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告同胞血書,聲和淚俱下(2 / 3)

“我們師古堂遇到的情況,與劉管家剛才講的差不多,隻是那幫母夜叉不敢太放肆,隻是站在師古堂的大門口叫罵!唉!叫罵的那個惡心呀!我都學不出口。雖說她們隻是叫罵,於我們不疼不癢的,這尉氏附近的人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並不去圍觀。可是,這師古堂門前是一條東西大官路呀!那可是西通新鄭,東通商丘,每天都有很多外地人經過,她們的叫罵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圍觀,真是的!唉!”尉氏師古堂的管家緊接著說。

“剛才,十幾個劉氏族人喝得醉醺醺,去到我們絲稠店裏,守在門口,不讓顧客進門,說店鋪是他們的,要盤帳,暫不營業,你說這氣人不氣人!” 劉家絲稠行的掌櫃緊接著說。

“那十幾個劉氏族人是先去我們糧行的,因為我在前天就已耳聞他們到桐茂店鬧事的情況,所以,他們一到我們糧行,我就立即吩咐夥計打佯關門了。他們見我們打佯關門,可能才又去找絲稠行的麻煩。我見他們離開,便又吩咐夥計開門了。可這樣下去,我們的百年的好聲譽可就被他們給毀了!”糧行的掌櫃說。

“昨天上午,劉氏族裏的六爺帶著幾個人去我們錢莊,說是要接管我們的錢莊。我當時真是懵了,幸虧帳房提醒我,讓我去尋問一下唐大掌櫃。等把六爺他們打發走之後,我立即就奔赴到居賢宅,得知唐大掌櫃來這裏了,我又立即趕到這裏,又聽說唐大掌櫃正在應付劉氏族裏的人,沒辦法,就先回去了。今天,我怕那個六爺再帶人去我們錢莊,便直接來這裏了,見唐掌櫃還在忙著應付劉氏族裏的人,便一直在西廂樓裏等到現在!”

……

青霞與丈夫劉耀德一樣,情願自己承受苦難,卻看不得家人受委屈。此時此刻,病中的她,聽完了眾人的訴說,是心如刀絞。立時,她望向唐掌櫃,艱難而吃力地說:“自耀德離世之後,我們未從公茂典裏領過分文紅利。可現在,公茂典裏虧空巨大,卻逼我拿出二百萬填補。這怎麼可能呢!那公茂典裏原有的七萬多串本金和幾萬元的固定資產,我皆放棄不要,從此與劉氏族和公茂典毫無瓜葛。可他們還不罷休!真是欺人太甚!”

“還是那個六狗煸惑的嗎!幹脆把他變成殘廢吧!”秦川氣憤地說。

“胡說!秦川,你應該聽說了劉鐵當年的教訓!”青霞立即喝斥秦川。

唐掌櫃坐在青霞的對麵,一直默不作聲,見青霞望向自己,知道是征求自己的意見。可是,他也深知劉氏族人的貪婪和無恥,一時也無有好的良策。當他聽了剛才青霞的一番話,示意青霞將所有人支到西廂樓裏之後,才問青霞:“大東家,你說你放棄了公茂典的本金和房屋,從此與劉氏族和公茂典毫無瓜葛。可是,你放棄的證明呢?你放棄的字據呢?可他們卻拿著多年前的合股證據呀!既然他們有多年前的合股證據,他們當然要咱填補這巨大的虧空呀!他們可是在理呀!”

唐掌櫃的話立時讓青霞恍然大悟:“明天就去給他們立字據!”

“大東家!他們的目的不達到,會立字據嗎?”唐掌櫃提醒青霞。

“唐大掌櫃認為該如何辦?就認了那二百萬的虧空嗎?”可能是因為在病中,青霞顯得很無助。

唐掌櫃理解青霞心裏的苦痛,沒有立即回答。停了好長時間,他才用緩慢而無奈的口氣說:“也隻有這樣了,這是最壞的打算,大東家要有個心理準備。但是,即使是最壞的打算,但決不能讓他們順順利利的得逞。並且,要用這二百萬誘使他們承認公茂典以後與大東家毫無瓜葛。為了防止他們日後不認帳,要把咱省府城裏能請到的權威人士都請過來,讓這些權威人士做證明,讓所有的權威人士親眼目睹大東家為劉氏族人所付出了多麼巨大的代價!”

“嗯!”經唐掌櫃這一說,青霞又突然恍然大悟。是呀!如果不盡快與公茂典脫離股東關係,那劉氏族人會以此為借口,不但不會讓自己過一天安穩日子,還會這樣永遠無限止的寡分自己。可是,如果不讓劉氏族人得逞,他們也決不會在自己脫離公茂典的字據上簽字的。再說了,他們都是遊手好閑,無事可做。自己可耗不起呀!這樣無限期的拖延下去,不但家人跟著受糟蹋,那各個店鋪裏的生意,也要受到巨大的損失。

青霞想到這裏,心裏邊又急速地運籌了一番,她決定,如果劉氏族人同意與自己簽訂脫離公茂典的字據,她就忍痛割肉,再扔到劉氏族那個無底深淵裏二百萬。這樣,與公茂典再無任何瓜葛了。

青霞有了這樣的想法和決定,便突然感到像卸去了一座山一樣輕鬆,不但感覺身上的病情減輕了,也感覺渾身上下有了神奇的力量。

唐掌櫃見青霞的精神比剛才下樓的時候好多了,又接著說:“大東家,我還有幾句不沾邊的話,說出來您不要介意呀!”

“快說吧!自家人就不要客氣了!”青霞急切地催促唐掌櫃。

“是這樣的大東家,您不但在咱們豫省是聞名遐邇,在全國的知名度也很高。現在的報刊這麼多,有好幾家報刊都是大東家捐款創辦的,那大東家為什麼不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把劉氏族人欺負咱們的醜陋行為,給布公於眾呢?就像孫中山先生討袁一樣,也給劉氏族施加一些社會壓力。這樣,他們也就不會這麼膽大妄為了!”

“唉!家醜不可外揚!風光的事可以公布於眾的,可這與族人的矛盾公布出來,會讓外人說長論短的,真是不太好!再說了,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誰能給咱評出個理表呀!”青霞無可奈何地說。

唐掌櫃見青霞如此說,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兩天後,青霞請了開封城裏的商會會長、教育部部長,《自由報》的總理,、官府各個部門的首腦人士,和劉氏族裏的十幾位強盛的權威代表,總計三十多人,在開封城的第一樓裏大擺酒宴,宴請他們。

而在被請的劉氏族人中,青霞獨獨沒有請劉憲德。她之所以不請劉憲德,第一是因為劉憲德是條喂不熟的狗;第二是因為,青霞的心裏,一直都忌恐劉憲德向她提出的那個非分要求——讓她以後將每月贏利的五分之四,分發給族人這一條。。

在宴席之中,青霞當著開封城裏所有權威人士的麵,答應劉氏族人,她可以填補給公茂典的二百萬的虧空。但是,劉氏族人必須與她簽訂了脫離公茂典的字據之後,青霞才可以當著所有權威人士的麵,把二百萬大洋拿出來。

因為青霞怕劉氏族人不同意簽字,已經提前讓人把二百萬運到了宴席現場。而以劉基德的伯父為首的劉氏族人,看到堆積如山的金錢,據拮多日的他們,早已是迫不及待,盡管曾經混跡官場多年,可他們因為見錢眼開,又因為周圍人的遊說,便立即簽訂了青霞脫離公茂典股東的字據。字據上特別聲明:從今以後,不管公茂典贏利或虧損,都與青霞無任何瓜葛。

三:

青霞自從與劉氏族人簽訂了股離公茂典關係的字據之後,不用服藥,她的身體便一天比一天好轉起來:精神也健朗了,麵色也白潤了。以前的俊雅和端莊,以前的尊貴和威儀,就像春天降臨大地一樣,全部複蘇了。

很快,她便把精力投入到了創辦紗廠的忙碌之中。並且,因為信心百倍,她決定在南京和尉氏創建一個紡紗廠。