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寨上的兵丁看著單人獨騎的張冉靠近,有人大聲喊道;“來者何人?”
張冉提氣朗聲說道;“龍城張冉,前來楊家城請見楊大帥!”
柳丁密密麻麻卯榫的城門緩緩打開,一夥全身甲胄的衛兵打開城門,為首的將領冷冰冰的、但是不失禮節的伸手示意,“請!”
楊家城中的多數屋子看起來都有點年頭了,街上來往的多是軍人打扮的人,但是行人兵丁的神情都比較安定,現在黨項人都撤走了,楊家城裏逃難進來的百姓都在準備回返家園。幾乎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滿敵意,因為在他們即將返回家園的時候,張冉帶著八百兵來到了城外,在他們看來,除了折家,其他勢力都是敵人!
前導的副將是個久經戰陣的角色,身上那種彪悍和深入骨髓的狠曆隱隱的透著殺氣。青石築就的城牆基座看起來非常的堅固,而守在城牆上的軍卒看起來都是經曆過戰火的老兵。
楊重勳年紀並不大,但是接任楊家城城主之位已經多年,他的嫡親兄長就是現已歸宋的楊繼業(楊重貴,歸宋後河北駐守),楊繼業在北漢軍中闖蕩下“劉無敵”的鼎鼎威名,但是最後還是歸降於趙宋,成為趙宋河北抵抗契丹的一員大將,經過976年一年的宋遼戰爭,現在已經成為崔彥進之外的一員名將。
西北三藩關係錯綜複雜,張冉憑著微腦中的一些記述和道聽途說得來的一些消息,信心滿滿的進得城來,才發現情況真沒有那麼簡單。
楊重勳生的一副好相貌,隻是現在在張冉眼中顯得很陰沉,對於張冉的來意他倒是猜到了一二,但是楊重勳並不認為龍城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再說楊家和折家關係密切,彼此之間還是姻親,雖然折家一向隱隱的都在楊家之上,兩家也有或多或少的齷齪,但是關起門來麵對外人,他們卻是忠實的戰略盟友。
張冉拿下折家的府穀,收編折家各地的堡寨,實際上也是將他們楊家得罪慘了。隻是楊重勳現在不想和龍城翻臉,他的實力不足,就算是加上前些日子已經歸宗認祖的楊繼業(楊重貴),也抵擋不住龍城的兵馬,但是如果有趙官家幫忙,區區龍城又不是什麼問題了。
所以現在楊重勳打著看看張冉什麼目的的打算,並不想現在和張冉翻臉,雖然龍城兵馬解了楊家城的圍,但是楊重勳並不領情,要是實力足夠,恐怕他現在最迫切的打算就是將張冉格殺,剿滅龍城。
張冉可不知道楊重勳這種心思,他帶著很樂觀的心情過來。
楊重勳隻是不冷不熱的讓座上茶,就徑自呆著不說話。張冉坐了一會,心中明白不對勁,但還是一臉輕鬆的說道;“揚城主威名赫赫,黨項人竟然不敢攻打楊家城就這麼退走了,倒是讓我感到意外。”
楊重勳冷冷的看了張冉一眼,“張元帥年紀輕輕,便崛起於龍城,一直順風順水,又知道什麼是戰爭的真義!李家撤軍之舉源於兵敗,卻是極為老辣的一著。”
張冉挺虛心的笑笑,他確實沒有受過古代那種係統的軍事教育,這幾次的戰鬥推演還是在微腦的協助、提示下完成的,可以說在戰爭之途上,他還是個初哥、菜鳥,但是並不表示他聽不出楊重勳的敵意來。
“在楊帥看來,李家的撤退就將矛盾拋到了龍城和楊家城之間,讓兩個協力同心共抗外敵的勢力相互爭鬥,他再來的漁翁之利?”張冉的口氣中帶著淡淡的諷刺。
楊重勳心中一凜,這小子倒是看得明白,但是張冉的諷刺口氣讓他很不舒服,“莫非張大帥另有高見?”心中卻是腹誹,沒聽過這麼不要臉的,小小龍城勢力,兩個年輕人一個妄稱龍王,一個自號大元帥,真是有夠無知囂張、虛偽淺薄的!
張冉可不知道麵前的楊重勳心裏想的,很認真的說道;“就楊家城?這個我實在沒有興趣動手,我今天來就是順路來問問,看看楊帥能不能主動率人歸附龍城,現在歸附,根據龍城的規定,楊家城可以享受到一些很優惠的政策、楊家也···”
“住口!”楊重勳氣的臉都是紫色的,“好狂妄的口氣,楊家寧為雞頭,也決不為虎尾,你龍城要戰便戰,楊家城一概奉陪!”袖袍一甩;“不送!”
張冉目光一冷,他根本想不明白這個楊重勳就怎麼突然炸翅了,好心被當成驢肝肺,他脾氣可不是能容忍的,壓壓火氣、從容起身,“揚城主放心,攻打楊家城的事情龍城不會做,但是請揚城主自重,如果龍城被*反擊,絕對會手下無情,還有請揚城主想清楚,過今時之日,就算是楊家城請求歸附,楊家城的待遇恐怕會是最低一擋的了。”
揚長而去的張冉可不理幾乎被氣煞的楊重勳,你楊重勳真當自己是根蒜,可還真不放在老子眼中!這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