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想拖延就對自己狠一點(6)(2 / 3)

“幫助別人往上爬的人,會爬得最高。”聰明的人總是先給別人提供幫助,然後贏得對方的尊重和幫助,進而實現彼此的合作,得到自己想品嚐的果實。

工作中,接受任務以後,常常要和其他同事建立合作關係。比如執行一項營銷計劃,要和市場部門、公關部門、產品部門等建立廣泛的溝通和聯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善於與同事合作,而是我行我素,就會困難重重,很難在工作上有大的進展,更不要說取得驕人的工作業績了。

最後,發揮個人潛能需要揚長避短。

“揚長避短”實際上是根據外部形勢采取的一種靈活應對策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善於規避自己的短處、發揮自己的長處。而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看,“揚長避短”則是低投入、高產出的行動策略,是一種智慧之術。

小故事

戰國時期,我國呈現出諸侯割據的局麵。原來在魏國帶兵的孫臏由於受到龐涓的迫害,來到齊國,並與齊國大將軍田忌成為了好朋友。

當時,賽馬是齊國貴族的主要娛樂項目,大家不但從賽馬當中獲取快樂,還常常以重金賭輸贏。有一天,田忌賽馬後回到家悶悶不樂,孫臏知道他又輸了,就安慰他說:“明天我和你一起去,也許能幫你一下。”

第二天,大家來到賽馬場。孫臏聽田忌講解,認識到比賽的馬按奔跑的速度分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裝飾也會有差異。每個人的馬都依等次進行比賽,而且比賽采取三賽二勝製。孫臏仔細觀察比賽的情況,發現田忌的馬在同一等級上隻是略微遜色於其他人的馬。

於是孫臏對田忌說:“大將軍,我有辦法讓你獲勝。”孫臏的方法是,用下等馬冒充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然後,用上等馬與國王的中等馬比賽;最後,用田忌的中等馬和國王的下等馬比賽。這樣的結果是第一場比賽會輸,但是後麵兩場比賽就贏了,最終的結果是田忌的馬以“二比一”贏得勝利。田忌聽了孫臏的計策連連叫好,於是按照事先的謀劃進行比賽,果然取得了勝利,贏得了重金。

在比賽中,田忌的馬沒有任何替換,但是經過孫臏的設計,采取了“揚長避短”的策略,就出現了結果迥異的情況。

在當代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掌握“揚長避短”的策略可以使我們在雙方條件相當時輕鬆取得勝利;而當雙方條件相差很遠時,也可以采用這一對策使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此,我們需要采取如下行動。

1.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明確自己的短處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問題是,我們要正確區分二者,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估。否認自己的短處,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劣勢;不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就會喪失良好的發展機會,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2.準確判斷我們與他人的力量對比,找到最佳的行動策略

明確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後,還要對他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準確的判斷,進而尋找到戰勝對方的行動策略。

四、摒棄抱怨,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放棄拖延,用堅強代替抱怨

抱怨,其實是拖延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它作為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隻能讓你得到暫時的疏解;或者僅僅圖一時口快,過後所有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迎刃而解,所有的苦惱也不會在抱怨麵前瞬間消失無蹤。因此,我們應把各種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立即行動,停止抱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認真努力踏實地對待每天的工作、生活。這樣你就會欣喜地發現,生活原本是美好的。

(一)不要隻是抱怨,而應馬上用行動改變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人們常常習慣於用抱怨的方式來拖延。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們的抱怨。有時甚至在公交車中、車站前,人們的抱怨聲還是會傳進耳中。抱怨成為了常用的一種拖延方式,人們通過抱怨來表達著對老板、同事、工作的不滿。當人們開始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時,就會選擇停下手中的工作,然後選擇用抱怨來表達自己渴望改變的心理。

抱怨是表達內心不滿的一種態度,但是當我們用抱怨來表達不滿時,其實真正所渴望的並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希望現狀得到改善,從而讓自己滿意。雖然抱怨在短期內對於解決問題具有明顯的效果,但僅僅隻是抱怨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在職場上它不僅會影響你的聲譽,甚至會讓你失去顧客,也會影響你在團隊中的人際關係,最終會影響你的發展。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些人在公司中積極工作,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但開口卻是滿腹的抱怨,結果就會在領導那裏留下不好的印象,繼而影響自己的升職和加薪,最終陷入抱怨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