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想拖延就對自己狠一點(6)(1 / 3)

拖延必然使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能拖就拖的人心情總不愉快,總覺得疲乏。因為應做而未做的工作會不斷給人以壓迫感。“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拖延者心頭不空,因而常感壓力。拖延並不能省下時間和精力,剛好相反,它會使你心力交瘁,疲於奔命。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白白浪費了寶貴時間。他們對工作常常感到恐懼,沒有信心去挑戰自己的工作。

從今天開始,拒絕拖拉,享受走在時間前頭的快樂。今天的事情當機立斷,明天就會有新的期待與機遇。當你練就一身“淩波微步”時,美好的未來便指日可待。

(三)學會巧幹,找準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這裏所說的巧幹,並不是指在工作上要投機取巧,而是指學著分析領導安排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本質,科學統籌,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學會巧幹就是指勞逸結合,掌握靈活方法,這樣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能提高效率,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小故事

聖地亞哥的艾爾·柯齊酒店為了應對客流高峰的問題,決定增加電梯。沒過幾天,酒店就邀請了工程師、建築師來商討具體實施計劃。初步分析後,大家幾乎達成了一致:在每層樓打一個大洞,然後地下室多裝一個馬達。

後來又經過分析,這樣一來會使酒店裏到處塵土飛揚,不僅影響客人享受,而且不利於酒店的聲譽。看來這個問題還需要謹慎考慮。就在他們繼續探討的時候,恰巧被一位正在掃地的清潔工聽到了。他走過來對領導說:“每層都鑽洞會使酒店變得亂七八糟,而塵土清掃起來又是很麻煩的。”

工程師無奈地說:“那怎麼辦,難道把酒店關閉一段時間嗎?”酒店的領導著急了:“關不得,這樣一來顧客會認為我們倒閉了,會嚴重影響酒店的生意。還是一邊動工,一邊繼續營業吧。”

清潔工勇敢地說:“如果是我,會用一種簡便的方法安裝電梯,能省去不少麻煩。”剛開始,工程師和酒店領導都對他擺出一副不屑一顧和深表懷疑的態度。清潔工又大聲說道,“我會把它裝在酒店外頭。”工程師與酒店領導恍然大悟,對這個清潔工能出此妙招感到驚訝和佩服。這就是近代建築史上的室外電梯,它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學會巧幹,找準方法事半功倍。

首先,解決問題要懂得變通。

我們周圍的世界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中,古人早就指出:“伸縮進退變化,聖人之道也。”所以做事的時候最忌諱僵化的思維,如果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處理問題,忽略眼前事物的不同之處,就難以取得圓滿的結果。我們需要明確,有時將自己的思考模式或方向巧妙地加個轉彎,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人若想要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就必須善於把握時局的發展進程,主動跟隨事物變化拿出相應的對策。比如,現代商業世界中充滿了變數,一成不變的思維是財富的絆腳石,隻有具備叛逆、求變思想的人,才能掌握最新的情報信息和知識,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為此,我們需要采取如下行動:

一是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隻有認識到外部世界的變化特性,並且主動求變,我們才能把握大局。沒有“與時俱進”的意識,我們就不能順應內外環境的變化,更不要說獲得成功了。

二是通過變通解決問題,實現發展目標。比如,IBM公司提出了“隨需應變”的經營理念,它適應了網絡信息時代的客觀需要,使自己成為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完美詮釋者。我們也要在變通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以變通製勝。

其次,效率取勝要與人合作。

我們都知道大雁南飛的故事,每年秋季,大雁由北向南長途遷徙。大雁在飛行的時候,“人”字形的隊伍基本不變。事實上,它們是在借助頭雁在前麵開路,以它的身體和展開的羽翼衝破阻力,從而使其他大雁在左右兩邊的真空區域飛行,這樣就能節省很大力氣。正是有了這種合作,成群的大雁才能以更快的速度飛更遠的距離,遠遠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要省力。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隻有善於與人合作,才能夠彌補自己能力的不足,實現原本不可能達到的目標,這就是合作共贏的智慧。與人合作,實際上是在“善假於物”,通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策略,實現互惠互利,讓合作的雙方都能從中受益。

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每個人都要通過他人的配合、幫助才能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所以,我們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做好準備,善於包容他人,善於與他人合作。當今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但同時也是追求團隊精神、合作共贏的時代。我們要善於通過合作實現自己的目標,善於借助外在的力量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