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孩子突然抽風怎麼辦

癲癇發作類型很多,其中強直原陣攣發作、陣攣發作和一部分強直發作都表現為全身抽搐,北方俗稱“抽風”,南方地區有時稱為“抽筋”。這種發作沒有先兆,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有時大吼一聲,摔倒在地,兩眼睜大,斜向一方或兩眼球上翻,呼吸停止,麵色發紫,麵貌令人恐懼,全身發硬,有時四肢有節律地抽動,情況非常緊急。

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首先不要慌亂,不要大聲呼喊搖晃孩子;在孩子全身發硬向後挺直時,家長不要用力向前彎曲孩子,也不要把孩子摟在懷裏並拍其後背。此時應把孩子放在床上,不要枕枕頭,如是在室外摔倒,就暫時讓其躺在地上,不論是在床上或在地上都要將其頭歪向一側,防止口腔分泌物吸到氣管裏影響呼吸。並將孩子的領扣解開,免得因領口過緊影響呼吸道的通暢。同時還可以用手指按壓孩子的人中穴,或按壓合穀穴,以製止抽風。

發作時孩子的牙關咬得很緊,以往很多書上都寫到“當孩子抽風時,迅速用纏上手帕的筷子或小木棍塞到小兒上、下牙之間,避免把舌頭咬傷……。”其實這種作法是錯誤的,孩子在抽風時,牙咬得很緊,很難放進去東西,此時強行在兩牙之間塞東西,往往造成損傷。如有些家長愛子心切,把自己的手指強往孩子的兩牙之間塞,這隻會造成家長的手指被咬傷,而對孩子的抽風並不能製止,也不會改善任何情況。還有些家長在孩子抽風時緊緊按壓孩子的肛門部位,怕孩子排氣“傷了元氣,就沒法治了”,這種作法也是毫無科學道理的,隻能增加忙亂。

若小兒因高熱而抽風,在製止其抽風後對高熱也要及時處理,可以用毛巾浸泡涼水後擰幹放在孩子的額部;或將冷水浸泡的濕毛巾放在一薄的塑料食品袋內(如有冰塊在毛巾中間放一兩塊更好),然後放在孩子的額部(注意不要使冰塊直接壓到孩子皮膚);還可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加上等量溫水混在一起,用小毛巾沾濕擦孩子的頸部、腋窩下、大腿根部(這些部位都有大的血管經過,便於散熱)或擦前胸和後背(擦時注意不要著涼),這些方法都能起到物理降溫的效果。

孩子應經過上麵所述的緊急處理後,再送到醫院去檢查、治療。

63合理安排癲癇病兒的生活

為了使癲癇病兒早日痊愈,除了合理用藥外,還要合理地安排癲癇病兒的生活,這包括既要保證病兒的正常生活,又要除掉引起發作的誘因。

飲食上應保證合理的營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各種維生素都應保證,但不是說越多越好,應是平衡膳食。家長不能因孩子有病就對其遷就,百依百順,而養成孩子偏食、挑食的習慣,以致使孩子營養不全。孩子也不必額外增加營養,不需要吃各種“補品”,尤其是成人吃的各種“補藥”,如人參、鹿茸、蜂王漿等,對孩子都沒有好處,鱉甲、燕窩也不能治療癲癇。

癲癇病兒不須忌口,正常孩子可以吃的食品,癲癇病兒都可以吃。有人說“癲癇是羊角風爺,不能吃羊肉”,還有人說“不能吃魚蝦等發物爺”,這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無稽之談。

但是,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卻是使癲癇發作的一個常見的誘發因素。如有些病兒,本來服藥病情已控製得很好,長時間沒有發病,可是遇到過節或同學之間生日聚會,由於沒有注意節製飲食,胡亂大吃,結果卻引起發病。這裏說飲食過量不好,但並不是說吃得越少越好,平時飲食還應讓孩子吃飽,不必限製正常飲食。

飲水過多也是一個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特別是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更易誘發,但一般的飲水量則不會引起發作,一次喝一兩杯水是沒有關係的。如果吃鹽過多,過量的喝水(或吃西瓜)也會引起發作。有一個12歲的男孩,每次吃完涮羊肉後就引起癲癇發作,家長認為是吃羊肉所致,醫生經過仔細了解結論是涮羊肉的佐料太鹹,患兒吃的量又多,致使飯後喝水多而造成發作。家長對此加以注意,孩子以後再沒發生吃涮羊肉後而引起癲癇發作的情況。

癲癇病兒的生活也要有規律,特別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晚上不要熬夜,養成每天按時睡眠的良好習慣,因為睡目民不足也是一個常見的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在筆者參加的小兒神經門診工作中,每到春節期間,臨時發病的病兒較平時為多,詢問病史,多和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製有關。如果有條件的話,癒痛病兒中午最好能午睡。另外,還要注意睡眠姿勢,養成仰臥位或側臥位的睡姿習慣,盡量避免俯臥位把臉機在枕頭上睡的姿勢,特別是夜間發作頻繁的病兒更應避免。病兒所用枕頭的枕芯應硬一些,如蕎麥皮枕頭,最好不用又大又軟的棉花枕頭,以免夜間睡眠時發作,臉壓在枕頭上阻塞呼吸道。

癲癇病兒過於勞累或情緒激動、思想壓力過大,都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癲癇病兒服用抗癲癇藥物期間,如患有其他疾病,也可應用其他藥物,一般沒有什麼禁忌,或將其他藥物與抗癲癇藥物錯開半小時服用,如需長卿g用某些藥物,則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癲癇病兒萬一需要手術或拔牙時,可以應用麻醉藥物,但需將病兒患有癲癇發作的情況告訴手術醫師。

64癲癇病兒能上學嗎

癲癇病兒應盡量參加正常小兒的活動,以保證其正常的心理狀態,減少自卑或避免孤獨性格的形成。

一般情況下癲癇病兒是可以上學的。學習、思考、記憶等活動不會誘發癲癇發作,腦子也不會因為學習而“累壞了”。老師對參加學校生活的病兒,應向對待正常孩子的要求一樣,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參加考試等。不應讓癲癇病兒感到自己很特殊,雖然上了學,但老師對自己沒有要求,上課不被提問,作業能否完成無所謂,也不參加考試,不記成績,跟著班裏其他同學逐年“升級”,這樣會使病兒產生自卑心理,這不利於他們和周圍同學的交往,容易造成心理障礙。

癲癇病兒不僅可以參加學習,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像春遊、夏令營、參觀及課外文娛活動,還可擔當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如負責出牆報,擔任某課的課代表等。

如果癲癇病兒合並有智力低下,無法參加普通學校的學習,也應該參加弱智學校的學習。

癲癇病兒在學習期間應注意不要過於勞累、緊張,家長不要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例如“你這學期某某課需要達到多少多少分”之類的要求;也不要從另外的角度督促孩子,如“你今年如能達到前10名,給你買什麼什麼,隻要孩子努力學習就行了。學習期間生活要定時,一定要吃早餐。

如果病兒癲癇發作特別頻繁、用藥不能控製時,就不宜參加學習或暫時休學。

還有一種癲癇,發作時有精神方麵的改變,可能出現傷害別人的行為或破壞性的動作,而且服藥還沒有控製發作,為了其他同學的安全,這種病兒可暫時不參加學校生活。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得癲癇很不光彩,怕被別人瞧不起,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孩子有癲癇病,這是不必要的顧慮。家長送孩子到學校學習時,一定要對老師說清楚孩子有癲癇,並介紹孩子發作時的情況及目前治療效果,免得孩子發病時老師措手不及。

65癲癇病兒可以參加體育活動

在癲癇門診工作中,有時遇到一些家長,要求醫生開證明,讓孩子免上體育課,不參加體育活動。當醫生問家長為什麼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時,家長回答是,一怕運動時癲癇發作,碰傷孩子,二是怕運動後疲勞,促使癲癇發作。其實癲癇病兒參加體育活動是利大於弊。

體育鍛煉不僅利於骨骼、肌肉的發育,對呼吸、循環、代謝等都有好處,而且更重要是參加集體體育活動後能使癲癇病兒心理得到平衡,克服自卑感,減少精神壓力。所以,隻要發作不太頻繁,病兒都可以參加體育活動。特別是青春期的癲癇病兒,如果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還可以減少發作的機會。

至於病兒參加哪種體育活動,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選擇。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參加各種遊戲、跑步、拍球等;大些的孩子可以參加體操、跳繩、乒兵球、籃球、排球等活動;至於足球因有用頭頂球的動作,可適當避免,如果有成人在旁監護,還可以參加遊泳活動。假如癲癇發作沒有控製,有一些運動,如攀登、打秋千、騎自行車等最好不要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