩白銀。

有一本書叫做《清代七百名人傳》—胡雪岩便名列這700 人當中—這本書裏麵這樣寫胡雪岩的豪宅:“第宅園囿,所置鬆石花木,備極奇珍。姬妾成群,築十三樓以貯之。”

寥寥數語,可以想象當年胡宅的繁華。可惜,像許多古代的建築一樣,“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繁華隻屬於過去。

我要起高樓

同治十一年,胡雪岩達到事業的巔峰。

胡雪岩的阜康銀行已經進入全球五百強,在大清國影響力巨大,支店已經達二十多處,遍布大江南北,以至於後來阜康銀行倒閉引起了大清國的一場金融危機。當時的社會優秀人才出來找工作,什麼彙豐銀行、花旗銀行啊,從來都不放在眼裏,都擠破了腦袋進阜康銀行。

除了銀行業,胡雪岩還涉足生絲業、茶業和典當業,堅持多元化的經營戰略,堅持操縱市場,壟斷價格,獲得了巨大的利潤。

胡雪岩不僅僅是一個商人。他還幫助左宗棠籌集西征的軍費,三次向外國人借款,經手1250 萬餘兩白銀,對左宗棠收複新疆功不可沒,為早日實現大清國的統一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胡雪岩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為大清國的現代化進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當然他也不忘記在購買機器軍火時收取大量的回扣。

由於胡雪岩對天朝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後來天朝給予了他很高的榮譽,賞賜他一件黃馬褂穿。

現在胡雪岩資產已經達到2000 萬兩白銀,早已成為大清國福布斯富豪榜的榜首。胡雪岩在發財致富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肩負在身上的社會責任,他致力於慈善事業,救助難民,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胡雪岩現在就是一個財神。財神不能寒酸地住在茅屋了吧,我要起高樓,要蓋一座和自己的身份相符的高樓!

其實,以前胡雪岩雖然花錢大方,但是並不奢華,現在他突然一改本性,要建造這麼豪華的宅子,還有這麼一種說法。

胡雪岩雖然發了大財,可是精神越來越不好了。他現在已經年過50,自然精力大不如以前,這很正常,但是他不這麼認為,於是就找了一位麻衣相士幫他看一下。

這位麻衣相士倒也不是真的能看破天機,隻不過是平時見的人多了,三教九流,各種人的心理都已經摸透了,拿到現在,可以去做一個心理醫生。

相士仔細看了胡雪岩的麵相,然後故作高深地說道:“你為何精神不濟?隻因你心中有賊。”

胡雪岩也聽人說過,去心中之賊很難,不免一凜,連忙問道:“不知我心中有何賊?”

“一個字—錢。”本來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是人往往會丟失了自己本來的目的,為了賺錢而賺錢了,所以大凡做生意的人,覺得錢總是賺不夠。

胡雪岩一聽,很有道理啊,便向這位相士請教該怎麼辦。

那相士說:“法子倒是有一個,就是找一些別的事情來做。比如精心起一座高樓,不是光給銀子就了事,而是去著意經營,花園在哪裏,水池在哪裏,或養鳥,給它喂食,逗它唱歌,真正有了興趣,自然把錢給忘了。”

這算什麼主意,說得好聽點叫怡情養性,說得不好聽那叫聲色犬馬。但是胡雪岩還真的相信了,以後一改本性,變得縱情聲色,大興土木。

大清同治十一年,胡雪岩開始在杭州元寶街營建自己的豪宅。

這一天,他請來三位土木工程專家準備大興土木建造大宅,並將杭州鼓樓元寶街的連坊圖紙攤在桌上。眾專家一看,個個瞠目結舌。半晌,專家之一張道逸緩緩地說道:“據我所知,此地原來是宋朝丞相王朝文的宅邸,如按此圖再連貫數坊,工程十分浩大,不如原地修建,地基……”

胡雪岩一揚手,搶先道:“不,如果我原地修建就不必麻煩諸位了。現在這塊土地我已經買下了,居住的百姓我都已經給了銀子讓他們重新找地方安家。我不計經費,但求滿意。妻妾雖然都住在同一水巷,但是各房要曲旋回折別具一格,內外裝飾不褪色的琉瓦彩壁,八仙羅漢俱顯禪意;樓台亭閣各具風采,庭院園林自然成趣;平地鐫刻美女棋盤,漢白玉石鋪小橋,南橋嵌上名家碑林,假山怪石另外設計。當然我母親和子女的居室,宅邸廳堂,還有賬房,下房,轎班、歌女、洋人的客房以及接官廳等,還要麻煩各位勞心設計……”

幾位設計師都聽傻了,個個呆若木雞,心想:天哪,就差一個金鑾殿了!當年建圓明園,也沒有這麼多要求吧!

“胡大先生,”張道逸想了想說道,“我們三人各有自己的專長,一個土木,一個繪圖計算,一個施工,這與您的要求差得太遠……”

“我請諸位商議此事,無非請君等替我邀請全國建築、園藝名家,並主持此事。

隻要能合我心意,花費銀兩在所不惜。”胡雪岩微笑道。

“既然您相信我等,”張道逸和其他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我們試試看……”

張道逸三人領了盤纏遍訪全國建築和園藝高手,請來了全國一流的建築設計、疊山、花卉、裝飾、雕梁、陶藝、木工、瓦匠、家具、飼養、彩燈、水管等諸多名匠,並帶著這批名匠高師走遍西湖的每個景點,又赴上海參觀西洋建築,最後設計了一幅奇秀的名園全景,並繪製出每一個局部的結構與細部,包括回廊曲徑、庭院廳室、奇山異石、上下住房和各種花卉等,一並交給了胡大先生。

胡雪岩花了整整9 個半小時才細細看完,並在350 萬兩銀子預算後邊批下8個字:“銀兩不限,以精為美。”在占地麵積7 畝的圖紙上也批了8 個字:“地畝不計,求全為妥。”

這16 個字又把張道逸等二十幾位名匠驚呆了,連西太後都沒批過“不限、不計”等字樣。西太後修建個頤和園,還要挪用海軍軍費,說要把海軍請到昆明湖去練兵,最後背負萬世罵名。

既然主人這麼慷慨,專家們也就不好深說了。於是,他們放開手腳,拓寬思路,運用奇想,尋找奇術,聘請奇人,開始動土了。

三年後,大清同治十四年,豪華的胡宅終於建成了。

這所豪宅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隻有去過的人才有發言權。那就讓我們看一下幾位胡雪岩的客人拜訪胡宅後所留下的遊記吧。

寶森遊記

寶森是胡雪岩的一位朋友。有一天寶森來看胡雪岩。

寶森是從望仙橋坐轎來元寶街的,很近,隻是一盞茶的工夫。

坐在綠呢轎中的寶森,由左右玻璃窗中望出去,隻見五六丈高的一大圈圍牆,牆腳基石,竟然都有一人多高。

再看看正門,這大門竟然可以容納兩乘轎子進出。寶森的轎子抬入大門,穿過門樓,抬入二門歇轎。胡雪岩已站在大廳的滴水簷前等候了。

寶森下了轎子,同胡雪岩寒暄了幾句,卻把臉仰了起來。這倒不是他擺架子不理人,而是因為胡家的廳堂過於寬敞,必須仰著臉才能看清楚。

未看大廳,先回頭看天井,天井有七開間大,而且極深,為的是可以搭台唱戲。

大廳當然也是七開間,估計可擺30 桌席。由於高敞之故,堂奧雖深,卻很明亮,正中豎一方藍框金底,四周龍紋的大立匾,大書“積善衍慶”四個黑字,正中上端一顆大方印,一望即知是禦璽,上下款卻因相距得遠,看不清楚,不知是慈禧皇太後還是先帝的禦筆。

轉眼看去,東西兩麵板壁上,各懸一方五尺高、丈餘寬的紫檀掛屏。西麵是一幅青綠山水,東麵是貝子奕摹寫的《滕王閣序》,旁有兩扇屏門,料想其中當是家祠。

寶森出了大廳,由西麵走廊繞出去,往北一折,一帶粉牆上開著個月洞門,上寫“芝徑”二字,迎門一座玲瑰剔透的假山。

寶森又由東麵繞了過去,豁然開朗,寶森放眼一望,但見樹木掩映,樓閣參差,窗子上的五色玻璃,被偏西的日光照耀得光怪陸離,真有目迷五色之感。

“請過橋來!”

寶森跟著主人經過一道三曲的石橋,踏上—座極大的白石露台,中間便是三開間大、正方的楠木建的“四麵廳”,上懸一方黃楊木藍字的匾額,榜書“迎紫”

二字。

進門可是另一番光景,用紫檀隔板,隔出兩間大小的一個長方形房間,裏麵是西式布置,四周紅色絲絨的安樂椅,配著白色描金漆的茶幾,中間一張與茶幾同一質地式樣的大餐台,上麵已擺好了八隻純銀的高腳果盤。

等主客坐定,隨即有兩個麵目姣好的丫頭來奉茶敬煙,至此才是開始寒暄的時候……

魏實甫遊記

魏實甫是一個工匠,會修園林的工匠,拿到現在,就是某某設計室的高級設計師。

胡雪岩對自己的花園有些不滿意,決定找個能人重新修一下。他從北京找到一個這樣的能人,叫尹芝。也有人說他叫應崇。大家讀一下這兩個名字,就會發現讀音很相像,這可能是其中一個記載的人耳朵不好,給記錯了吧。

尹芝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給胡雪岩重新設計了一個花園,第二天就要把圖樣給胡雪岩看了。沒料到前一天晚上,尹芝在西湖喝酒,碰到了一個白胡子老頭,那老頭嚇唬他說,你給胡雪岩修園林是助紂為虐。說完這話,就化身為一頭白猿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