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一個隻會口出狂言的家夥。”
“難怪那天拓跋師兄要和他切磋的時候,他直接推脫,原來是被嚇跑了。”
國子監的人不斷的搖頭。
而此刻拓跋於目光也望向李君的方向。
他在等,等李君上台。
其實今天這種場景,他早就猜到。
在新一代的儒家弟子當中,拓跋於已經走到了最前方,和他的老師衛牧一樣,舉目無敵手。
隻是很快拓跋於就失望了。
他原本以為李君會站出來的,沒有想到卻毫無動靜。
“你不配做我的對手。”
拓跋於突然大聲說道,然後直接走下高台。
許多人不明就裏,不知道拓跋於說給誰聽。
而唯有國子監的弟子們,都心中升起鄙夷。
“小輩們熱完場,也該輪到老夫了。”
就在拓跋於走回到身邊以後,衛牧朗聲說道。
在萬眾矚目當中一步步的走向廣場,來到那門戶前。
伸手在門戶上麵輕輕的敲了三下。
那巨大的門戶便緩緩打開。
“老夫這就進儒家聖地了,若有哪位想與老夫論道一番,可上布道台。”
衛牧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
他一步踏入到門戶當中。
瞬間,廣場之上由光華凝聚成的鏡麵上多了一道身影。
他不緊不慢的攀登台階,來到一處石台,盤膝而坐。
一道道天地文運從天而降,彙聚在他的身上。
一瞬間,他站在光中一樣,宛若神人。
蔡固向李君介紹道: “ 那由光華凝聚的鏡子,名為周天境,其實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周天境的一道投影。”
“周天境並不算是儒道法器,乃是來自上古的一件異寶,隻是後來被人打碎,文聖得到一塊,後來文聖開辟小世界,便把周天境放於小世界之內。”
“文聖故去以後,儒家聖地被曆代王朝掌握,他們利用周天境把布道台上的情景展現給其他人看,否則儒家鬥法,隻在小世界裏進行,無人知道,也不利於儒道的傳播。”
這就如同後世的電視直播吧,隻是這周天境倒是一件寶貝。
李君心中想著。
蔡固繼續說道: “小世界內的比試,第一場為儒道神通,其實就是武鬥,第二場為論道,而第三場則是立意,儒道立意會得到遠古聖賢的回應,這也是衛牧今天最重要的目的,隻要他的立意得到曆代聖賢的認可,那他的新學即為儒家正統。”
“這三關當中,立意那是大儒境以後才涉及的東西,你無需在意。”
“而儒道神通的比試,衛牧是大儒,而且是大儒中的頂級存在,他掌握的儒道神通簡直數之不盡,你也不可能是他的對手,隻能在論道方麵,才有希望勝他一籌。”
“我聽王昌河師弟說過,你在文聖宮內得到三十六道天地文運的加持,你就用自己的思想去對付衛牧,哪怕隻勝他一點,就已足夠。”
蔡固叮囑著。
“弟子知道了。”李君點頭。
“李師弟,你一定要狠狠的打擊衛牧的銳氣,那家夥太囂張了。”許傑拍著李君的肩膀說道。
說實話,對戰衛牧,李君也沒有信心。
之前他一直以為自己對輸贏看的很淡。
但此刻看眾人殷切的目光,也不由感覺肩膀上沉甸甸的。
“自己真的能行嗎?”
此刻人群中,柳元白已經站了出來,向廣場中央走去。
無論如何,總要有人站出來對抗一番,不可能任由衛牧順利的得到聖賢的認可。
也有許多目光望向蔡固這裏。
大家都在期待蔡固的出場。
說實話,柳元白對上衛牧,幾乎沒有什麼勝算。
第一場是比拚儒道神通。
當柳元白踏上布道台的時候,衛牧直接就坐在那裏,身前浮現一道光罩。
和之前馮浩的“墨守成規”有些相像,但衛牧的神通名為“砥節”。
“砥節”是衛牧入大儒境時領悟的神通,亦是他儒道的信念。
蔡固向李君解釋道:“顯然衛牧並不打算與別人鬥法,隻憑這一手的神通,別人破不開他的防禦,便是輸了,李君,到時你直接在這一場認輸,進行下一場論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