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兒父母往往反映孩子在吃飯時常常發作,舉著筷子不挾菜,咀嚼中斷,停止數秒鍾後繼續進餐。其實失神小發作與飲食並沒有關係,隻不過因為吃飯時大家都湊在一桌,容易被發現罷了。
失神小發作每天可能發作幾次到十幾次,個別病兒一天可能發作上百次。這種病兒的腦電圖有其特殊圖形,很容易和其他類型的發作區別開來。
失神小發作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輕,大多數病兒到成年時發作都可停止。這類癲癇一般都不影響智力發育,但若發作過頻而且未能控製,在課堂上不能完整的聽到老師的講授,往往影響學習。
不少病兒除失神發作外,有時還合並其他癲癇發作,由於其他類型的發作往往更引人注意,因而常常把失神小發作給忽略了。
9強直性發作
強直性發作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僵硬的、強烈的肌肉收縮。發作時意識喪失,肢體固定在某種姿勢狀態下持續數秒鍾或更長時間。常表現為軀幹前屈,伸頸,頭前傾並轉向一側,眼睜開(睜開時可見到眼向一側偏視、瞳孔散大)或緊閉;兩肩上抬,兩臂展開,肘半屈曲位,此種姿勢可維持片刻,有時摔倒;有時軀幹可緩緩旋轉。發作開始時麵色無變化,很快轉變為蒼白,繼而潮紅;由於呼吸肌強直收縮,胸腔固定而呼吸停止,此時麵色可變為青紫。
強直性發作有時可表現為頭、頸後仰,軀幹極度伸直,身體呈角弓反張姿勢。
強直性發作後反應略有遲鍾,但時間很短,1~2秒鍾後恢複正常。發作持續時間長的病兒,發作後有疲倦感。
10肌陣攣性發作和陣攣性發作
肌陣攣性發作和陣攣性發作雖從字麵上看僅一字之差,但發作形式卻大不相同。肌陣攣性發作表現為某個肌肉或肌群的快速地、有力地收縮,引起肢體、麵部或軀幹快速地似電擊狀抽動。如快速地點頭、聳肩、軀體前屈或後仰,站立或行走時發作表現為突然用力的跌倒在地。有些患兒的家長形容孩子摔地時的情況為“用力地砸地”。坐位時發作可從椅中彈出。上肢在抽動時表現為快速地屈曲或伸直,手中物品可能甩出。
肌陣攣引起肢體抽動的範圍可大可小,可以是單個的發作也可以為連續的發作。
肌陣攣並非僅見於癲癇,在其他一些病中也偶可見到。正常小孩在入睡後也可見到肢體輕微的肌陣攣,表現為手指、前臂或肩膀微微地動一下,明顯時全身動一下,有時甚至能驚醒。這種情況稱為夜間肌陣攣,特別在入睡不久或快醒時易出現。
陣攣性發作表現為肢體及軀幹有節律地、連續地抽動,肢體屈和伸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常常是屈的動作快,伸的動作慢。發作時意識喪失,抽動持續時間長短不等,抽動頻率逐漸減慢最後停止。
11失張力發作
正常人坐及站立時軀幹及四肢的部分肌肉呈收縮狀態,保持一定的肌張力,使軀體不跌倒。隻有當入睡時肌張力才減低,例如在坐位打瞌睡時,由於頸部肌肉張力減低,頭部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而突然下垂。
失張力發作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肌張力喪失,不能維持頭部、四肢及軀幹的正常姿勢。此種情況在臥位時不能發現。在坐或站立時發生失張力發作時表現為頭下垂、下頜鬆弛、口半張;上肢表現為垂肩、雙臂下垂、手半張、手中物品落地;下肢表現為屈髖、屈膝以致跌倒,但摔倒的速度不像肌陣攣發作那麼快,而是因無力而癱倒在地,似正在表演的提線木偶,突然被剪斷提線而散落在地一樣。
失張力發作時有極短暫的意識喪失,有時還未等摔倒在地而意識已恢複,病人可立即站起恢複原來的姿勢。有時也可表現為連續的發作,在軀體摔倒在地之前意識恢複而站起,但又再次發作,又摔倒,再站起。反複多次形成蹲下一站起一再蹲下一又站起的情景。
失張力發作不伴有呼吸暫停,發作時麵色無改變。
12部分性運動性發作
部分性運動性發作形式很多,有些病人表現為身體某個部分抽動,最常見是手指或整個手的抽動,臉部口角抽動也常見到,發作時神智清楚,能答話,若口角抽動時影響說話,可出現吐字不清楚的情況。有些病孩發作時雖然不能說話,但會用不抽動的手去拉扯父母,還有些年齡大些的病孩在發作後會說:野我犯病時你們說的話我全聽得見,但說不出來。”筆者曾見一女孩,發作時右手不停的抽動,左手還能與其他小朋友下棋。
部分性運動性發作持續時間長短不等,有些抽動時間長的病人,在發作後抽動的肢體可能出現短暫的癱瘓,肢體無力或不能活動,經過數分鍾或再長一段時間癱疫消失,運動恢複正常。
部分性運動性發作還可以表現為半側身體抽動,如一側上下肢和同側的麵部肌肉同時抽動,這種情況有時在小嬰兒中可見到。
有一種部分性運動性發作開始時為身體某個部位抽動,然後按一定順序逐漸向周圍的部分擴展。例如開始時為右手拇指抽動,逐漸依次擴展到右手其他四個手指、右上臂、右肩、右側軀幹、右大腿、右、腿、右足趾抽動。在右拇指抽動時,還可引起右側麵部肌肉抽動。這是因為不同部位的大腦皮質,支配不同的運動部位,電興奮從腦皮質一點開始,逐漸向周圍擴散,電興奮傳到某個皮層區域,該區域支配的肢體就抽動。這種發作稱為乍克森發作。
還有一種部分性運動發作,發作時頭和眼轉向一側,然後軀體也隨之轉動,原地旋轉半圈或1~2圈,有時又可表現為一側上肢舉起,肘部半屈,頭也隨之向該側轉動,兩眼注視著局舉的一隻手。
這幾種部分性運動性發作都很容易泛化為全身性發作,有時部分性運動性發作的時間很短,當家人發現時,已泛化為全身性發作。
13部分性感覺性發作
這種類型的發作沒有肢體抽動。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軀體感覺異常及特殊感覺異常。如突然發生的疼痛、發麻或一些很難形容的異常感覺,這些疼痛或發麻並不是由於其他器質性疾病所引起,找不到其他原因。這種發作突然發生,不經特殊治療又能自行停止,每次發作的情況類似。腦電圖檢查有癇樣放電。
還有些病兒表現為發作性特殊感覺異常,如突然感覺眼前有閃光、亮點、特殊的顏色或是各種形象的幻視,這些屬於視覺性發作。
聽覺性發作時出現幻聽,聽到一些客觀並不存在的聲音,可以是一些簡單的聲響,如氣笛聲、火車行進時隆隆的聲、刺耳的尖銳聲等;也可能幻聽到音樂聲、人說話的聲音或是聽到呼喚自己名字的聲音。有些病兒還能對幻聽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捂住耳朵,或“哎”答應一聲然後跑向屋外。
有的病兒還可能出現幻嗅,往往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如糞便氣味、燒紙或橡膠的臭味。
少數病兒還可能出現幻味,發作時感覺嚐到某種味道,如有鹹的感覺或甜、酸、苦的感覺,或是一些更複雜的味覺。
還有部分病兒發作時表現為有眩暈的感覺,這種眩暈不是由於耳鼻喉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所引起。
14部分性植物神經性發作
在人體的活動中,一部分受意識的支配,如人們通過麵部肌肉的運動,可以做出各種表情;可以控製眼球做上下左右的活動;還可以控製軀幹做彎屈伸直等動作;更可以操縱四肢及手活動自如。但還有一些器官就不受人們的意識所支配了,如瞳孔的散大、縮小,心率的快慢,腸蠕動的程度,血管的收縮,出汗的多少等等,這些活動受植物神經支配。
臨床上植物神經症狀很多,如嘔吐、上腹部不適、腸蠕動亢進、腹疼、麵色蒼白或潮紅、出汗、汗毛豎起(皮膚起“雞皮疙瘩”)、瞳孔散大、排尿障礙、血壓改變等等。
部分性植物神經性發作時不表現為肢體的抽動,而表現為突然出現的植物神經症狀。雖然植物神經症狀花樣很多,但每個病人發作時往往隻有其中一兩種情況,而且每次發作症狀類似,突然發生,不經特殊治療能自然緩解,發作時腦電圖有癇樣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