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I)是通過體外高頻磁場和物體的相互作用來完成成像過程。它不含放射線,對人體無害,可完成腦部原子核分布的三維成像,同時拍攝出三個方麵的圖形(矢狀麵、水平麵、冠狀麵)。磁共振對腦腫瘤或其他結構異常圖形比CT更清晰,而且不受骨像幹擾,對顱底和腦幹部位的小病變也能顯示出來。有時CT不能顯示的等密度病灶,特別是對一些脫髓鞘性疾病,磁共振卻可以顯出。

磁共振檢查也有其局限性,它對顱內鈣化不能顯出,而且掃描時間較長,需數分鍾保持不動的姿勢,這對小兒來說配合起來較困難,往往需服用鎮靜劑才能完成。其檢查費用較CT更為昂貴。

和CT一樣,磁共振對尋找癲癇的病因有幫助,但不能根據磁共振的正常與否來否定或肯定癲癇的診斷。

37多發性抽動症不是癲癇

多發性抽動又稱為進行性抽搐症、抽動穢語綜合征等,雖然病的名稱中有“抽動”或“抽搐”等字樣,但卻不屬癲癇的範疇。

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見,2~12歲之間起病,多見於4~5歲以上的孩子。病初往往從麵部開始,表現為突然快速地擠眼、眨眼,皺一下眉,眼睜大,或是眼球向上翻一下。有時從嘴的動作開始,表現為咧嘴,張一下嘴或皺鼻,做一下怪樣等等,也可發展到聳聳肩膀、仰一下頭等等。各個病人的動作不一定一樣,但對每個病兒來說,在某一段時間內,以某種動作為主,整天不停地動,入睡後動作消失。

多發性抽動症大致可分為兩類,上麵談到的稱為簡單性抽動。還有一種是複合性抽動,可以由簡單性抽動發展而來,也可能一發病就是複合性抽動,動作的花樣更加複雜,除麵部的各種動作外,可擴展到頸部、肩部、上肢甚至全身。病兒可表現為連續的點幾下頭,兩手同時甩動,像抖掉手上的水的動作;或突然用手擦一下桌麵;或兩手快速拍打胸部;或突然蹬腿、連續踩幾下地麵;或者不論什麼東西,拿到手裏後都要先聞一聞等等。

有些病兒還會突然發出一些短促的聲音,如“噢”“啊”“呃”等,其聲音可大可小,不論在彳可種場合都不能控製。有的病兒為避免突然發出這些聲音,而用手緊緊捂住自己的嘴。有時發出的聲音和動作同時出現,有時僅有發聲而不伴有異常動作。

還有少數病兒會經常脫口說出一句罵人的髒話,並不是因為不高興發脾氣才罵人,而且是反複說同一句話,每次都是同樣的兩三個字,其速度很快。還可能表現為重複語言,重複自己的話或別人說的話,反複地說。

本病病情有時輕些有時重些,情緒緊張、焦慮、恐懼時病情會加重,感冒、勞累後病情也有加重的趨勢。部分病兒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

本病與癲癇不同之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①本病發作均在清醒時,入睡後很少發生;②能短時間控製自己不發作,但控製的時間不長,僅數十秒至數分鍾;③不會因突然發生的動作損傷自己,例如不會因突然屈腿或踢腿而摔倒,不會因突然點頭而碰傷頭部;④精神緊張時發作加重;虞腦電圖檢查正常,既使在肢體抽動時,腦電圖也沒有癇樣放電。

個別病人在患有本病的同時,還合並有癲癇,但本文上述的各種動作,不是癲癇發作。

38暈倒和癲癇的關係

有些家長因孩子在學校突然暈倒而帶孩子來醫院檢查,他們常常焦急地問醫師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癲癇病。癲癇在全身發作時常因意識喪失而摔倒,其肢體有時抽動,有時則不抽動,所以應仔細加以鑒別。

“暈倒”在醫學上稱為“暈厥”。引起小兒暈厥的原因很多,如突然的精神刺激、遇到恐懼的場麵、見到大麵積的傷口或血跡、疼痛、注射或針灸時、低血糖腦缺氧等,均可引起暈厥。暈厥在年齡稍大的孩子中比較多見。

有些病兒會描述暈厥“開始時眼前發黑,隨後就不知道了。”這時常表現麵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意識喪失,數分鍾後恢複正常或略感疲勞。

還有一種情況稱為“直立性調節障礙”,也容易出現暈倒,此病在學齡兒童時期常可見到,女孩比男孩多見。主要表現是眩暈或暈倒,當孩子從平臥或蹲著的姿勢突然站立起來時感到眼前發黑或眩暈,有時暈倒;或者上完廁所站立起來時突然摔倒;或者在操場上集會站立時間過長感到頭暈或跌倒。還有些病孩在洗熱水澡時有心慌、難受、頭暈的感覺。

直立性調節障礙的孩子除可能發生暈厥外,平時也經常無精打采,乘汽車(或乘船)時容易暈車(船)。其眼圈發青、食欲不振。常訴說頭暈、腹痛、愛累、心慌等。

上麵說的情況並不是每個直立性調節障礙的病孩都存在,也不能根據其中某一點就診斷本病,有些醫院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查,觀察平臥和直立時血壓、脈搏和心電圖的變化,參考這些結果診斷本病。引起本病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和身體的植物神經調節不完善有關,影響到腦的血液供應。

直立性調節障礙病兒的腦電圖檢查正常,沒有癇樣放電。

39入睡後四肢抖動不一定是癲癇

孩子入睡以後經常可以出現肢體突然抖動一下的情況,其速度很快,力量大小不等。這種情況在入睡不久或快醒來時容易出現,有時一夜發生數次,甚至有些孩子“整夜都不停地動。”這種肢體活動的程度、力量的大小每個人也不一樣,輕時僅表現為手指、手或腳略微動一動,重時也可能全身或四肢同時用力的抖一下。活動範圍大時會驚醒,小嬰兒在大的抖動以後可能驚醒,出現啼哭;大孩子醒來後會訴說“剛才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夢見從高處掉下來”,這種現象稱為睡眠時肌陣攣,很多小孩在入睡後常可發生這種情況,成人偶爾也可發生,均屬於正常現象,大多不是癲癇發作,僅個別是癲癇肌陣攣發作。

在癲癇的發作中,有一種發作形式稱為肌陣攣發作,表現為軀體某個部位的肌肉或一組肌群突然快速收縮。表現的形式多樣,有時為突然點頭、彎腰,或兩上臂同時快速上舉,站立或行走時發生,可因軀幹肌肉猛烈地收縮用力摔倒在地,常常引起頭部及麵部外傷。在許多癲癇綜合征中可以見到肌陣攣發作,如嬰兒痙攣症、嬰幼兒良性肌陣攣、蘭諾克斯綜合征等。

區別是癲癇發作還是正常睡目固幾陣攣,需要靠腦電圖檢查,若為肌陣攣癲癇,既使在不發作時腦電圖也往往有癇樣放電。如有條件最好能做睡眠腦電圖檢查,若在睡眠時出現肌陣攣但並未記錄到癇樣放電,這種肌陣攣就不屬於癲癇。

佝僂病的小兒有時也會出現夜驚、不安的情況,不算是肌陣攣。

夜間肌陣攣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少,不需長期服藥。個別發作嚴重的可在睡前服用一些安定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